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

李志江,男,漢族,出生於中國,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專題研究,論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高科技精神與新人文精神的融合。

代表論文

1.《論我國改革實踐過程對人們思想的影響》(合作),《河北日報》2001年3月14日,《新華文摘》2001年第6期全文轉載,獲中宣部第八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河北省委宣傳部第六屆“精神產品精品特別獎”。
2.《走出後現代知識觀》,《河北學刊》,2002年第5期。
3.《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高科技精神與新人文精神的融合》(合作),《河北學刊》,2003年第2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3年第6期轉載。
4.《義務•建構•理性——羅爾斯與康德政治倫理觀之比較》,《河北學刊》,2004年第3期。
5.《互鏡中的當代西方社會公正理論——以羅爾斯為中心》,《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一輯),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社會科學部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6.《契約理論:公正論》,《道德哲學》(第10章)高國希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7.《制度公正與社會和諧》,《道德與文明》,2006年第1期。
8.《作為倫理學方法的反思平衡:意義與局限》,《科學•經濟•社會》,2006年第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倫理學》,2007年第3期轉載。
9.《西方道德哲學中的基礎主義》,《求索》,2007年第1期。
10.《文化多樣性與普世價值》,《河北學刊》,2007年第1 期。
11.《試論沃爾澤與羅爾斯正義觀的分歧》,《寧夏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12.《試析羅爾斯“差別原則”的內在困境》,《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第10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證書號:2007E07-1。
13.《馬克思文化批判的當代意義》,《理論學刊》,2008年第9期。
14.《從“反思平衡”看羅爾斯“差別原則”的非融貫性》,《求索》2008年第12期。
15.《論道德法律化限度研究的基本路徑——以對傳統研究路徑的反思為中心》,《河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

出版專著

1.《 良序社會的政治哲學——羅爾斯分配正義理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2.《新情況•新思路•新機制》(副主編和主要撰稿人之一)紅旗出版社,2004年11月。
3.《哪種工作適合你——成功職業的自我測試》(合譯),克里夫•沙夫倫等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5月。

科研項目

1.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專題研究(2002):論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高科技精神與新人文精神的融合。
2.良序社會的政治哲學—羅爾斯後期正義理論研究,江蘇省博士後基金項目。
3.制度公正與和諧社會建設,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項目,2007-2009年;
4.制度公正與和諧社會建設研究,江蘇省社科基金,2007-2009年。
5.理性、善、共同體與正義——概念關聯模式的歷史考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研啟動金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