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興

杜光興

第一年下來,杜光興教的學生,專業通過率達到了80%。 打造藝考“新東方”2007年4月,杜光興辭掉集團公司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 放眼未來,杜光興遠沒有滿足,他要把藝文教育做大做強。

個人簡介

杜光興,1977年2月出生,籍貫日照莒縣。本科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人民大學MBA,2003年進入山東嘉佳集團工作,歷任集團人事專員、集團董事會秘書、人力資源總監
。2006年創辦藝文教育品牌,致力於考試教育,現任藝文傳媒教育集團總裁。2009年5月,在由共青團山東省委、省教育廳、人事廳、勞動廳、工商總局及齊魯晚報聯合組織的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就業先進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就業十大先進個人”。中央電視台、央視網、齊魯晚報、山東人民廣播電台等媒體先後報導了其創業事跡。
《黃海晨刊》“老家日照大型人物報導”之二十二

2010年暮春的青島乍暖還寒。香港中路,府新大廈,家樂福,這些帶有強烈暗示性的地名本身就讓人神往不已。藝文傳媒教育集團的山東總部剛剛遷址到這個最為核心的區域。坐在陽光百貨樓上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杜光興若有所思。他覺得自己跟這個城市有撕扯不斷的聯繫。

大學生創業標兵

2003年7月,杜光興從山東師範大學走出校門時,父親對他很失望,原因有三:一、大學期間沒入黨;二、沒考上研究生;三、沒當上公務員。
他最後應聘到了青島一家公司,成了人力資源部一名普通職員,工資剛夠租房吃飯。但是他在崗位上看到商機,他發現不少小公司沒有能力設人力資源部,經常向他諮詢,於是他於2006年成立了青島藝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專門負責人事代理和勞務派遣;同時,他在一培訓機構當老師時發現此行業發展潛力巨大,於是他又自己成立培訓學校,短短時間內,在北京、青島和日照都有培訓學校,而且為了完成高校與培訓學校的對接,他還成立了青島藝文傳媒技術研究所。目前,他的事業迅速“膨脹”起來,短短几年時間內,由一名“落魄”職員“折騰”成為擁有百萬資產的公司總裁。

創業事跡

2010年暮春的青島乍暖還寒。香港中路,府新大廈,家樂福,這些帶有強烈暗示性的地名本身就讓人神往不已。藝文傳媒教育集團的山東總部剛剛遷址到這個最為核心的區域。坐在陽光百貨樓上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杜光興若有所思。他覺得自己跟這個城市有撕扯不斷的聯繫。
大學畢業獨闖青島

來到青島,在這座美麗的現代化海濱城市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對杜光興來說,純屬歪打正著。
2003年6月下旬的濟南,“非典”的陰影尚未散去,天氣開始變得燥熱。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99級的畢業生都已經提前離開了學校,偌大的宿舍樓少了往日的喧囂,寢室里滿地狼藉的雜物和紙屑見證了這群學生離校前最後的放縱。
因為“非典”,大四的課程早已結束,早早就找到工作的舍友們也已經各奔東西。原本喧囂的樓道一下子安靜下來,偶爾有人走過,腳步聲被兩側的牆壁無數次反彈,聽起來格外響。杜光興仍住在這裡,他在守候著一份希望:幾個月前,省人事廳到山師要一個學生,學校推薦了時任學生會主席的他,隨時都有可能去上班。面對夢寐以求的體面工作,杜光興既緊張又興奮,他選擇了留守。濟南的夏天熱得像蒸籠,他將鋪蓋搬到寢室中央的地板上。躺在那裡,翻開書本,他開始美美地憧憬未來,幸福在慢慢長大。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因為種種不確定的因素,原本觸手可及的幸福突然變得飄忽不定,省廳那份工作一夜之間屬於了另外一個人。時間已經到了7月,招聘高峰已經過去,為了所謂的體面,他推掉了所有的工作邀請,包括留校當輔導員和平安保險的經理助理職位。電話那頭冷冰凍的解釋讓杜光興一下子懵了,他甚至沒有心情好好收拾行李,便匆匆離開了這座讓他傷心的城市。
他一個人拖著行李箱,從濟南到日照,在老家僅僅住了一個晚上,無法忍受家人哪怕善意的詢問,第二天一早便輾轉到了青島。因為青島的一家公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他還清楚記得到達的那個傍晚,在一個叫齊東路的站點下了公車,等著親戚來接他。站在齊東路五條馬路交叉的路口,他彷徨、苦悶、茫然無措,畢業之後第一次淚流滿面。
回憶起七年前的那段經歷,杜光興感慨不已。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他關閉大門的同時,肯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蟄伏三年抓住商機

