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牙周炎

根尖牙周炎

急性根尖牙周炎(acute apical periodontitis)是從牙齒根尖部的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質根尖周圍組織的化膿性炎症,往往由輕到重,由小範圍到大範圍。 根尖牙周炎常見的原因,大多來自牙髓感染,是牙髓炎的繼發病變。此外,還可由牙周感染、牙體外傷或根管治療時化學藥物的刺激而引起。具體病因如下: 1.感染:最常見的感染來自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過根尖孔、側副根管及牙本質小管而繼發,血源性感染比較少見。現代認為,尖周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以厭氧菌為主體的混合感染,產黑色素類桿菌是急性尖周炎的主要病源菌。細菌內毒素是慢性尖周炎的致炎因子,更是尖周肉芽腫的主要致病因素。 2.創傷:牙齒遭受外力,如打擊、碰撞、跌倒等,可致牙體硬組織、牙周組織及尖周組織損傷。咬硬物、如咬到飯內的砂子、咬核桃、咬瓶蓋子等,創傷性咬合均可導致尖周損害。 3.腫瘤:波及尖周損害的腫瘤有鱗癌、肺癌及乳腺癌轉移、頜骨肉瘤、骨髓瘤和造釉細胞瘤。 4.牙源性因素:牙髓及根管封藥過量,根管器械穿出根尖,正畸用力不當、快速分離牙齒、拔牙不慎傷鄰牙等均能引起尖周損傷。 二、臨床表現 急性根尖牙周炎是發生於牙根尖周圍的局限性疼痛性炎症,按其發展過程可分為急性漿液性根尖周炎和急性化膿性根尖牙周炎兩個階段。 1.急性漿液性根尖牙周炎:可由牙髓炎或咬合創傷等引起,可發生於活髓牙或失活牙上。主要症狀是咬合痛。患者多有牙髓病史、外傷史、不完善的牙髓治療史;初期只有輕微疼痛或不適,咬緊牙反而感覺舒適;繼而發生鈍痛、咬合痛,患牙有浮起、伸長感,疼痛為持續性、自發性、局限性的,牙位明確;口腔檢查可見患牙叩痛劇烈,可有Ⅰ度鬆動,捫壓根尖相應部位也會引起疼痛,牙髓活力測試多無反應,年輕恆牙或乳牙在牙髓壞死前可有反應;可查到患牙有齲壞、充填體,其他牙體硬組織疾病,牙冠變色或深的牙周袋;X線檢查根尖周組織影像無明顯異常表現。 2.急性化膿性根尖牙周炎:常由急性漿液性根尖周炎發展而來,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發作而來。又稱為急性化膿性根尖膿腫或急性牙槽膿腫,是臨床所見的最嚴重的牙病之一。初期根尖膿腫階段,自發性持續性劇烈跳痛,伸長感加重,患者不敢對合,叩痛(3+),鬆動Ⅲ度,輕度捫痛,根尖部牙齦潮紅。發展至骨膜下膿腫階段,仍有劇烈跳痛、叩痛、鬆動等症狀,患者呈痛苦面容,根尖區牙齦潮紅、腫脹,黏膜轉折處變淺、變平,捫痛並有深部波動感,相應面頰部軟組織呈反應性水腫,區域淋巴結腫大、捫痛,下磨牙患病時可伴有開口受限;全身不適,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高,嚴重病例可伴發頜面相應處的蜂窩織炎。至黏膜下膿腫階段疼痛減輕,叩痛減輕,根尖區黏膜呈局限的半球形隆起,捫診有明顯波動感,全身症狀緩解。急性根尖周炎的X線片示:可無明顯變化或僅有牙周間隙增寬,若為慢性根尖周炎發作而來的,可見根尖部牙槽骨破壞的透射影像。 三、診斷依據 1.有齲洞,外傷及牙體手術史,牙髓大多無活力。 2.有劇烈的持續性自發痛,能明確定位,牙鬆動,伸長感,觸及叩擊均痛,咬合痛。 3.根尖區軟組織紅、腫,重者形成膿腫,頜面部蜂窩織炎,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有惡寒、發熱等全身症狀。 4.X線片檢查急性尖周炎時根尖部無明顯改變或僅有牙周膜腔增寬,若為慢性根尖牙周炎急性發作,則可見根尖周骨質破壞透射影像。 四、容易誤診的疾病 急性根尖周膿腫應與急性牙周膿腫相鑑別。牙周膿腫多是患牙出現涉及多個牙面的深牙周袋,或牙周袋迂迴曲折,而位於牙頸部的袋口軟組織較緊窄時,導致位於牙周袋壁或深部牙周組織中的膿液不能從袋口引流,而與袋壁軟組織內形成局限性膿腫。多發生在牙周炎的晚期,一般為

