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檀古記

《桓檀古記》是一部朝鮮上古時代的歷史書。據傳,此書於1911年由太白教教徒桂延壽編撰,李沂校閱,現存最早的版本為1979年版。有人認為此書是以《揆園史話》為基礎寫成的,據稱很多內容與《揆園史話》非常相似。

桓檀古記是上古時代東北亞及朝鮮半島的歷史,公元1911年,太白教教徒 桂延壽,李沂根據傳說所編寫的小說。主要繼續上古天地之子降臨,和檀君建立的古朝鮮的故事。 全書由三聖記,“檀君世紀”上編寫的等部分構成。
三聖記’:三聖是傳說中的天帝桓因、降臨到長白山的天地之子桓雄、恆雄和熊女的兒子檀君王儉。大體為神話傳說,分為上下兩篇。
檀君世紀’以公元前2333年為檀君元年。且一直說是在中國帝堯即位後的第25年,古朝鮮建立。
北夫余紀
迦葉原夫余紀
太白逸史’ “三神五帝本紀”、“桓國本紀”、“神市本紀”、“三韓管境本紀”(馬韓世家上・下、番韓世家上・下)、“蘇塗経典本訓”、“高句麗國本紀”、“大震國本紀”。
《桓檀古記》記載的古朝鮮最古老的國度是“桓國”,意思就是“光明之國”。桓國由虞婁國、養雲國等12個小國構成,以貝加爾湖為中心,南北有4萬里,東西有2萬里。桓國的君主稱為桓因,傳有7代3301年。桓國當中的核心是於公元前3898年建立的倍達國。實際上並沒有考古證據證明這個國家的存在。且如果按照後人所描述的地理位置,其跨度極其巨大,超過整個歐亞大陸,由韓國民族主義者宣稱從兩河流域一直到日本列島有餘。
此書也成為後來的偽歷史書揆園史話大朝鮮帝國史的引證。
教科書 1979年大韓民國所出版的一部在野歷史學者編寫的歷史教材國定教科書中大量的引用了古朝鮮的神話傳說,並把朝鮮半島的青銅器時代,由公元前1000到 500年推早到公元前2000到1000年。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教科書也引用此書,並於20世紀晚期宣稱在平壤發現檀君的墓葬群。

構成

《桓檀古記》由據稱撰於不同時期的《三聖記(上)》、《三聖記(下)》、《檀君世紀》、《北扶餘記》、《太白遺史》五卷(四種)構成。其主要內容如下: 『三聖記』記載了桓國和倍達國的歷史。『檀君世紀』記載了47代檀君(此書中,檀君不是具體的人名,而是像“王”一樣,表示君主的稱號)治理古朝鮮的歷史。『北夫余紀』北扶餘6代國王治理國家的歷史。『太白逸史』講述桓國、倍達國、三韓、高句麗、渤海國、高麗的歷史。

目錄

一、三聖記(上)——安含老著二、三聖記(下)——元董仲著三、檀君世紀——李嵒著四、北扶餘紀——休崖居士范樟著1、北扶餘紀上 2、北扶餘紀下  3、迦葉原扶餘紀五、太白遺史——一十堂李貊著 1、三神五帝本紀 2、桓國本紀3、神市本紀4、三韓管境本紀i,馬韓世家上ii,馬韓世家下iii,番韓世家上iv,番韓世家下5、蘇塗經典本訓 6、高句麗國本紀 7、大震國本紀8、高麗國本紀

《桓檀古記》桓國

桓國是由桓因率八百童男童女降於天海以東的白山黑水建立的由12個國家組成的聯邦國家。分別是卑離國、養雲國、寇莫汗國、句茶川國、一群國、虞婁國(畢那國)、客賢汗國、句牟額國、賣句余國(或稱稷臼多國)、斯納阿國、鮮裨國(或稱豕韋國、通古斯國)、須密爾國(指兩河流域的蘇美爾)。國土南北五萬里,東西兩萬里。歷3301年,7代桓因(此處“桓因”為君主的稱謂)。其歷代桓因如下:1、安巴堅안파견 2、赫胥 혁서 3、古是利고시리4、朱於襄주우양  5、釋提壬석제임6、邱乙利구을리  7、智為利지위리

《桓檀古記》倍達國

桓因庶子桓雄率風伯、雨師、雲師等三千人,降於太白山神檀樹下建立的國家。據稱,就是中國史書上的“九黎”。蚩尤在此書中為倍達國的國王之一。此書中有關於蚩尤和軒轅、榆罔之間戰爭的記載。蚩尤登基時,中國的君主是榆罔。蚩尤率眾起兵於黃河以北攻擊榆罔得勝。聽聞榆罔敗北,軒轅來攻。蚩尤與軒轅在涿鹿大戰而勝,盡得淮岱、冀兗之地。此後,蚩尤與軒轅戰70餘次,蚩尤全勝。蚩尤死後,倍達國的勢力退出中國,留下來的倍達國人被中國人稱為“淮夷”、“嵎夷”、“萊夷”、“島夷”、“九夷”。倍達國曆1500餘年,18桓雄,其歷代桓雄(此處“桓雄”為君主的稱謂,與“王”相當)如下:1、居發桓거발환,BC3898年登基,在位94年,壽120歲。2、居佛理거불리,BC3804年登基,在位86年,壽102歲。3、右耶古우야고,BC3718年登基,在位99年,壽135歲。4、慕士羅모사라,BC3619年登基,在位107年,壽129歲。5、太虞儀태우의,BC3512年登基,在位93年,壽115歲。6、多儀發다의발,BC3419年登基,在位98年,壽110歲。7、 居連거련,BC3321年登基,在位81年,壽140歲。8、安夫連안부련,BC3240年登基,在位73年,壽94歲。9、 養雲양운,BC3167年登基,在位93年,壽139歲。10、 葛古갈고,BC3071年登基,在位100年,壽125歲。11、居耶發거야발,BC2971年登基,在位92年,壽149歲。12、州武慎주무신,BC2897年登基,在位105年,壽123歲。13、斯瓦羅사와라,BC2774年登基,在位67年,壽100歲。14、慈烏支자오지,也稱蚩尤天王,BC2707年登基,在位109年,壽151歲。15、蚩額特치액특,BC2598年登基,在位89年,壽118歲。16、祝多축다리,BC2509年登基,在位56年,壽99歲。17、赫多世혁다세,BC2453年登基,在位72年,壽97歲。18、居弗壇거불단,也稱壇雄,BC2381年登基,在位48年,壽82歲。另:五代桓雄太虞儀的12個兒子中,最小的兒子就是中國神話里的太昊伏羲