杜光興所在的公司主營外貿進出口與房地產開發業務,有2000多名員工。他的職位是集團人事專員,辦公室在五四廣場旁邊的青啤大廈八樓,窗外就是景色怡人的浮山灣。“辦公條件超級豪華,我的工作也比較清閒,主要負責公司招聘、新人培訓等工作。”在大多數人眼裡,這份工作體面而輕鬆,是一份難得的好工作。在2003年,每月1200元的薪水,儘管略顯清貧,但也基本能滿足一個剛畢業大學生的日常開銷。杜光興卻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大學四年曾經的雄心壯志,父母親人對他選擇進企業的種種不理解,時時折磨著他。有一個生活細節讓他印象特別深刻:從齊東路站到單位五四廣場站,坐快車225需要30分鐘,票價2塊錢;坐慢車25,得差不多要一個小時,票價1塊錢。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想著怎么吃飯,而是考慮坐哪趟車到公司,在省錢還是省時間之間反覆權衡。
他曾經嘗試改變這種生活。偷偷跑到隔壁樓上的保險公司面試辦公室文員,人家回覆說要從最基層的保險推銷業務員開始;還跑到濟南參加了省公務員考試,結果又是名落孫山。他陷入了所有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所共同經歷的人生低潮期,他開始懷疑自己乃至周邊的一切。
時間一天天過去,消磨著杜光興的鬥志。人事專員的工作平淡而瑣碎,三點一線的上班族生活讓他不得不按部就班。兩年的時光下來,他已經漸漸適應了這份工作,他開始隨遇而安。
直到2005年的一天。杜光興帶著一堆用工契約到青島市勞動局備案,接待他的是一位中年婦女。大姐很納悶:“這種雜活一般都是有耐心的老太太乾,很少有你這樣的壯小伙子做這種工作啊!”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句話讓杜光興無地自容,紅著臉溜回了公司。
浮山灣近在咫尺,海鷗在遼闊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杜光興坐在辦公室里思緒萬千:當初的滿懷豪情、錚錚誓言,都到哪裡去了?難道一輩子就這樣安於現狀,甘心做一個跑跑腿的小職員嗎?
不!杜光興心底的那團火再次熊熊燃起。
他開始在別人看似瑣碎的工作中尋找商機。很快,杜光興發現許多中小企業都將人事檔案交給人才市場代為管理,但人才市場的管理非常單一,而且有很多弊端和漏洞,無法提供優質中小企業急需的人力資源服務。於是杜光興跟勞動局的朋友合夥,找人墊資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青島藝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專門為青島小企業提供全面規範的人力資源諮詢與管理。
創業的過程異常艱辛。雖然有了自己的公司,但是里里外外都是他一個人在忙。為了節省費用,他租了一間物業公司廢棄的平房。青島的天氣夏天潮熱冬天濕冷,“晚上我就睡在那裡,房子夏天漏雨,我就接上臉盆。一個夏天下來,書架上所有的書籍,全部都長了長毛,用手一握就能滴下水來。”兩年多的時間,杜光興的腿落下了風濕病。現在每到天氣變冷時,膝蓋里就透涼氣。
2006年,高校影視編導、文化管理專業開始在青島興起。較之普通文化課,這些專業的升學優勢太明顯了:聯考文化課500分的學生,報普通類連上專科院校都很困難;而通過編導管理這些俗稱“文管”的專業,卻可以輕鬆考上像山師、山藝這樣的名校。
師範專業畢業的杜光興一下子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些信息,他看到了蘊藏在其中的巨大商機。
他迅速考察市場,發現大多數考前培訓班都不正規,甚至有些培訓班的老師連文管專業是什麼都搞不清楚,培訓效果之差自然可想而知。杜光興立即著手,聯繫學校,組織老師,排列課程,還要及時做好學生的心理穩定工作,“那段時間忙得焦頭爛額,白天在單位老老實實上班,下了班來不及吃飯就得往學校跑,晚上10點多上完課,輾轉從城陽回到住處已是午夜。”杜光興說。青島的城陽一中、二中、三中三所高中,都有杜光興的培訓班,有時一天晚上要跑好幾個地方上課。第一年下來,杜光興教的學生,專業通過率達到了80%。
打造藝考“新東方”