急性根尖牙周炎

疾病編碼:ICD-9:522.401 ICD-10:K04.401
所屬部位:口部,
所屬科室:口腔科

簡介

根尖牙周炎常見的原因,大多來自牙髓感染,是牙髓炎的繼發病變。此外,還可由牙周感染、牙體外傷或根管治療時化學藥物的刺激而引起。具體病因如下:

1.感染:最常見的感染來自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過根尖孔、側副根管及牙本質小管而繼發,血源性感染比較少見。現代認為,尖周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以厭氧菌為主體的混合感染,產黑色素類桿菌是急性尖周炎的主要病源菌。細菌內毒素是慢性尖周炎的致炎因子,更是尖周肉芽腫的主要致病因素。

2.創傷:牙齒遭受外力,如打擊、碰撞、跌倒等,可致牙體硬組織、牙周組織及尖周組織損傷。咬硬物、如咬到飯內的砂子、咬核桃、咬瓶蓋子等,創傷性咬合均可導致尖周損害。

3.腫瘤:波及尖周損害的腫瘤有鱗癌、肺癌及乳腺癌轉移、頜骨肉瘤、骨髓瘤和造釉細胞瘤。

4.牙源性因素:牙髓及根管封藥過量,根管器械穿出根尖,正畸用力不當、快速分離牙齒、拔牙不慎傷鄰牙等均能引起尖周損傷。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

急性根尖周炎主要表象就是“咬頜痛”。患者很可能有牙髓病病史或外傷史等;剛開始也許僅僅是輕微的疼痛感覺,咬緊牙興許會感覺到舒適感;然後就會發生咬頜痛、鈍痛;抑或可見患牙叩痛強烈,甚至鬆動脫落,牙髓多無活力,恆牙或者是乳牙在牙髓壞死之前可能會有一些反應;患牙有充填體、齲壞等等其他牙周組織疾病,牙冠或牙周袋變為深色。

急性根尖牙周炎是發生於牙根尖周圍的局限性疼痛性炎症,按其發展過程可分為急性漿液性根尖周炎和急性化膿性根尖牙周炎兩個階段。

急性漿液性根尖牙周炎

可由牙髓炎或咬合創傷等引起,可發生於活髓牙或失活牙上。主要症狀是咬合痛。患者多有牙髓病史、外傷史、不完善的牙髓治療史;初期只有輕微疼痛或不適,咬緊牙反而感覺舒適;繼而發生鈍痛、咬合痛,患牙有浮起、伸長感,疼痛為持續性、自發性、局限性的,牙位明確;口腔檢查可見患牙叩痛劇烈,可有Ⅰ度鬆動,捫壓根尖相應部位也會引起疼痛,牙髓活力測試多無反應,年輕恆牙或乳牙在牙髓壞死前可有反應;可查到患牙有齲壞、充填體,其他牙體硬組織疾病,牙冠變色或深的牙周袋;X線檢查根尖周組織影像無明顯異常表現。

急性化膿性根尖牙周炎

常由急性漿液性根尖周炎發展而來,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發作而來。又稱為急性化膿性根尖膿腫或急性牙槽膿腫,是臨床所見的最嚴重的牙病之一。初期根尖膿腫階段,自發性持續性劇烈跳痛,伸長感加重,患者不敢對合,叩痛(3+),鬆動Ⅲ度,輕度捫痛,根尖部牙齦潮紅。發展至骨膜下膿腫階段,仍有劇烈跳痛、叩痛、鬆動等症狀,患者呈痛苦面容,根尖區牙齦潮紅、腫脹,黏膜轉折處變淺、變平,捫痛並有深部波動感,相應面頰部軟組織呈反應性水腫,區域淋巴結腫大、捫痛,下磨牙患病時可伴有開口受限;全身不適,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高,嚴重病例可伴發頜面相應處的蜂窩織炎。至黏膜下膿腫階段疼痛減輕,叩痛減輕,根尖區黏膜呈局限的半球形隆起,捫診有明顯波動感,全身症狀緩解。急性根尖周炎的X線片示:可無明顯變化或僅有牙周間隙增寬,若為慢性根尖周炎發作而來的,可見根尖部牙槽骨破壞的透射影像。

診斷依據

1.有齲洞,外傷及牙體手術史,牙髓大多無活力。

2.有劇烈的持續性自發痛,能明確定位,牙鬆動,伸長感,觸及叩擊均痛,咬合痛。

3.根尖區軟組織紅、腫,重者形成膿腫,頜面部蜂窩織炎,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有惡寒、發熱等全身症狀。