《桓檀古記》古朝鮮

記載47代檀君治理古朝鮮的歷史,各代檀君具體如下:1、王儉(BC2333年-BC2240年)2、扶婁(BC2240年-BC2182年)3、嘉勒(BC2182年-BC2137年)4、烏斯丘(BC2137年-BC2099年)5、丘乙(BC2099年-BC2083年)丘乙借鑑中原的天干地支開始記元。6、達門(BC2083年-BC2047年)7、翰栗(BC2047年-BC1993年)8、于西翰(或稱烏舍鹹)(BC1993年-BC1985年)9、阿述(BC1985年-BC1950年)10、魯乙(BC1950年-BC1891年)11、道奚(BC1891年-BC1834年)12、阿漢(BC1834年-BC1782年)13、屹達(或稱代音達)(BC1782年-BC1721年)14、古弗(BC1721年-BC1661年)15、代音(或稱後屹達)(BC1661年-BC1610年)BC1661年、殷商朝小甲子高派遣大使確認朝鮮為商朝屬國。16、尉那(BC1610年-BC1552年)17、余乙(BC1552年-BC1484年)18、冬奄(BC1484年-BC1435年)19、緱牟蘇(BC1435年-BC1380年)20、固忽(BC1380年-BC1337年)21、蘇台(BC1337年-BC1285年)22、索弗婁(BC1285年-BC1237年)23、阿忽(BC1237年-BC1161年)24、延那(BC1161年-BC1150年)25、率那(BC1150年-BC1062年)26、鄒魯(BC1062年-BC997年)27、豆密(BC997年-BC971年)28、奚牟(BC971年-BC943年)29、摩休(BC943年-BC909年)30、奈休(BC909年-BC874年)31、登兀(BC874年-BC849年)32、鄒密(BC849年-BC819年)33、甘勿(BC819年-BC795年) 34、奧婁門(BC795年-BC772年)35、沙伐(BC772年-BC704年)36、買勒(BC704年-BC646年)37、麻勿(BC646年-BC590年) 38、多勿(BC590年-BC545年)39、豆忽(BC545年-BC509年) 40、逹音(BC509年-BC491年)41、音次(BC491年-BC471年)42、乙於支(BC471年-BC461年)43、勿理(BC461年-BC425年)44、丘勿(BC425年-BC396年)45、余婁(BC396年-BC341年)46、普乙(BC341年-BC295年)47、古列加(BC295年-BC238年)

《桓檀古記》北扶餘

記載北扶餘六世檀君治世的歷史。其所涉及的檀君如下:始祖檀君解慕漱해모수二世檀君慕漱離모수리 (BC195年~BC170年)三世檀君高奚斯고해사 (BC170年~BC121年)四世檀君高於婁고우루(或稱解於婁해우루)(BC121年~BC86年)五世檀君高豆莫고두막(或稱豆莫婁두막루)(BC108年~BC60年)
六世檀君高無胥고무서 (BC60年~BC58年)BC58年,令女兒與朱蒙(高句麗建國始祖)成婚。遂,朱蒙繼位為第七世檀君。 另:解夫婁為四世檀君高於婁之弟,BC86年被五世檀君高豆莫趕到東部,遂建東扶餘。

《桓檀古記》高句麗

記載高句麗的歷史。稱,高辰為北扶餘始祖解慕漱的第二個兒子,高句麗始祖高朱蒙的曾祖父。

《桓檀古記》大震國(渤海國)

記載渤海國的歷史。但書中只稱大震國而無渤海國,也沒有換國號為“渤海”的記載。其歷代皇帝的廟號、諡號、年號如下:1、大仲象:世祖、振國烈皇帝、重光2、高王:太祖、聖武高皇帝、天統3、武王:光宗、武皇帝、仁安4、文王:世宗、光聖文皇帝、大興5、大元瑜:無記錄6、成王:仁宗、成皇帝、中興7、康王:穆宗、康皇帝、正歷8、定王:毅宗、定皇帝、永德9、僖王:康宗、僖皇帝、朱雀10、簡王:哲宗、簡皇帝、太始11、宣王:聖宗、宣皇帝、建興12、大彝震:莊宗、和皇帝、鹹和13、大虔晃:順宗、安皇帝、大定14、景王:明宗、景皇帝、天福15、哀王:哀帝、無廟號、清泰大瑋瑎未記為皇帝。

《桓檀古記》高麗

記載高麗的歷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