2007年4月,杜光興辭掉集團公司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他將藝文公司全面轉向教育培訓,創立了藝文教育品牌,並且走出青島,在北京、濰坊、日照等地開拓新市場。2008年7月,青島新藝文文化藝術培訓學校在青島正式成立。2009年2月,日照藝文培訓學校經日照市東港區教育局批准正式成立,成為日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擁有合法辦學資質的正規文管類培訓學校。同年4月,青島藝文傳媒技術研究所經青島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成為青島市首家傳媒技術類研究所,為藝文教育與高校項目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礎。
2006到2008三年間,藝文教育北京、青島、日照學員聯考文管專業有效證通過率均保持在80%以上,2009年更是突破了95%。作為杜光興的家鄉,日照成為藝文教育重要的生源基地。三年多來,先後有日照一中、日照實驗高中、嵐山一中、莒縣一中、莒縣二中等日照學校的千餘名高三學子通過藝文教育步入了理想中的大學,創造了山東省乃至全國聯考文管類考前培訓不可逾越的歷史紀錄。
事業逐漸走上成功的同時,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也是讓杜光興不斷奮發的動力。從農村走出來的杜光興深切地明白:教育是個良心活兒。家長、學校將學生交給他的同時,也交給了他一份真摯的信任與沉甸甸的責任。“這關係到學生的命運和前途,我得為他們負責!”正是憑藉雄厚的高校師資、嚴格的教學管理、科學合理的課程設定、切實有效的報考指導、細緻入微的全程服務以及獨一無二的高校合作渠道等諸多優勢,藝文教育在業界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與市場地位。
2009年6月,在由團省委、山東省人事廳、省教育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齊魯晚報聯合推出的“飛揚2009——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的活動中,藝文傳媒教育機構被評為山東省大學生就業創業先進集體,杜光興被評為“山東省大學生就業創業十佳標兵”,央視網、新浪網、新民網、齊魯晚報等媒體均報導了其辦學先進事跡、對藝文教育的先進辦學理念給予了充分肯定。
經過三年多穩紮穩打的努力拚搏,藝文傳媒教育集團立足山東、布局全國的版圖架構呼之欲出。2010年下半年,藝文教育南京學校、長沙學校將籌備完成,開始正式招生運營。北京一家國外著名投資公司的合伙人為杜光興傳奇般的創業經歷所折服,高度認可藝文教育的發展模式,相關注資意向協定已經草簽完成,對方開出的價碼是輔助藝文教育創業板上市,然後變現退出。
放眼未來,杜光興遠沒有滿足,他要把藝文教育做大做強。“目前,中國最好的教育培訓機構要數新東方,我們的願景就是要把藝文辦成中國的藝考新東方。”杜光興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