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夷文化

東夷文化

東夷文化是指東夷人所創造的文化。“夷”字在龍山文化時期的骨刻文字中已有發現,在商代甲骨文中“夷”字經常出現,泛指居住在統治中心之外周邊的部族。“夷”的名稱,約產生於夏代,與“華”、“夏” 並稱,目的是為了進行華夷、夏夷之辨。到了《禮記》曲禮下,“夷”才開始有“東方之人”之意。《王制》篇說:“東方曰夷”,東漢許慎《說文》說:“夷,東方之人也。”更加明確了這種說法。夏商的統治中心在今山西、陝西、河南的黃河中游地區,“東夷”既然在這個統治中心之外的東邊,那么東夷就只能是以今山東為中心的東部地區了。

基本內容

(一)“東夷”指的是什麼地區

“夷”的名稱,約產生於夏代,與“華”、“夏”並稱,目的是為了進行華夷、夏夷之辨。在商代甲骨文中,“夷”字經常出現,泛指居住在統治中心指外周邊的部族。到了《禮記》曲禮下,“夷”才開始有“東方之人”的意思。《王制》篇說:“東方曰夷”,東漢許慎《說文》中也說:“夷,東方之人也。”更加明確了這種說法。我們知道夏商的統治中心在今山西、陝西、河南的黃河中游地區,“東夷”既然在這個統治中心之外的東邊,那么東夷就只能是以今山東為中心的東部地區了。

(二)東夷文化的發展階段及主要成就

東夷文化從距今8300年前的後李文化起,歷經北辛文化(距今約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500年)、龍山文化(距今約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約3900年),都是東夷人所創造出來的不同階段的文化。

在漫長的史前階段,東夷人靠他們聰穎智慧的心靈和勤勞靈巧的雙手,製造出了實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燒造出了薄如紙、黑如漆、音如鏡的蛋殼陶;編織出了布紋細、密度高的紡織品;發明了冶銅術、原始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昌樂骨刻文字;在原始農業的基礎上,興起了家禽飼養業和釀酒業。早在龍山文化時期,東夷人就已經進入階級社會,並出現了國家,標誌著文明社會的開始。

(三)東夷族有哪些主要部落,它們的歷史貢獻有哪些?

據《竹書紀年》和《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夷有九種。在古代,九不是實指正正好好九個,而是“數量很多”的意思。也就是說,東夷族不是一個完整的、統一的部落,而是由大大小小很多個部落組成的龐大部族和部落聯盟。其中,最主要的部落有:風姓部落,姜姓部落,嬴姓部落,姚姓部落等。東夷族各部落主要以龍、蛇、鳳、鳥、太陽為圖騰,以鳥類圖騰居多。

東夷介紹

在東夷族的歷史上,最為著名的部落首領有太昊、蚩尤、少昊、大舜等。

太昊,伏羲氏,風姓,以龍為圖騰。據《白虎通》和《新語》道基記載,伏羲氏定人道,創八卦,並且還發明了五十弦的瑟等樂器,設官分職,制禮作樂,進入文明社會。

蚩尤,姜姓,炎帝後裔,其部落有81個氏族組成。蚩尤時期,冶銅技術空前提高,制銅工具大量湧現。蚩尤用銅製作了大量的刀、戟、大弩等兵器,增強了兵器的殺傷力,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據傳說蚩尤英勇善戰,威震天下,一舉而兼國九,再舉而並國十二。後在與黃帝的爭戰中,遭到慘敗,死後葬在東平。再後來逐漸被神化,成為齊地八神之一的兵主武神。

少昊,名質,又名金天氏,黃帝後裔,嬴姓。因修太昊之法,故稱少昊。其居住中心在曲阜,足跡遍及山東各地。少昊氏以鳳鳥等各種鳥類為圖騰,組織嚴密,設官分職,井然有序,社會化程度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舜,古籍中稱作虞舜,姚姓。《孟子》離婁說,舜生於諸馮,也就是今山東省諸城市。據傳,舜親率東夷人大力發展農業、畜牧業、漁業和制陶業,由於舜品德高尚,治理有方,東夷族人口激增,社會發展,文化繁榮。不但出現了城邑,創造了早期的城市文明;而且完善了原始的天文曆法,創造了以《大韶》為代表的音樂文化。舜死後,把君位禪讓給禹,因而舜也便成了後世儒家所歌頌的上古聖君。

東夷人創造中國骨刻文

丁再獻對文字研究資料情有獨鍾。當他接觸到山東大學劉鳳君教授的骨刻文研究時,對骨刻文中一組一組的形象圖案產生了濃厚興趣,憑其多年來對書法藝術的研究知識,丁再獻不僅破譯了近百個象形字,並且大膽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山東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東夷人首先創造了骨刻文字:很可能是中國文字的源頭!

學者們考古研究發現,在安陽發現的甲骨文之前是山東昌樂、壽光、桓台、章丘、鄒平、淄博、青州和諸城等地(內蒙赤峰、關中等地多處也有不少發現)發現的骨刻文。在骨刻文之前是山東莒縣等多處發現的陶刻文。岩石畫也是古人最容易接觸到的天然載體,可以抽象表達一個完整意思,且能長期保存。山東是東夷民族的活動中心,可以說遍地皆有骨刻、陶刻和岩石畫。山東大學劉鳳君教授根據他發現雕刻圖文符號的獸骨研究認為:這是距今4600~3300年前的中國早期文字,這應當是龍山文化時期產生和流行的文字,而其晚期與甲骨文形成的早期是交叉使用的。因此,定名為“骨刻文”,比安陽甲骨文早了1000年。(《大眾日報》記者:劉英2011年2月22日《守望東夷——記東夷文化研究者丁再獻》)

東夷骨刻文是漢字源頭

山東是東夷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始祖、東夷領袖太昊、黃帝、蚩尤和堯舜的故鄉,歷史上就有倉頡山東壽光創造文字的記載。在這些人文始祖的故鄉發現反映先民們活動的蛛絲馬跡的骨刻文,對於研究大汶口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歷史,對於研究文字發展史以及探索古文字書法藝術的源流提供了難得的真跡資料。

由於漢字的造字法首推象形,而象形起源於事物形象的摹畫,東夷骨刻文恰好處於形象摹畫向文字元號過渡的歷史階段,也正是漢字的象形文字形成的初始階段。據此筆者大膽推斷,東夷骨刻文就是漢字的源頭。引(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文稿總編審:丁再斌)第十九章第一節第662頁,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沂河岸邊懸崖沂河岸邊懸崖

沂河連岸的懸崖圖記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