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萱

李樹萱

李樹萱(原名壽泉),男,1913年8月23日出生於天津,字冷雲,晚號松軒主人。滿族。中國著名畫家、美術活動家和美術教育工作者。出身書香世家。祖籍山東寧津。父親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美術史學家李浚之,其兄為民國時期的畫壇才子李樹智。

李樹萱先生年譜

李樹萱先生(原名壽泉),字冷雲,晚號松軒主人。滿族。我國著名畫家、美術活動家和美術教育工作者。出身書香世家。祖籍山東寧津。父親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美術史學家李浚之(號響泉,1868—1953),其兄為民國時期的畫壇才子李樹智(字小泉,號晴湖,1900—1940)。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起,樹萱先生就開始在國內舉辦個人畫展,其作品多次參加境內外書畫展覽。樹萱先生一生創作作品無數,為我國古代美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尤其是佛教題材方面的繪畫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作品被館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人民大會堂、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大英博物館及國內外國家級藝術館。樹萱先生一生將美術活動視為自己的生命,交友廣泛,與舒舍予、胡絜青、劉凌倉、婁師白、周懷民、啟功、俞致貞、劉力上、史樹青、史進前、張中行、孫毅、華國鋒、張偉君、孫墨佛、孫天牧、趙朴初、呂香光、王任、許林邨、高尚謙、王家本、吳運鐸、韓墨林、常任俠、許姬傳、郭可夸、汪冬青、馬晉、馬龍、李永高、張伯駒、潘素、孫菊生、黃均、張旭、吳增義、白雪石等均為好友。
樹萱先生生平主要經歷如下。
1913年8月23日,出生於天津。其父李浚之先生當時在天津倡導“實業救國”,舉家族財力開辦紗廠,並與近代著名實業家張季直先生合作開辦圖書公司。
1921年(8歲),隨父進京,在父親指導下,於“墨耕園”課畫。
1927年(14歲),加入由周養庵先生、金城先生主辦的中國畫研究會,成為該會最年輕的會員。
1930年(17歲),輔助父親李浚之校對完成《清畫家詩史》,正式刊印出版。
1932年(18歲),入北平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學習,校長邱石冥,國畫系主任吳熙曾
1934年(21歲),在父親李浚之指導下摹繪《雲台印像匯集》全譜,並出版。
1935年7月15日(22歲),北平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修業三年期滿畢業。
1935年(22歲),嫁韓道傳(字勵深,1935年北京輔仁大學美術專科畢業)。婆母馬氏、祖叔公韓清淨等家人均為當時佛教界知名人士。受家族影響,開始對佛學文化和佛像畫進行深入鑽研。
1935年(22歲),考入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時值中日戰爭處於緊要關頭,民國政府為故宮文物南遷急需複製歷代名畫副本的人才。在黃賓虹、張大千等先生指導下,臨摹了大量佛像、花卉複製品,現大部分館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1941年(28歲),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第一期畢業,畢業成績獲得人物組繪畫第一名(國畫研究館共分設山水、花卉、人物三個繪畫組)。被推薦保送日本學習,但因中日戰爭吃緊,未能成行。繼續留在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研習、摹繪故宮珍藏的佛教題材和歷代花卉經典作品。
1943年(30歲),由於受到日本侵略者的干擾,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被迫關閉。轉到黃賓虹先生家中繼續研習繪畫。
1943年(30歲),由黃賓虹先生推薦任華北居士林佛像繪畫講師。
1945年(32歲),首次在天津舉辦個人畫展,獲得成功。
1946年(33歲),與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在北京中山公園共同舉辦畫展,著名書畫家馬晉、王森然、啟功等人參觀了畫展,在畫壇上引起轟動。
1947年(34歲),歷經三年繪製完成四米長卷《孔子出遊圖》,圖中人物孔子帶領七十二賢人周遊列國,構圖嚴謹,景象宏大,人物栩栩如生,形態各異。
1950年(37歲),加入北京民盟。
1951年(38歲),在北京榮寶齋擔任畫師(人民美術出版社下屬單位)。
1952年(39歲),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前門區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1953年(39歲),父親李響泉先生(1868—1953)去世。
1953年(40歲),在毛澤東六十華誕之際,與齊白石、於非闇、李苦禪、王雪濤、李可染、葉淺予、婁師白、陳半丁、董壽乎、周懷民、徐燕孫、吳鏡汀、汪慎生、胡佩衡、胡絜青、啟功、俞致貞、劉力上等一百六十六位著名畫家,以每人獻上一幅作品的形式,敬獻給偉大領袖毛主席,表達人民的祝福。
