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樹森[全國政協港澳台原僑委員會副主任]

林樹森[全國政協港澳台原僑委員會副主任]

林樹森,男,漢族,1946年12月出生,廣東汕頭人,1970年8月參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華南理工大學土木建築工程系工民建專業畢業,大學本科學歷,工程師。 現任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1965.09——1970.08,在華南理工大學(或廣東工業大學,有爭議,廣東工業大學也曾在同年名為廣東工學院)土木建築工程系工民建專業學習;

1970.08——1976.04,廣東省和平縣纖維廠技術員,縣工業局幹部、縣工交辦幹部、縣計委幹部;

林樹森 林樹森

1976.04——1980.09,廣東省和平縣化肥生產辦公室副主任;

1980.09——1983.07,廣東省和平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983.07——1983.10,廣東省惠州市(縣級)副市長;

1983.10——1984.08,廣東省惠陽地區經委副主任;

1984.08——1988.06,廣東省惠陽地區行署常務副專員、黨組副書記;

1988.06——1992.09,廣東省惠州市(地級)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其間:1991.09—1992.07 在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

1992.09——1994.04,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正廳級);

1994.04——1996.06,廣東省計畫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1996.06——1997.03,廣東省廣州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

1997.03——2002.09,廣東省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2.09——2003.02,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市長,廣州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3.02——2003.03,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廣州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3.03——2006.06,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廣州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6.06——2006.07,貴州省委副書記;

2006.07——2007.01,貴州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

林樹森 林樹森

2007.01——2010.08,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

2010.8.21——貴州省委召開全省領導幹部大會中央決定,趙克志同志任中共貴州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林樹森同志不再擔任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2010.8.30——貴州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決定,接受林樹森因工作調動辭去貴州省人民政府省長職務的請求;

2010.10.22——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增補林樹森為副主任。

擔任職務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廣東省八、九次黨代會代表;第八、九屆廣東省委委員;第六、七、九、十屆廣東省人大代表;第六、七屆廣州市委委員;十屆貴州省委委員。

發表文章

《科學發展觀與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發表於2004年第12期《求是》雜誌《廣州要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發表於《廣州日報》頭版

《盛世修志 繼往開來——寫在〈地方志工作條例〉頒布兩周年之際》發表於2008年5月28日《貴州日報》

《論國是、談發展、謀跨越》發表於2008年《貴州日報》

主要成就

林樹森會見志願者代表 林樹森會見志願者代表

林樹森出任廣州市市長、中共廣州市委書記之時,先後敲定廣州新白雲機場及廣州南沙開發區等重要項目,為廣州長遠發展奠立基礎。 另外一個被媒體廣為報導的政績是,在林主持廣州期間,廣州的房價相對於上海、北京、深圳等中國一線超級城市來說,顯得相當理性,林也自稱被廣州本地的房產商所“忌恨”。

林樹森執政以來,貴州省經濟成長速度不斷加快,效益大幅度提高;事關民生的突出問題逐步解決,人民民眾從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明顯改善;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重點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明顯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和能源資源節約力度不斷加大,生態優勢進一步顯現;重點領域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對內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不斷增強。

2007年生產總值2260億元,增長11.5%;財政總收入448.6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6.6億元,分別增長22.5%和2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7%,居民消費價格水平比上年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9116.61元和1985元,實際增長10.1%和4.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300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696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523億元和392億元;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7.26‰。

政壇趣事

林樹森 林樹森

2007年3月11日在北京“兩會”期間,剛剛離開廣州市委書記任上轉赴貴州當省長才9個月的林樹森,“意外的”約見廣州媒體記者。他保持了自己一貫的直率與市場化思維,在廣東、廣州城記現任官方對於媒體作用與房價均有積極表態的情況下,林樹森毫無遮掩的提出自己的系列另類觀點。

林樹森召見廣州記者談房價:

我對廣州人真是從心裡頭感激……有機會我還會報答他們!

房價高,媒體也有責任,炒來炒去,炒高的。

有什麼道理廣州的房價要比深圳低這么多?

在廣州買房的,除了一部分外地人,很多都是買第二套房的。我知道的數字是,廣州戶籍的人中90%都擁有自己的房子。

隨便一個人都可以買幾百平方米,你說中國有那么多土地嗎?有那么多房子賣嗎?

有的領導,已經住上200多平方米的房子了,還在說買不起房子。

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政府最好是把所有的房子都蓋好之後,按照共產主義每人分一套,但那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紐約、東京,問題肯定比廣州多,包括治安發案率,廣州都不是最高的,但為什麼全國人都覺得廣州最差?真是媒體在裡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對媒體的要求,比你們的新聞主管單位低多了。

這十年廣州所有房地產商都賺大錢了。

繼兩會期間廣州市長張廣寧發話呼籲中低收入市民不要著急買房之後,2007年3月12日林樹森發言再引媒體關注。“有些領導,住的房子都已經200多平方米了,還在說買不起房,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房價那么高是媒體炒來炒去炒出來的”,不可能依靠人就讓它便宜下來,所以要“趕快買”。省部級官員在“兩會”上公開通過媒體PK,這似乎是第一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