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生物工程學概論

內容介紹

內 容 提 要
本書系統闡述70年代以來得到迅猛發展的新興學科――生物工程
的基本知識和有關理論,進而結合林業的特點介紹生物工程的研究及
套用。全書包括緒論共六部分。緒論介紹生物工程的定義、內容範
疇,以及在現代生物科學中的地位。第一至四章分別介紹組織培養、
細胞融合、基因工程和微生物?酶工程的基礎理論及套用技術,各章
都密切結合林業的特點進行論述。第五章展望未來林業同生物工程的
關係。書後附有生物工程發展簡史及術語索引。
本書主要供農林、植物學科大學生、研究生及農林科學工作者閱
讀。全書系統性、連貫性較強,也適於作為農林院校的生物工程學教
材或教學參考書。

作品目錄

目 錄
前言
緒論
一、從巨大的生物群體――森林談起
二、什麼是生物工程
三、生物工程與其它學科的關係
四、我國生物工程發展簡況
第一章 操縱細胞全能性的生物工程――組織培養
第一節 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和意義
一、細胞學說的提出
二、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三、物組織培養的套用意義
第二節 植物組織培養基礎知識
一、組織培養中的常用術語
二、植物組織培養的營養要求和培養基
三、外植體的選擇
四、培養方法
第三節 各種類型的植物組織培養
一、愈傷組織培養
二、器官培養
三、花葯培養
四、胚胎培養
五、細胞培養
第四節 林本的組織培養及其特點
一、林木的營養繁殖能力
二、林木組織培養的外植體
三、林木組織培養的主要類型
四、林木組織培養的特殊困難
第五節 組織培養在林業上的套用
一、林木快速無性繁殖
二、林木單倍體育種
三、林木育種的早期測定
四、育種在林木病害防治中的套用
五、無性變異的利用
六、林木的遠緣雜交
七、種質資源保存
八、人工種子技術
九、有用代謝物生產
第二章 操縱細胞遺傳的生物工程――細胞融合
第一節 植物原生質體與細胞融合
一、原生質體的全能性
二、植物的細胞融合及其套用意義
第二節 植物原生質體的分離與培養
一、原生質體的分離
二、原生質體的培養
三、原生質體的發育和植株再生
第三節 原生質體融合和融合子篩選
一、原生質體的融合
二、融合子篩選
三、細胞雜種的鑑定
第四節 林木原生質體融合及其特點
一、木本植物原生質體的分離
二、木本植物原生質體的培養與再生
三、本本植物的原生質體融合
四、融合子篩選與雜種鑑定
第五節 原生質體及其融合技術在林業上的套用
一、原生質體及其融合技術在林業上的套用領域
二、木本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研究現狀
第三章 操縱核酸分子的生物工程――基因工程
第一節 遺傳的物質基礎
一、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二、什麼是遺傳物質
三、核酸是遺傳物質的證據
四、DNA和RNA的分子結構
五、DNA的複製
六、不同生物遺傳物質的存在方式
第二節 從遺傳信息到性狀表達
一、蛋白質的構造
二、DNA上的遺傳信息
三、從DNA到蛋白質
四、基因表達的調控
五、基因突變
第三節 基因工程的一般原理
一、剪接DNA用的工具酶
二、DNA的載體
三、目的基因的取得
四、基因的體外重組及其轉化和表達
五、基因工程中的常用技術
六、基因工程的生物防護問題
第四節 高等植物的基因工程
一、致瘤農桿菌引起的植物細胞轉化
二、Ti質粒和T-DNA
三、利用Ti質粒作植物基因工程的載體
四、轉化植物細胞的各種途徑
五、植物基因工程存在的問題
第五節 基因工程在林業上的套用
一、基因工程在林業上的套用領域
二、在林木遺傳改良中的套用
三、在森林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套用
四、問題與展望
第四章 操縱代謝機能的生物工程――微生物?酶工程
第一節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一、微生物的種類
二、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第二節 微生物的代謝
一、微生物代謝的特點
二、微生物的物質合成
三、微生物的物質分解
第三節 微生物發酵工程
一、微生物發酵生產原理
二、發酵生產各階段的管理
第四節 酶促反應和酶工程
一、什麼是酶
二、酶的結構和作用原理
三、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
四、酶的來源和酶製劑
五、固定化酶技術
第五節 微生物?酶工程在林業上的套用
一、木質資源的生物轉化
二、木腐性食用菌資源的開發利用
三、菌根菌製劑的生產
四、微生物殺蟲劑的生產
第五章 生物工程與21世紀的林業
第一節 生物工程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一、新技術革命的浪潮
二、生物工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第二節 資源、環境危機與森林
一、人類面臨的新課題
二、森林資源的意義
第三節 生物工程與未來的林業
附錄一 生物工程發展簡史
附錄二 術語及主題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