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廟行業祖師信仰習俗

東嶽廟行業祖師信仰習俗以行業祭祀活動為主要表現形式,包括圍繞祖師信仰而進行的建殿、立碑、祭祀、行業管理等內容。


簡介

東嶽廟行業祖師信仰習俗以行業祭祀活動為主要表現形式,包括圍繞祖師信仰而進行的建殿、立碑、祭祀行業管理等內容。各行業在特定的時間內,到這裡燒香許願,祈佑從業弟子生意興隆,諸事平安,行業內部的管理以及同行之間的糾紛等都在祖師像前合議解決。祖師被行業弟子視為凝聚行業內部組織、加強行業內部管理、樹立行業規範的重要象徵。東嶽廟實際上成為各行業組織聚會議事之所。
..

..
行業祖師崇拜在宋元時代趨向繁榮,到明清兩代行業祖師信仰達到鼎盛。清代康熙年間,木工行業在東嶽廟西跨院建造了最早的行業神殿宇。此後,京師許多行業立碑及建殿、重修以及相關的習俗活動持續不斷。
立碑是行業祖師信仰習俗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東嶽廟與行業活動有關的碑刻共有百餘通,涉及木工行、棚行、騾馬行、玉器行米糧行、轎行、藥行等許多行業。其中最多的是關於木工行、棚行等建築業祖師魯班的碑刻。每值祖師誕辰等特定日子,各行業便集中起來,敲鑼打鼓,行至東嶽廟,到祖師爺面前燒香許願,慶賀祖師誕辰,祈佑從業弟子生意興隆,諸事平安。行業內部的管理,如行規的建立、會眾的教育、收徒出師、公議行業工匠工資,以及同行之間的糾紛也都當著祖師的面解決,以示服中。
行業祖師信仰習俗的傳承屬於行業集體傳承。其傳承的群體主要以行會的形式存在。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看待行業信仰活動的觀念也有了很大變化。當年京城各行業的會頭及會眾,以及東嶽廟的道士和附近的民眾都成了文化空間記憶的傳承人。隨著時間流逝,這些傳承人在世的已寥寥無幾。另外,行業信仰習俗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有待搶救和發掘。

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5年9月5日,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行了東嶽廟行業祖師信仰習俗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專家論證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劉茜,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宋兆麟、劉鐵梁,中國文聯研究員劉錫誠,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華覺明,國家博物館研究員黃燕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趙書,民俗專家王作楫等參加了這次論證會,對北京民俗博物館的申報材料進行了認真詳細地討論。

..

會上,朝陽區文化委副主任、北京民俗博物館館長高春利向與會專家、學者及有關方面負責人匯報了東嶽廟行業祖師信仰習俗申報的基本情況,業務副館長李彩萍宣讀了項目論證報告。與會專家學者對北京民俗博物館關於此項目的申報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它的價值和意義進行了充分闡述,並針對論證報告提出了具體而精闢的修改意見。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東嶽廟行業祖師信仰習俗是一種神聖性民間文化現象,其精神與行為規範的核心又具有明顯的社會倫理價值,容納了尊師敬業、利民利群、誠信守規等道德內涵,是認識中國社會史、經濟史、民眾思想史的重要證據。對於提升現代社會行業內部認同、溝通、凝聚,加強行業自律精神,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行業文化,對增強社會自主的調節能力等有積極意義。
朝陽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少峰看望了與會專家。朝陽區副區長關三多出席了論證會並講話,認為東嶽廟行業信仰習俗不僅具有學術價值,更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對於我們今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加強行業規範,調節社會各個成員關係,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有重要作用。朝陽區文化委主任李龍吟也參會並發言,認為東嶽廟行業信仰習俗在現代社會具有深遠的時代意義。
此次專家論證會是北京民俗博物館的“東嶽廟行業祖師信仰習俗”申報“北京市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重要一個環節。之後,北京民俗博物館還要對論證報告進一步修改,以符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標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