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湯

桃花湯

是說赤石脂其色赤白相間,別名桃花石,加之本方煎煮成湯,其色淡紅,鮮艷猶若桃花一般,故稱桃花湯。治久痢不愈,便膿血,色黯不鮮,腹痛喜溫喜按,舌質淡苔白,脈遲弱,或微細。現用於痢疾後期、傷寒腸出血、慢性腸炎、潰瘍病、帶下等屬於脾腎陽虛者。

基本信息

方劑介紹

桃花湯1

方名:桃花湯(收濇之劑)總結:少陰下利
組成:赤石脂、乾薑、粳米。
主治:治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
歸經:足少陰藥
方義:李時珍曰:1)赤石脂之重濇,入下焦血分而固脫。
(2)乾薑之辛溫,暖下焦氣分而補虛。
(3)粳米之甘溫,佐石脂,乾薑而潤腸胃也。
來源:仲景

桃花湯2

桃花湯桃花湯
「桃花」,是說赤石脂其色赤白相間,別名桃花石,加之本方煎煮成湯,其色淡紅,鮮艷猶若桃花一般,故稱「桃花湯」。本方以重澀之赤石脂為主藥,入下焦血分而固脫;乾薑之辛溫,暖下焦氣分而補虛,粳米之甘溫,佐以上二藥而健脾和胃。為脾腎陽衰,下焦不能固攝所致下痢證之特效方,有溫中澀腸作用。
【來源】《聖濟總錄》卷九十七。
【組成】桃花(乾者)6克、甘遂(炒)7.5克、郁李仁(去皮、雙仁,別研膏)、海蛤(搗碎,炒)、枳實(去瓤,麩炒)、大黃(銼,炒)各15克、木香、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各7。5克
【用法】上八味,先粗搗七味為末,與郁李仁和勻。每服4.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良久以乾飯1匙壓之,覺轉動腹如雷鳴,即以熱水洗足,瀉下諸惡物後,即以糜粥助之。
【主治】五臟風壅,膈實不宜,大便秘澀。

來源

《傷寒論》原文︰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傷寒論》原文︰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組成

赤石脂30克(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9克、粳米30克。

名解

石脂原為土質,其性微溫,故善溫養脾胃。為其具有土質,頗有粘澀之力,故又善治腸下膿血。又因其生於兩石相併之夾縫,原為山脈行氣之處,其質雖粘澀,實兼能流通氣血之瘀滯,故方中重用之以為主藥。至於一半煎湯一半末服者,因凡治下利之藥,丸散優於湯劑,且其性和平,雖重用一斤猶恐不能勝病,故又用一半篩其細末,納湯藥中服之也。且服其末,又善護腸中之膜,不至為膿血凝滯所傷損也。用乾薑者,因此證其氣血因寒而瘀,是以化為膿血,乾薑之熱既善祛寒,乾薑之辛又善開瘀也。用粳米者,以其能和脾胃,兼能利小便,亦可為治下利不止者之輔佐品也。

用法

上三味,以水700毫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150毫升,納赤石脂末(3~5克),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備註

本方所治久痢,屬於脾腎陽氣衰微所致。方中赤石脂澀腸固脫為君;乾薑溫中祛寒為臣;粳米養胃和中為佐使,助赤石脂、乾薑以厚腸胃。諸藥合用,共奏溫中澀腸之效。

功用

溫中澀腸止瀉。

主治

虛寒痢。久痢不愈,日久不愈,便膿血,色黯不鮮,腹痛喜溫喜按,舌質淡苔白,脈遲弱,或微細。現用於痢疾後期、傷寒腸出血、慢性腸炎、潰瘍病、帶下等屬於脾腎陽虛者。

方論

本方所治久痢,屬於脾腎陽氣衰微所致。方中赤石脂澀腸固脫為君;乾薑溫中祛寒為臣;粳米養胃和中為佐使,助赤石脂、乾薑以厚腸胃。諸藥合用,共奏溫中澀腸之效。

現代運用

本方主要用於治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結腸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合併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疾病等屬於脾陽虛衰,固攝無權者。

藥理作用

桃花湯煎劑對小鼠泄瀉、小鼠小腸推進功能的影響以蓖麻油製備腹瀉模型,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思密達對照組、桃花湯煎劑高、低劑量組(25.0g/kg、12.5g/kg),觀察桃花湯煎劑和粉劑對小鼠泄瀉、小鼠小腸推進功能的影響。結果桃花湯煎劑能明顯減少蓖麻油引起的腹瀉小鼠的濕糞數(P<0.01,P<0.05);桃花湯煎劑能明顯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小腸運動亢進作用(P<0.01,P<0.05)。

注意事項

本方赤石脂使用時應一半入煎服,另一半篩末沖服,使留著腸中以加強收澀之效。

歌訣

桃花湯中赤白脂,乾薑粳米共用之;

虛寒下痢便膿血,溫澀止痢最宜施。

各家論述

①《註解傷寒論》:澀可去脫,赤石脂之澀以固腸胃;辛以散之,乾薑之辛以散里寒;粳米之甘以補正氣。
②《醫方考》:此方用赤石脂,以其性寒而澀,寒可以濟熱,澀可以固脫;用乾薑者,假其熱以從治,猶之白通湯加人尿、豬膽,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用芩、連,彼假其寒,此假其熱,均之假以從治耳;用粳米者,恐石脂性寒損胃,故用粳米以和之。向使少陰有寒,則乾薑1兩,豈足以溫?而石脂1斤之多,適足以濟寒而殺人矣!豈仲景之方乎?
③《古方選注》:桃花湯,非名其色也,腎臟陽虛用之,一若寒谷有陽和之致,故名。石脂入手陽明經,乾薑、粳米入足陽明經,不及於少陰者,少陰下利便血,是感君火熱化太過,閉藏失職,關閘盡撤,緩則亡陰矣。故取石脂一半,同乾薑、粳米留戀中宮,載住陽明經氣,不使其陷下;再納石脂末方寸匕,留藥以沾大腸,截其道路,庶幾利血無源而自止,

相關連線

唐·孫思邈《千金翼方》:桃花湯

【處方】、乾薑(三錢.炮)、赤石脂(七錢)
【功能主治】治傷寒下痢膿血。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鍾,糯米一撮,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摘錄】唐·孫思邈《千金翼方》

《聖濟總錄》卷九十七:桃花湯

【處方】桃花(乾者)6克、甘遂(炒)7.5克、郁李仁(去皮、雙仁,別研膏)、海蛤(搗碎,炒)、枳實(去瓤,麩炒)、大黃(銼,炒)各15克、木香、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各7.5克
【製法】上八味,先粗搗七味為末,與郁李仁和勻。
【功能主治】治五臟風壅,膈實不宜,大便秘澀。
【用法用量】每服4.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良久以乾飯1匙壓之,覺轉動腹如雷鳴,即以熱水洗足,瀉下諸惡物後,即以糜粥助之。
【摘錄】《聖濟總錄》卷九十七。

《東洞先生家墊方》:桃花湯

【處方】桃花6克、大黃3克。
【功能主治】治浮腫,大小便不通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200毫升,先納桃花,煮取120毫升,納大黃,再煮取60毫升,頓服。
【摘錄】《東洞先生家墊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