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鈞[北京骨病醫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李鴻鈞教授從事臨床醫學42年,曾先後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日壇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胸科醫院進修胸、腹部腫瘤;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USC UH)考察腫瘤DSA介入融通術。對血管、非血管介入治療肝癌等惡性腫瘤頗有心得。鑒於肝癌具有多中心發生或多發的特點提出的“肝癌首選介入治療”的理念,得到同行認同。

李鴻鈞教授李鴻鈞教授
李鴻鈞主任醫師教授
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骨病醫學附屬醫院介入中心臨床首席專家
撰寫《臨床創傷外科》等3部書
在國家級、部級、省級醫學雜誌發表論文三十多篇
1990年《胸腔閉式引流配套連線裝置》獲國家發明專利,同期由工廠批量生產,產品用於臨床
1995年入選香港出版的《中國大陸名醫大典》
參編專著10餘部
多次在全國性會議上做專題報告
舉辦多屆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腫瘤防治學習班
從事臨床醫學42年,曾先後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日壇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胸科醫院進修胸、腹部腫瘤;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USCUH)考察腫瘤DSA介入融通術。對血管、非血管介入治療肝癌等惡性腫瘤頗有心得。鑒於肝癌具有多中心發生或多發的特點提出的“肝癌首選介入治療”的理念,得到同行認同。
擅長:對各種良性、惡性腫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結腸癌等的診斷以及DSA介入融通術水平達到世界一流水準,採用DSA介入融通術治療早中期肝癌的治療方式,使得患者5年生存幾率有了極大提升。
李鴻鈞教授對DSA介入融通術的分析:
股骨頭壞死的DSA介入融通術是介於保守治療與微創手術治療之間的一種治療模式,在影像設備引導下進行的治療。運用高超的動脈插管技術,採取將藥物直接注入供應股骨頭的血管,使血管擴張、痙攣解除,並溶通血栓阻塞,從而改善股骨頭的血運。
通過行股動脈穿刺插管至旋骨內、外側動脈及閉孔動脈,直接將溶栓藥物以及擴血管藥物在介入系統(DSA)引導下注入股骨頭供血動脈,使血管內形成的脂肪栓及小血栓溶解,阻塞的微小血管再通,同時使局部血管擴張,微循環缺血改善,疏通髖關節附近的微血管,繼而增加側支循環和改善股骨頭營養,使壞死的骨質逐漸被吸收,或骨細胞增生,新骨形成,股骨頭得以修復。
李鴻鈞教授治療股骨頭壞死的一則案例:
周麗香三年前由於出了車禍,導致左側股骨頸骨折,骨折治好一年左右,周麗香就感覺髖部隱隱作痛,心存疑慮的她到醫院一檢查,才得知:自己患了股骨頭壞死疾病。當地醫生結合她的年齡和病情,建議她手術置換人工關節。
一聽要置換關節,周麗香心裡就咯噔一下,總覺得不舒服,從心裏面排斥關節置換手術。為了保住自己的股骨頭,她在網際網路上查找大量的資料,詳細了解股骨頭壞死治療的相關信息。幾經諮詢,周麗香來到北京骨病醫學附屬醫院進行保守治療。
李鴻鈞教授為她制訂了DSA介入融通術治療方案,保留自身的股骨頭,降低疾病致殘程度,提高今後的生活質量,避免關節置換的後果。經左側股骨頭供血動脈血管融通術治療後,周麗香恢復的非常好,髖關節疼痛症狀基本消失,而且功能活動受限的情況也有明顯好轉。病情一天天好轉,周麗香心裡更是高興不已。她說:“當初只是半信半疑,現在完全相信了,好在我當時沒有置換,要不然都沒有後悔藥吃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