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綿蚧

柑橘綿蚧,拉丁學名Pulvinaria aurantii(Cockerell),屬於昆蟲綱,同翅目,蠟蚧科,為害柑橘類、枇杷、蘋果、柿等植物的果實及枝葉,誘發煤煙病。我國各主要柑橘產區均有分布,防治應優先考慮利用天敵控制,天敵控制有困難時才輔之以藥劑防治。

基本信息

中文名:柑橘綿蚧
拉丁學名:Pulvinaria aurantii(Cockerell)
綱:昆蟲綱
目:同翅目
科:蠟蚧科
天敵:有黑緣紅瓢蟲、紅點唇瓢蟲、刀角瓢蟲、軟蚧扁角跳小蜂、蠟蚧花翅跳小蜂、微紅黃花翅跳小蜂、綿蚧闊柄跳小蜂、錘角長緣跳小蜂、白蠟蟲花翅跳小蜂、粉蚧三色跳小蜂、夏威夷食蚧蚜小蜂、黑色食蚧蚜小蜂、蠟蚧斑翅蚜小蜂、瘦柄花翅跳小蜂(可能重寄生)等。
主要危害作物:為害柑橘類、枇杷、蘋果、柿等植物的果實及枝葉,誘發煤煙病。

形態特徵

雌成蟲體扁平,橢圓形,長4~5毫米,黃綠色或棕褐色,體緣有綠色或褐色環斑,背中線有褐色或暗褐色縱行帶紋。老熟後中央縱帶漸消失,體末開始分泌白色蠟質卵囊。卵囊橢圓形,長5~6毫米。雄成蟲淡黃褐色,長約1.2毫米,翅展約2.5毫米。觸角念珠狀,10節。腹部末端有4個管狀突起及2根白色長毛。卵近橢圓形,淡黃褐色,長約0.5毫米。若蟲扁平,橢圓形,初為淡黃綠色,後變為暗褐色。蠟質介殼透明,體中軸處可見到暗色內臟。蛹淡黃色,長約1.2毫米,繭長形,龜甲狀,長約2.2毫米。

生物學特性

柑橘綿蚧在我國1年發生1~2代,以二齡若蟲群集在枝葉上越冬。在浙江黃岩,越冬若蟲於翌年3月份春梢抽發後開始轉移到新梢上為害,雄蟲4月份化蛹,5月上中旬為羽化盛期。雌成蟲的產卵盛期為5月中旬,孵化盛期為5月下旬。若蟲發育至第二齡時即停止發育,以此蟲態越冬。已發現的柑橘綿蚧天敵有黑緣紅瓢蟲、紅點唇瓢蟲、刀角瓢蟲、軟蚧扁角跳小蜂、蠟蚧花翅跳小蜂、微紅黃花翅跳小蜂、綿蚧闊柄跳小蜂、錘角長緣跳小蜂、白蠟蟲花翅跳小蜂、粉蚧三色跳小蜂、夏威夷食蚧蚜小蜂、黑色食蚧蚜小蜂、蠟蚧斑翅蚜小蜂、瘦柄花翅跳小蜂(可能重寄生)等。

防治方法

柑橘綿蚧的防治應優先考慮利用天敵控制,天敵控制有困難時才輔之以藥劑防治。橘園中有重要天敵存在時應加強保護,如缺少天敵可從外地引入,一般每公頃釋放10000頭左右就能有效地控制為害。在柑橘綿蚧嚴重發生、天敵少、一時又難以從外地大量引入時,可考慮在春季發芽前和第一代初孵若蟲盛期噴藥防治。藥劑種類和濃度參見褐圓蚧防治方法。

地理分布

我國各主要柑橘產區均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