1956年(43歲),加入翟奉南先生主辦的北京市國畫社(生產式合作社)。當時的社員有郭可夸、汪冬青(汪慎生先生之子)、馬龍(著名國畫家馬晉先生之子)、王任、許林邨(許佑平之子)、高尚謙、王家本等二十餘人。
1962年(49歲),在北京彩塑廠工作。
1965年(52歲),在北京工藝美術工廠(隸屬北京特種工藝公司)工作。
1973年(60歲),由北京華藝景泰藍廠退休,工齡十七年。
1981年(68歲),應趙朴初、呂香光之請,率兩名弟子歷時兩個月為北京廣濟寺繪畫十八羅漢像。
1983年(70歲),應吳運鐸先生邀請,發起成立北京愛晚書畫學會,被推選為副會長。學會主體會員為國畫社成員。
1984年(71歲),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成立,當選為理事。
1985年(72歲),落實房產政策,住回府右街老宅,啟功先生親自為其題寫堂號“松軒”。
1987年11月12日(74歲),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李樹萱從事國畫藝術六十周年展覽”。主辦單位有: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中國畫研究會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員會、北京愛晚書畫學會。
1987年(74歲),《中國民航》刊發我國著名藝術考古學家、東方藝術史研究專家、詩人常任俠先生的署名文章《女畫家李樹萱》。
1988年(75歲),國際廣播電台播發了專訪文章《慈悲利物,智慧覺人--訪中國著名畫家李樹萱女士》。
1990年(77歲),選送三十幅佛像繪畫精品參加在香港舉辦的“首屆世界佛教藝術展”。
1993年(80歲),與道傳公合作完成《羅漢圖冊》,由史樹青先生作引。
1994年4月15日(81歲),應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邀請,出席“中日佛教書畫藝術首展”。
1995年(82歲),應山東省寧津縣委之請,組織、領導、籌備“李浚之紀念館”。向紀念館提供七十幅作品和《清畫家詩史》711塊印刷木版等展品。
1996年11月10日(83歲),“李浚之紀念館”正式開館,被聘任為名譽館長,單士元先生被聘任為顧問,著名書法家啟功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寧津縣委邀請李樹萱先生以及書畫名家李永高、韓墨林、吳增義、張旭為紀念館剪彩,同時舉辦了寧津縣書畫作品展。
1997年8月29日,應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邀請,作品參加“慶祝香港回歸名人名家書畫展”。
1998年10月8日(85歲),於“台灣梅花紅荔藝術館”成立之際,與李瑞善、鄭文博、韓墨林等人一起向藝術館贈送書畫作品。
2000年3月8日(87歲),勵深公(1910-2000)去世。
2003年(90歲),載入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山東書畫家匯傳(清·民國·當代部分)》一書。
2004年(91歲),畫作參加在台灣舉辦的《海峽兩岸工筆畫名家作品展》。
2005年(92歲),出版由趙朴初先生題款的十三幅佛像繪畫作品的掛曆。
2005年(92歲),《毛澤東珍藏名家畫集》由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其畫作收入畫集。
2005年6月12日(92歲),《北京晚報》第25版整版刊登了接受該報記者張喆採訪的專題文章《松軒主人和她的畫》。
2005年(92歲),作品《富貴神仙圖》(55cm×93cm )參加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共同主辦、澳門書畫會聯合總會協辦的“民族百花獎”第六屆中國各民族美術作品展覽,2月19日-2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
2007年3月8日(94歲),作品參加由北京輔仁大學校友會美術研究會舉辦的“迎三八巾幗書畫展”。
2008年(95歲),作品參加由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主辦的“女人與世界——中國38位優秀女畫家作品展”。
2008年(95歲),作品參加由中藝卿雲書畫院主辦的“中藝卿雲書畫院書畫展”,10月22日-24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
2009年(96歲),《中國名牌》 2009年第12期載文《百年鉤沉――故宮國寶沉浮的真實檔案》。
2010年(97歲),《鑑藏》(2010年第1期)長篇刊登了介紹其身世經歷的口述文章《世紀老人暢談古物陳列所之滄桑變遷》及其照片和畫作。
2010年2月4日(97歲),其作品參加《迎新春啟驤書法講座暨八人書畫展》,並親自參加儀式,並接受《老賈閒談》欄目專訪。
2011年5月26日凌晨六時零五分,於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8歲。
2011年5月30日上午十時,“李樹萱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解放軍三〇五醫院告別廳舉行。親屬、生前好友、學生到場進行悼念。北京愛晚書畫學會張志昭女士主持了儀式,李昌嗣先生致悼詞。
輓聯為:承祖祚,名馳畫域,雍德垂範,抱憾別生絕藝術;蒙天澤,頤養仙年,白壽未疆,遺傷駐夢阻高齡。
附錄:1、松軒主人和她的畫(2005);
2、世紀老人暢談古物陳列所之滄桑變遷(2010)。
韓家晨 韓罡整理
2011年6月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