4.X線片檢查急性尖周炎時根尖部無明顯改變或僅有牙周膜腔增寬,若為慢性根尖牙周炎急性發作,則可見根尖周骨質破壞透射影像。

容易誤診的疾病

急性根尖周膿腫應與急性牙周膿腫相鑑別。牙周膿腫多是患牙出現涉及多個牙面的深牙周袋,或牙周袋迂迴曲折,而位於牙頸部的袋口軟組織較緊窄時,導致位於牙周袋壁或深部牙周組織中的膿液不能從袋口引流,而與袋壁軟組織內形成局限性膿腫。多發生在牙周炎的晚期,一般為急性過程。在臨床表現為患牙的唇(頰)側或舌(齶)側牙齦出現橢圓形或半球狀的膿腫突起,膿腫部位的牙齦紅腫光亮,捫診有波動感。患牙可有波動性疼痛、浮起、鬆動、咬合痛等症狀和體徵。但是由於急性根尖膿腫與急性牙周膿腫的感染來源和炎症擴散途徑不同,因此,兩者在臨床上的表現是有區別的,鑑別點通常也是較明確的。急性根尖膿腫的患牙多由於牙體疾患(如齲病)繼發牙髓感染,終至根尖周組織發生炎症性病變,炎症以根尖部為中心並向周圍的牙周組織蔓延擴散。而急性牙周膿腫的感染是源於牙周袋內的病原物,在臨床上,患牙除具有急性膿腫的表現外,還有牙周袋形成、袋口溢膿、牙槽骨吸收和牙鬆動等牙周炎的表現。但是,有時患牙同時合併有牙周和牙髓、根尖的病變,如急性根尖周炎在根尖膿腫發生後經牙周膜向牙齦溝排膿,或有長期牙周炎病史的患牙在發生牙周膿腫的同時,感染已經逆行引起了牙髓壞死,甚至出現牙周的骨質破壞與根尖區的病變相連。在這些情況下,臨床上有時易將兩者混淆,增加鑑別的困難。

鑑別的思路可從病史和檢查結果來獲得:急性根尖周膿腫的患牙多有較長時間的牙體缺損(如齲洞)和(或)曾有過牙痛史、牙髓治療史;急性牙周膿腫患牙的病史則為長期牙周炎史。從臨床檢查的角度來看,可以循著牙體—牙髓—牙周組織的順序進行檢查比較,著重注意牙體硬組織的完整性,牙髓的活力,有無深牙周袋,濃腫的位置及與牙周袋的關係,X線片所顯示的牙槽骨破壞情況和區域對於明確診斷有很大幫助。總之,兩者的鑑別診斷應通過仔細地詢問病史,全面地牙體、牙髓和牙周組織的檢查並輔助以X線片來進行綜合分析。

治療原則

1.急性漿液性根尖牙周炎:①消除急性炎症:開髓、拔髓開放引流,控制感染。消炎後行根管治療。②全身給以消炎藥、止痛藥。③牙周治療及調合(因牙周疾患及合創傷引起)。

2.急性化膿性根尖牙周炎(急性牙槽膿腫)

⑴消除急性炎症:①開髓、拔髓(清除根管內的感染物)開放引流。②當移行溝變平有明顯波動感時膿腫切開引流。③全身給予消炎藥、止痛藥。

⑵急性炎症消除後行根管治療,塑化治療,根尖切除或拔除患牙。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最好的治療方法

首先來談談牙齒的結構。牙齒不是實心的,外面由二層堅硬的組織牙釉質和牙本質組成,中間有一個腔,醫學上稱為“牙髓腔”,裡面充滿了神經血管等組織,醫學上稱為“牙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牙神經,牙髓通過根管同外界相連。正常的情況下牙髓可以耐受一定的溫度,即對20℃~50℃的水不感到疼痛,10℃~20℃的冷水和50℃~60℃的熱水也很少引起疼痛。但是當牙齒患了某些疾病以後,如深齲病、牙面磨損、牙根外露、牙齒外傷折斷、牙隱裂、牙周炎等,就會對冷熱刺激敏感而產生一過性的疼痛,除去冷熱刺激後疼痛會立即消失,稱為“牙髓充血”,經過充填治療(多數可一次完成)是可以恢復正常的,同時保存了牙神經的活力。但是,因為充血的牙髓遇冷熱疼痛不十分嚴重,往往不引起人們的重視,於是疾病就會進一步發展,如齲洞加深接近牙髓,磨損加重,細菌及其毒素就會通過較薄的牙本質進入到牙髓腔內,使牙髓感染而產生炎症,稱為“牙髓炎”。由於牙髓是處在兩層非常堅硬的牙質中間的牙髓腔內,當牙髓發炎時,充血和水腫的牙髓產生的滲出物無法排出,牙髓腔內的壓力會增高,壓迫刺激牙髓而產生疼痛,若遇到冷熱刺激,疼痛就會更加劇烈,不能入睡,坐臥不安,疼痛難忍,服止痛和消炎藥物也不見效,這時必須對發炎的牙神經進行治療。

