楊喜[西漢猛將、赤泉侯]

楊喜[西漢猛將、赤泉侯]

楊喜(?-前168年),字幼羅 ,號德嘉,華陰人(今陝西潼關)。漢初猛將,曾官居漢高祖時郎中騎都尉(管理宮廷車騎門戶的武官),又執掌宮中更值宿衛(負責宮中夜間安全的武官),後因 東城(今安徽定遠)斬殺項羽有功而封赤泉侯。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杜縣投漢

公元前205年(漢王二年),楊喜在杜縣(今西安市雁塔區)投奔漢高祖劉邦,被任命為郎中騎。

斬殺項羽

公元前202年,項羽被楊喜五人斬殺於東城(安徽定遠)。

公元前200年正月己酉,劉邦封楊喜為赤泉侯,1900戶。

晚期經歷

公元前194年,漢惠帝貶楊喜為民,次年(前193年)復封。

逝世

公元前168年,楊喜逝世,被追贈為嚴侯。

史籍記載

《史記·項羽本紀》: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史記.灌嬰傳》上說項羽被手下士兵所殺。原文是: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

《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

《樊酈滕灌列傳》: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降左右司馬各一人,卒萬二千人,盡得其軍將吏。下東城、歷陽。渡江,破吳郡長吳下,得吳守,遂定吳、豫章、會稽郡。

《史記》、《漢書》如出一轍地記載:“灌嬰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就是說灌嬰所率數千騎中有五位勇士一齊衝上去,叢戟攢擊,斬殺了項羽。楊喜、王翳、呂馬童、呂勝、楊武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的事實,從《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中得到了證實。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赤泉侯楊喜:以郎中騎漢王二年從起杜~後從灌嬰共斬項羽~侯~千九百戶‛。

《元和郡縣圖志》:項羽自陰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騎。南走至烏江亭,灌嬰等追羽,楊喜斬羽於東城。

主要功績

華夏第一楊家將非楊喜莫屬!秦漢之交、楚漢爭霸時期,楊喜任漢軍騎兵隊長,追嶄項羽獲大功,為漢朝開國大將,漢朝立國即封楊喜“赤泉侯”,位居將相之上;從此,西漢東漢426年,楊喜子孫一直傑出人物輩出,多位子孫在漢代出將入相、公卿連綿,楊喜子孫家族長盛發展四百多年!無疑,楊喜是全球楊氏更盛崛起之基!若無楊喜,以後的楊氏族人難以估量。特別是在古代,只有勝利者才能傳宗接代,子孫繁盛,光宗耀祖!楊喜,是華夏楊氏第一個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鑄就輝煌勝利,奠定和成就了後來的華夏楊氏望族!

世系

姓名諡號在位年份關係
楊喜赤泉嚴侯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
楊敷赤泉定侯公元前167年—公元前153年 楊喜之子
楊殷(一說胤)赤泉侯公元前152年—公元前146年;公元前145—133年楊敷之子
楊無害赤泉侯

家庭成員

父親

楊碩,字太初,號佳青,楊款長子。生於戰國末期,前244年隨父定居陝西華陰,隱居(華山羊公石室)不仕,洞習天文。秦始皇登帝位(前221)後,五次征詔不赴。漢高祖(劉邦)攻下鹹陽駐軍灞上,聘其從軍征戰,西漢立國後封為太史。配胡氏。

兒子

楊敷,字伯宗,楊喜長子。襲赤泉定侯,卒謚忠定。配陳氏、蔡氏。

孫子

楊殷(一說胤),字嗣宗、毋害,世襲赤泉侯,卒謚忠賢。配李氏。

曾孫

楊敞,宣帝即位月余,封安平侯,諡號“敬”。司馬遷女婿。

玄孫

楊忠,字孟蘭,楊敞長子。承襲父爵,為安平頃侯。生子,譚。楊譚,生二子,寶、並。

楊惲,字子幼,號孟盡,楊敞次子。官居平通侯。深得其外公司馬遷厚愛。自幼習《太史公書》,好史學,漢宣帝時任左曹。因憤世嫉俗,言語過激而屢遭貶抑。在收藏和保管司馬遷《史記》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配藺氏。

六世孫

楊寶,研習《歐陽尚書》,隱居不仕。’

七世孫

楊震,公元59-124年,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人。楊寶子、楊譚孫。人稱“關西孔子”,譽澤“關西堂”、“四知堂”、“清白堂”。配王、邴氏,生五子,牧、里、秉、讓、奉。元初四年(117年),入朝為太僕,遷太常。永寧元年(120年),升為司徒。延光二年(123年),代劉愷為太尉。任內因正直不屈權貴,又屢次上疏直言時政之弊,為中常侍樊豐等所忌恨。

八世孫

楊牧,楊震長子,字孟信。官至富波侯。生子二:楊統、楊馥。楊統生子楊琦。

楊秉,楊震中子,字叔節。東漢宰相,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從楊震起至楊秉後裔楊彪(8世)均為太尉,後世稱為“四世三公”。生子,奇。楊奇系“楊萬里世系”始祖。

楊奉,楊震少子。東漢獻帝(公元190-220年在位)年間任興義將軍、車騎將軍等職,生子,敷。

九世孫

楊賜,楊秉子,字伯獻。官至太尉,封臨晉侯。卒贈驃騎將軍,諡文烈侯。

楊敷,楊奉子。與其父並以儒學為世人讚賞,早卒。生二子,篡、眾。楊篡系“龜山楊氏”始祖。

十世孫

楊琦,楊牧孫,字公挺(一作子奇)。官至侍中、衛尉。

楊彪,楊賜子,字文先。官至太尉。在曹魏拜光祿大夫、班亞三司。

楊眾,楊敷子。傳家業,官至御史中丞、侍中。建安二年(197年),追封蓩亭侯。生子,超。

十一世孫

楊亮,楊琦子。建安元年(196年),因楊琦功勞封陽成亭侯。

楊霏,楊琦女。大司馬李傕妻。

楊修,楊彪子,字德祖。官至丞相主簿,後為曹操所殺。

楊超,楊眾子。生四子,柄、駿、珧、濟。駿、珧、濟號稱“西晉三楊”。

十二世孫

楊孕,楊亮子。楊孕之孫楊鉉之六世孫楊堅,為隋朝開國皇帝;楊孕後裔中另一分支,其九世孫楊贊,遷徙扶風,為“扶風楊氏”始祖。

十四世孫

楊鉉,五胡十六國時期仕燕國,任北平太守。其子楊元壽,為北魏代武川鎮司馬。

十五世孫

楊元壽,武川鎮(今內蒙古武川縣西)人。楊鉉子,隋文帝楊堅的五世祖。在北魏初年,曾在武川工作過,任北魏武川鎮(今內蒙武川縣西南)司馬,舉家便落籍為武川鎮人。楊元壽子楊惠嘏,為北魏太原郡守。楊惠嘏子楊烈,為北魏龍狡將軍。楊烈子楊禎,以軍功封寧遠將軍,生五子,其長子楊忠便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1]

楊敷,字伯宗,楊喜長子。襲赤泉定侯,卒謚忠定。配陳氏、蔡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