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大孔

枕骨大孔

枕骨是顱骨的一部分,俗稱“後腦勺”,是平臥位時頭部與枕頭相接觸的部位,故稱之為枕骨。

基本信息

詞語

拼音:zhěn gǔ dà kǒng

醫學學名:foramen occipitale magnum,foramen magnum

簡介

枕骨是顱骨的一部分,俗稱“後腦勺”,是平臥位時頭部與枕頭相接觸的部位,故稱之為枕骨。“枕骨”,就在後腦勺,用手摸頭後部,有一塊突出的骨頭即是。

枕骨位於頂骨之後,並延伸至顱底。在枕骨的下面中央有一個大孔,叫枕骨大孔,腦和脊髓在此處相續。以枕骨大孔為中心,枕骨可分為四個部分;後為鱗部,前為基底部,兩側為側部。枕骨與頂骨、顳骨及蝶骨相接。

枕骨大孔為腦顱後部的孔,連繫顱腔與椎管,因此腦通過此孔移向脊髓。此孔在板鰓類的軟顱枕部就已有之,在硬骨魚類,腹側由基枕骨,(os basioccipitale),其它左右側由側枕骨(os pleurooccipitale)圍成,但在化石兩棲類的堅頭類和由它進化而來的爬行類以上的動物,背側壁則有上枕骨(os supraoccipita-le)介入。

枕骨大孔是顱底的重要組成成分,顱底又可分為前部和後部,主要結構:枕骨大孔、枕髁、破裂孔、髁管、頸靜脈孔、頸動脈管外口、莖突、莖乳孔、舌下神經管外孔、下頜窩、枕外隆凸、上項線、骨齶、切牙孔、齶大孔、鼻後孔、卵圓孔、棘孔。

相關症狀

枕骨大孔腦膜瘤

枕骨大孔腦膜瘤臨床也叫做枕骨大孔區腦膜瘤,是指發生於枕骨大孔四周的腦膜瘤,其中一半發生於枕骨大孔前緣,可向顱內生長,亦可向頸椎管內生長,常造成延髓的壓迫。一般將枕骨大孔腦膜瘤按解剖位置分為顱脊髓型和脊髓顱型。 顱脊髓型起於腦幹腹側或腹外側硬膜,基底位於下斜坡,枕大孔之上,向枕骨大孔方向生長。脊髓顱型由頸段脊膜瘤向顱內生長,血供主要來自於椎動脈、枕動脈和咽升動脈的分支。

枕骨大孔疝

由於顱內壓增高使小腦扁桃體經枕骨大孔疝入到頸椎管內,稱為枕骨大孔疝。

枕骨大孔疝有二種:一是急性枕骨大孔疝,二是慢性枕骨大孔疝。

慢性者長期顱內壓增高或顱後窩占位病都可導致枕骨大孔疝,除有枕下疼痛、頸項強直、末組腦神經功能障礙外,病人意識清楚,一般狀態良好;但急性者則不然,多為突然發生,或在慢性疝出的基礎上附加誘因,如咳嗽、腰穿或排便用力,以致疝出的程度加重。由於延髓急性受壓、功能很快衰竭,常來不及救治,病人很快死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