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果榕(原變種)

基本信息

喬木,高10-15米,無氣生根。樹皮灰白色;嫩枝密被黃褐色短叢捲毛。葉革質, 長橢圓形至倒卵橢圓形,長15-18厘米,寬5-9厘米,先端驟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 兩側微耳狀,全緣或微波狀,表面綠色,無毛或疏生短柔毛,背面被黃褐色短叢捲毛,後 脫落,基出脈3-5條,側脈8-11對;葉柄長2.5-3厘米,粗壯;托葉披針形,長2- 3 厘米,膜質,黃褐色,外面被粗毛。榕果成對腋生,長橢圓狀枕形,長1.5-2.5厘米, 直徑11-1.5厘米,無毛,成熟時橙紅至鮮紅色,疏生白斑,頂部微呈臍狀突起,基生苞 片3,圓形,邊緣有睫毛;雄花、癭花、雌花同生於一榕果內;雄花具長柄,花被片3, 廣卵形,雄蕊1枚,花葯長橢圓形,花絲粗短;癭花具柄,花被片合生,頂部3-4裂, 子房近球形;雌花花被片與雄花同數,寬披針形,白色;瘦果近球形,表面有小瘤體。 它期初夏。
廣東(廣州)、海南常見栽培或野生,通常喜生於溝邊。斯里蘭卡、印度、孟加拉國 均為變種)、尼泊爾、緬甸、越南、寮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 布亞紐幾內亞至索羅門群島和澳大利亞東北部(昆士蘭)也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