如果牙髓炎沒有得到治療,那么牙髓腔里的炎症還會進一步擴散而影響根髓,直至超出根尖孔並導致根尖周炎,此時,患者會感到牙齒向上浮起,不能咀嚼,嚴重的會出現持續性跳痛。更嚴重的還會因炎症蔓延導致頜骨骨髓炎和蜂窩織炎。有時,急性根尖周炎會因穿髓點或膿腫潰破得以引流,有些患者會自行服用抗生素,使根尖周炎轉為慢性,這樣,表面上症狀得以減輕,但自身抵抗力下降時,根尖周炎又會急性發作。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治療方法中,療效最為可靠的就是根管治療。患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牙齒的髓腔內,含有毒性很高的細菌及其代謝產物,根管治療就是用機械和化學的方法,清除髓腔和根管內的毒性物質,從而防止再感染,保存患牙,治癒根尖周病變。 根管治療的大致過程如下:首先用牙鑽打開髓腔,用特製的細針拔除病變牙髓,再用擴根鑽、銼等工具擴大根管,以清除深入根管壁內的毒素。然後,在根管內放入化學藥物進行消毒,殺死根管側壁牙本質深層和側枝根管內的細菌及病原刺激物。最後,為了消除牙體內的空腔,消除細菌生長的環境,要用根充糊劑和牙膠尖充填根管完成治療。

有一些其它的方法也被用來治療,但由於沒有去除根管內的病原刺激物,所以效果均不理想。所以,對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和醫生應該首選根管治療,優秀的醫生在治療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時根管治療率在95%以上。

防牙周炎每年一次全口檢查必不可少

針對牙齦出血的問題,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牙膏稱能很好解決,那是不是一旦出血停止後,就代表牙周炎好了呢?梁敏教授就表示,“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使用保健類的牙膏只能清除牙齒表面剛形成菌斑和結石,一旦牙菌斑形成和牙結石逐漸沉積,甚至開始侵蝕牙槽骨,只靠刷牙是沒有效果的,必須到醫院做正規的洗牙及相關的牙周治療。”

“患者往往被很多不正規的醫療機構誤導說‘洗牙’就能治療牙周炎,實際上‘洗牙’只是牙周炎治療中的一個步驟。造成牙周炎的菌斑和牙石分布於牙齒表面和牙齦下方的牙根表面,齦上潔治(俗稱“洗牙”)是利用超音波潔牙機將牙齒表面的菌斑和牙石清除,只進行齦上潔治,雖能暫時緩解牙周病的進展,但不利於遠期療效,牙齦下方的牙石仍將刺激牙周病繼續進展,加速牙齒的鬆動和脫落。齦下刮治套用更精細的齦下器械,徹底清除根面和牙齦下方的菌斑和牙石,達到消除炎症,促進牙周組織癒合的目的。所以,牙周病患者應進行齦上潔治和齦下刮治的治療,才能將菌斑和牙石徹底清除,並要定期維護治療。”

總之,治療牙周炎光靠洗牙還不夠,預防牙周炎應做到以下四點:

1、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每天3次,每次5分鐘;

2、飯後、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3、對不易去除的鄰間隙的食物碎屑、軟垢、菌斑,使用牙線、牙縫刷清潔;

4、定期檢查,齦上潔治(俗稱“洗牙)半年至1年進行1次。

求醫網根尖牙周炎專題

根尖牙周炎根尖牙周炎

求醫網(www.qiuyi.cn)創立於2000年,是北京時代網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核心平台,我們力求打造中國最專業的醫療網站。求醫網正在努力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和專業的線上諮詢服務,同時建立海量信息庫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醫療信息資訊……

詳細 >>

本詞條全部內容由詞條認領機構及智願者共同編輯,互動百科權威評審。

求醫網根尖牙周炎專題

根尖牙周炎

求醫網(www.qiuyi.cn)創立於2000年,是北京時代網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核心平台,我們力求打造中國最專業的醫療網站。求醫網正在努力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和專業的線上諮詢服務,同時建立海量信息庫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醫療信息資訊……

詳細 >>

本詞條全部內容由詞條認領機構及智願者共同編輯,互動百科權威評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