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麻黃各半湯[中藥]

桂枝麻黃各半湯[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桂枝麻黃各半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小發其汗,以解表邪之功效。主治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面色反有熱色,身癢者;痘瘡熱氣如灼,表郁難以見點,或見點稠密,風疹交出,或痘不起脹,喘咳咽痛者。症見面色赤、身癢。臨床常用於發熱、產後感冒、瘧疾、急性支氣管炎、便秘、體臭、蕁麻疹、過敏性疾病、病竇綜合徵等屬於營衛不和,寒郁於表者。

歌訣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熱色身亦癢,兩方合用發小汗。

組成

桂枝(去皮)一兩十六銖,芍藥、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去節)各一兩,大棗(擘)四枚,杏仁(湯浸,去皮尖及二仁者)二十四枚。

用法用量

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頓服。將息如上法。

功用

1.《註解傷寒論》,小發其汗,以解表邪。

2.《金鑒》:小小汗之以和營衛。

主治

1.《傷寒論》: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面色反有熱色,身癢者。

2.《皇漢醫學》引《類聚方廣義》:痘瘡熱氣如灼,表郁難以見點,或見點稠密,風疹交出,或痘不起脹,喘咳咽痛者。

方義

本方系桂枝湯與麻黃湯相合,為小制其劑,以解表發汗而不傷正。調和營衛而不留邪為長。麻、桂、姜之辛甘發散,量小而微力以逐邪;芍藥、甘草、大棗酸收甘緩,益營氣以扶正。諸藥剛柔相濟,成為發汗之輕劑。

運用

辨證要點為面色赤、身癢。

臨床常用於發熱、產後感冒、瘧疾、急性支氣管炎、便秘、體臭、蕁麻疹、過敏性疾病、病竇綜合徵等屬於營衛不和,寒郁於表者。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傷寒論》:“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方論選錄

1.《內台方議》:“桂枝湯治表虛,麻黃湯治表實,二者均曰解表,霄壤之異也。今此二方台而用之者,乃解其表不虛不實者也。桂枝湯中加麻黃、杏仁,以取小汗也。”

2.《傷寒貫珠集》:“既不得汗出,則非桂枝所能解,而邪氣又微,亦非麻黃所可發,故合兩方為一方,變大制為小制。桂枝所以為汗液之地,麻黃所以為發散之用,且不使藥過病,以傷其正也。”

3.《傷寒論類方》:“此方分兩甚輕,計共約六兩,合今之秤僅一兩三四錢,分三次服,只服四錢零,乃治邪退後至輕之劑,猶勿藥也。”

4.《古方選注》:“其法先煎麻黃,後納諸藥,顯然麻黃為主,而以桂枝、芍藥為監製也。蓋太陽邪未解,又因陰陽俱虛,汗吐下皆禁,不能勝麻黃之說,故監以桂枝、約以白芍,而又銖兩各減其半,以為小制,服後得小汗即己,庶無大汗亡陽之過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