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珍[材料專家李愛珍]

李愛珍[材料專家李愛珍]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材料學家。1936年5月出生,福建石獅人。195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分配到上海冶金所(現上海微系統所)。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1989年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議, 批准為博士生導師。歷任半導體材料研究室主任,信息功能材料研究室主任,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1988-2000年 863新材料領域電子材料、光子材料專題負責人,。20世紀80年代、90年代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訪問學者、訪問教授, 德國馬普學會Paul-Drude固態電子學研究所訪問教授。1992-2012任分子束外延國際會議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2000年程式委員會委員、2004-2008 Cho MBE獎國際評審, 2005-2010中紅外光電材料和器件國際會議科學委員會委員、2010年MIOMD大會主席等多個重要系列國際會議任職。2004年獲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工程科學獎。2007年5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李愛珍從事半導體材料研究50多年。1982年回國後創建了上海冶金研究所分子束外延半導體微結構材料和器件實驗室,1993年參予創建中國科學院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1958-1980年,從事單晶、微米尺度III-V族異質結構材料科學與工程及其套用研究,80年代起,從事原子層尺度分子束外延生長與界面控制,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量子結構材料、特性及其在高速電子器件和探測器中套用研究,90年代起主要從事中紅外帶內子帶躍遷量子級聯雷射器和帶間躍遷多量子阱雷射器材料、器件及相關物理研究。

主要成就

李愛珍發表論文235篇,專著篇章3章;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7件。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發明獎5項,中國科學院省部級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8項,國家科學技術部金牛獎,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城鎮婦女巾幗建功標兵,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城鎮婦女巾幗建功標兵,被國務院僑辦、全國僑聯授予“全國優秀歸僑、僑眷知識分子”、“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08年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被授予“傑出貢獻教師”榮譽稱號。2007年,李愛珍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感恩和愧疚

近日,社會各界對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非中國院士”李愛珍格外關注,引發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昨天,記者聯繫到晚上7點還在辦公室工作的李愛珍。這位71歲的老科學家通過本報表達了自己的兩層意思:“一,沒有國家創造的平台、項目經費、科研環境等各項支持就不會有我的今天;第二,我非常感謝那些推薦我的院士,對他們我感到非常愧疚。”

前沿領域

李愛珍這個名字不為公眾所熟悉,可能與她的研究領域有關。她研究的主要領域是信息科學領域的“半導體量子納米結構和器件”方向。她所研究的分子束外延設備在國防、環保、醫療、經濟等領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世紀80年代,西方國家一直對中國禁運這種設備。李愛珍和她的夥伴硬是搞了一套中國自己的設備。這一行動讓西方不得不取消了對中國的禁運。
量子級聯雷射器這一世界前沿領域,美國人早在1971年就提出了物理思想,而中國人比他們晚了20多年。儘管如此,李愛珍及其團隊進行了革命性的開拓,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領域。1998年,這一領域的翹楚——美國貝爾實驗室給中科院路甬祥院長寫來了賀信,稱這是當時“國際上極少數實驗室才能做出來的工作”。

獲得榮譽

1985年至今先後獲國家發明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獲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20項;發表論文230餘篇,三個專著篇章;國家發明專利21個,其中授權6個,受理15個,獲國際發明展銀獎1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