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事故管理--核電廠及其周圍地區的模擬應急回響計畫

2.本應急計畫與現行的一些應急計畫有何不同? 10.三里島地區的應急計畫制定有哪些特殊考慮? 14.怎樣做出啟動應急防護回響計畫的決定?

內容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處理美國三里島核事故和前蘇聯車諾比核事故的基礎上,以
29個問題形式講述了核事故應急處理的有關措施。主要內容有:核事故的監測、
分級與評估、應急計畫和回響的信息系統和組織機構;三里島等典型核事故應急
處理計畫概貌;兒童、生、居民如何應應急;短期和長期防護行動等。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D.戈爾丁(DominicGolding)是“未來資源風險管理中
心”的研究員。他曾在美國克拉克大學獲地理學博士學位,在
校期間研究工作焦點集中於風險評和風險管理中的職業性
危險及其社會問題,特別是核動力方面的風險問題。他現在的
研究興趣包括風險研究的歷史和發展、環境衡平、風險通信以
及特 定社 區的風險負擔評估 研究。戈爾丁也是《工人 職業性危
險的敏感差別:瑞典、英國和美國政策的比較》(1989)一書的
作者,也是《社會風險理論》(1992)一書的特約業餘編輯。
J.X.卡斯珀森(JeanneX.Kasperson)是克拉克大學喬
治?珀金斯沼澤研究所的研究圖書館長和出版部主任,兼布
朗大學“艾倫?肖恩?范斯坦世界飢餓計畫”項目的高級研究
員(副主任)。她的近期研究工作包括風險的社會擴大實例、風
險通信、新聞媒體中的風險信號、團隊合作意識、世界飢餓和
全球環境變化。她目前在《環境》與《風險文摘》雜誌編委會任
職,並且是《風險文摘》的書評撰稿人?她是《水的再利用與城
市》(1977)、《工業技術社會的風險》(1982)、《危險研究進展》
(1985)、《前景比較中的核風險》(1987)和《健康與安全危險的
統一管理》(1988)各書 的特 約業餘編輯。
R.E.卡斯珀森(RogerE.Kasperson),他在芝加哥大學
獲博士學位。他是《水的再利用與城市》(1977)、《放射性廢物
管理中的衡平問題》(1985)、《前景比較中的核風險分析》
(1987)、《健康與安全危險的統一管理》(1988)、《風險通信:國
際風險通信專題研究組會議錄(1988年10月17―21日召
開)》(1989)以及《公眾的交通風險》(1991)等書的合著者或
特約業餘編輯。他已完成的著作題材廣泛,涉及工業技術危
險、風險通信、放射性廢物和全球環境變化諸多方面的問題。
他目前的研究項目涉及“危險廢物設施廠址選擇帶來的風險
及其社會影響”、“風險通信計畫評估”、“全球環境變化”和“某
些關鍵環境區域”的研究。
R.戈布爾(RobertGoble)是克拉克大學“環境工業技術
和社會”專業的一名研究教授和“工業技術、環境與發展中心”
(CENTED)的高級研究員。他擁有基本粒子物理學博士學
位,過去15年中他從事研究和教學的主要領域為“能源系統
與政策”、“空氣品質(包括室內空氣品質)”、“核安全”和“風險
評價”。他在核經濟學、事故後果、放射性廢物處置以及美國與
加拿大核事故應急計畫制定和研究工作項目中寫了許多文
章,並出席聽證會作證。他目前的研究工作集中於“風險評價
方法學”和“對全球告警威脅的回響”。
J.E.塞利(JohnE.Seley)是紐約市立大學(CUNY)皇后
學院城市研究專業教授,並且是普林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
學院的研究部副主任。他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城市與地區
規劃專業博士學位,並在明尼蘇達大學、克拉克大學和康乃爾
大學任教。他也是皇后學院社區研究辦公室的創始人和主任。
他已出版的著作題材廣泛,涉及公用事業供應衡平、核廢物和
應急計畫制定等主題。塞利是“斯塔騰島(StatenIsland)獨立
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合著者,並且是《公共設施規劃策略》
(1983)一書的作者。他的近期研究中心集中干涉及危險性廢
物、社區知曉權和應急準備等方面的若干個國家級課題。
G.湯普森(GordonThompson)是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
坎布里奇布的“資源與安全研究所”的常務副所長(執行董
事)。他曾在其出生國澳大利亞接受科學與工程教育,並於
1973年獲英國牛津大學套用數學博士學位。此後,他從事了
範圍廣泛的研究活動,完成了能源技術與政策分析、環境、可
持續發展、國際安全等課題的研究。他已經對美國、英國、加拿
大和德國的核設施安全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自1979年以
來,他在美國設立研究基地開展工作。
C.P.沃爾夫(CharlesP.Wold])是紐約市社會影響評價
中心主任,兼任紐約州立大學(位於錫拉丘茲市)環境科學和
林業學院副教授。他是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為三里島事故總
統委員會(凱梅尼委員會)承擔專題研究的項目負責人,也是
研究報告《三里島事故:人為影響因素》(1982)的合作編輯。
最近幾年他專門從事高放核廢物和外陸架油氣資源的社會
經濟影響評價研究。

作品目錄

目錄
作者介紹
致謝
前言
模擬應急計畫來龍去脈
1.應急計畫制定是如何演變的?
2.本應急計畫與現行的一些應急計畫有何不同?
目標
3.本應急計畫的目標是什麼?
核事故及其影響
4.什麼是核應急?
5.核事故會使人們受到哪些種類的射線照射?
6.人們會受到怎樣的輻射損傷?
7.應急計畫能確保全全嗎?
應急計畫制定定和回響的組織響
8.應急計畫中各方具有哪些職責?
9.各應急計畫區有何作用?
10.三里島地區的應急計畫制定有哪些特殊考慮?
事故評估
11.怎樣監測與評估核電廠的安全狀況?
12.怎樣探查煙羽行蹤並作出劑量估算?
13.核事故怎樣分級?
14.怎樣做出啟動應急防護回響計畫的決定?
應急信息系統
15.應急信息系統怎樣保證獲得有關事故發展動態的源源不斷的正確信息流?
16.怎樣向各應急回響組織發布警報並通報事故發展動態?
17.怎樣向公眾發布有關核事故發展動態的警報與通知?
短期防護行動
18.公眾可採用哪些短期防護行動 ?
19.如果需要撤離,如何組織撤離?
20.人員分類檢測與去污需要哪些程式和資源?
21.如何組織應急醫療工作?
22.學校的孩子、大專院校的學生、醫院病人和其他特殊人群怎么辦?
23.農民的特殊需求和職責是什麼?
長期防護行動
24.怎樣對食物和水進行防護?
25.怎樣做出遷避決定?
26.怎樣安排撤離後的重返活動 ?
保持有效的應急準備
27.應提供什麼樣的公眾教育計畫?
28.要求具有什麼樣的培訓和評估計畫 才能保持高度的應急準備狀態?
29.應急準備狀態對核電廠運行有何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