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河東人。 傳世有《柳河東集》,也稱《唐柳先生集》。 柳公權——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

姓氏起源

關於柳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
古代春秋時,魯國有個士師叫展禽,即柳下惠,受封於柳下(在今河南仆縣柳下屯),其子孫便以封地為姓,相傳姓柳。

聚集地(遷徙分布)

在台灣,被排為第九十七位大姓的是柳氏。柳氏入台,據台灣文獻載,是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最早由一位福建的漳州柳姓人氏,東渡過海,移居今台北縣金山鄉五鄉村的。
堂號
《廣韻》記載:“魯展禽食采於柳,後因為氏”望出河東。

歷史名人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河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稱柳河東。柳宗元是中唐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哲學家,與韓愈齊名,並稱“韓柳”,詩文皆工,尤擅長散文,峭拔矯健,寓意深刻。後人因其在文學上的卓越成就,故建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墓,以示紀念。傳世有《柳河東集》,也稱《唐柳先生集》。
柳公權——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著名書法家,擅長楷書,結體勁媚,法度謹嚴。世稱“顏筋柳骨”。所書碑刻,傳世者有《送梨帖跋》、《玄秘塔》、《金剛經》、《神策軍碑》。
柳亞子——原名慰高,又名人權、棄疾,字安如,一字亞廬。江蘇吳江人。同盟會會員,主編《復報》第一至十一期。宣統元年(1909年)冬與陳去病、高天梅創辦南社,被舉為主任。民國元年(1912年)元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總統府秘書。鏇託病至上海,任《天鋒報》、《民聲報》、《太平洋報》主筆。民國2年起致力於新劇運動,出版《春航集》和《子美集》。抗日戰爭時期,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抗日民主活動,被國民黨開除黨籍。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等職。1958年逝世,終年71歲。著有《磨劍室詩集、詞集、文集》、《柳亞子詩詞選》,輯有《蘇曼殊全集》、《孫竹丹烈士遺集》等。
柳敬亭:名逢春,秦州人。明末著名的說書人。本姓曹,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休於柳下,改姓柳。曾入左良玉幕府,良玉敗,又游松江馬提督軍中,終不得志。善說書,使人駐足聆聽,樂而忘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