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黃客運專線

從杭州鐵路及東站樞紐建設指揮部獲悉,杭黃鐵路計畫2011年內開工,線路走向確定選擇南線方案。 杭黃鐵路從杭州經安徽績溪至黃山,全長約260公里,杭州境內段約200公里,其功能以旅遊客運為主,設計時速不低於200公里/小時。
杭黃客運專線示意圖杭黃客運專線示意圖
2009年3月6日,鐵道部計畫司在北京召開杭黃客運專線項目預可研審查會議,鐵道部有關司局、上海鐵路局、浙江、安徽兩省發改委、省建設廳,省鐵路投資集團、項目籌備組、杭州市沿線地方政府、設計等單位參加了會議。會議聽取了設計單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公司的設計情況介紹,與會單位就項目建設的有關問題發表意見和建議。通過討論、審查,會議一致認為:杭黃客專是構建杭州西湖—黃山的“名城、名江、名湖、名山”風光旅遊線,是滬浙地區與中西部地區聯繫的輔助通路,是皖南、浙西地區融入長三角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是長三角城際鐵路網的延伸。建設杭黃客專是整合旅遊資源、拓展旅遊市場,促進旅遊產業大發展的需要,是加強長三角經濟輻射、帶動皖南經濟發展,減少城鄉差距,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是提高鐵路市場競爭能力、完善路網布局、增加路網機動靈活性的需要,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區域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所以,建設本項目是必要的,應加快推進,儘快付諸實施。杭黃客專,從杭州樞紐蕭山站引出,經富陽、桐廬、(新安江東)、千島湖至安徽宣城績溪到黃山,杭州東站至黃山站運營長度268.79公里,本項目新建長度207.52公里,其中:浙江省境內長度169.19公里,安徽38.33公里,項目估算投資總額為370億元。
2011年4月,由於鐵路發展方向的調整,鐵道部要求對杭黃鐵路的可行性研究報導進行重新起草上報,目前中鐵四院已經完成了新的可研報告的起草,新調整方案中,線路不變,只是把無砟改為有砟,速度目標值由初步設計確定的每小時350公里調整至250公里,在歙縣增設歙縣北站,績溪至黃山北站段與皖贛鐵路併線,該方案本月底(6月)上報鐵道部。通過後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

建設意義

杭黃鐵路為《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中的規劃線路,建設杭州至黃山鐵路,可以大幅提高區域交通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構築起名城(杭州)、名江(富春江)、名湖(千島湖)、名山(黃山)等著名風景旅遊景點的黃金旅遊線,並經滬杭、杭甬客運專直通上海、寧波等長三角地區,形成運輸強大、便捷高效、節能環保的快速客運網,大大縮短皖南與長三角地區的時空距離,同時,杭黃鐵路西連皖贛、九景衢鐵路,經武九通道銜接滬漢蓉通道,形成中西部地區至長三角地區快速通道,對完善區域路網結構,增強路網機動靈活性,促進沿線旅遊資源開發,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