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義散文精選集

李寶義散文精選集

不愛讀書的人以讀書為苦。 我主編的《她就是波蘭! 12月13日下午16:30的招待會,是我第五次參加波蘭駐華大使館舉行的有250多人出席的盛大招待會。

書籍簡介

書 名:李寶義散文精選集
作 者:李寶義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支持:個人出書網 老人出書網 學生出書網 家譜族譜網
推廣發行: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 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家譜族譜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10月
開 本:850×1168 1/16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作者簡介

李寶義,筆名李亞梓,工程師。1936年生,北京人,漢族。1956年畢業於北京建築工程

學院城市道路與橋樑專業。先後在北京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和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工作四十年。曾參加中共北京市委黨校新聞培訓班脫產學習兩年,參加北京語言文學自修大學培訓班學習三年和國家有關部門舉辦的中文寫作培訓班學習一年。先後加入北京土木建築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華藝術學會、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中國世界華人作家藝術家協會、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和世界民間文藝家協會。一級作家。1996年退休。
1960年—2010年,先後任《北京日報》、《北京晚報》通訊員、《時代文學》特約通訊員、《市政工程報》特約記者、中國文化藝術家協會理事、世界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副主席。
先後為《書評周刊》、《讀者》、《大眾文摘》、《周末文匯》、《中外期刊文萃》、《中華文學選刊》、《人民文摘》、《青年文摘》、《海外文摘》、《紀實文摘》、《新閱讀》、《時代文學》和《格言》等多家雜誌社撰稿和薦稿,有多篇文章被採用。其中,本人撰寫的散文《買盜版書的樂與苦》在《中國圖書商報•書評周刊》上發表,《回憶天安門廣場石版道》在《北京紀事》上發表,併入選首屆“華夏作家網杯”文學大獎賽優秀作品。
2002年—2010年,中國文藝家創作協會、中華藝術學會、世界民間文藝家協會、國際中華文化藝術協會、中華國際名人協會、歐美同學基金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等多家單位先後授予“人民作家”、“優秀中華文學家”、“優秀中華文藝家”、“中華人物•共和國建設者”、“今日中國之星”、“共和國改革開放先鋒人物”、“中華百業傑出新聞人物”、“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功臣藝術家”和“建國六十周年中華精英人物”等榮譽稱號。
同期,本人簡歷和《回憶天安門廣場石版道》、《波蘭的文化名城與歷史風情》兩篇散文先後入編《中國作家選集》、《中華作家大辭典》、《中華文學家大典》、《中華文藝家大辭典》、《中華藝術家國學大典》、《全球華人名作大典》、《光彩人生回眸•紅色檔案》、《中國改革發展與創新研究文選》、《中國和諧創新與科學發展研究文選》、《世界民間文藝家大辭典•中國卷》、《世界知名文化藝術家》、《首屆“時代杯”全國文學藝術作品大賽優秀作品選》、《科技創輝煌•中國創新人才苑》、《輝煌三十年•中國改革功勳先鋒人物作品集》、《中華人物——共和國建設者》、《首屆奧運人文風尚傑出藝術家作品集錦》、《盛世中華•全國百業傑出新聞人物大典》、《新苑集萃•中國作家創作年會獲獎作品集2009卷》和《祖國萬歲•建國六十周年優秀文集》等27部大型歷史紀實文獻辭書。
2006年—2010年,本人撰寫的格言、箴言入編《中華名人格言》、《八榮八恥箴言錄》、《中外哲理名言》、《當代社會名流經典格言》和《共和國名家詩詞格言精選》等5部大型格言類叢書。同期,本人簡歷入編《復興中華,道德模範•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海內外傑出人物作品集》、《百業建設功臣•輝煌人生篇》、《共和國功勳人物誌》、《中華名人銘鑒》、《輝煌六十年•中流砥柱》和《祖國萬歲•建國六十周年中華精英盛典》等8部勵志類大型名人名錄文獻叢書。2006年—2007年,本人主編《她就是波蘭!》和個人專著《李寶義散文書信集》兩本書均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
2006年—2010年,先後榮獲“首屆中國文化藝術終身成就獎文學類銀獎”、“中華藝術家國學金獎”、“首屆藝術家華表獎”、“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作家金筆獎”、“2009中國作家創作年會散文作品一等獎”、“首屆世界民間藝術最高獎和平鴿金獎”、“世界教科文組織(法國巴黎)首屆世界和平民間藝術作品大賽金獎”、“共和國藝術家金星獎”和“中華博學藝術金爵獎”等12項大獎。

書籍目錄

作者簡介 7
前言:期盼好書常存 8
序言:寶義意志堅 9
寫在前面 10
對北京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工作三十一年的回顧 13
對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工作九年的回顧 16
回憶天安門廣場石版道 17
迎接北京市市政工程實行施工招標投標管理的春天 19
說“牆”——對牆的一些反思與聯想 20
李亞梓在北京市委黨校的美好時光 22
記憶•思維•興趣 23
女皇才智超群的緣由——長篇歷史小說《武則天》讀後感 26
中國小教師和學生的良師益友——讀《學習的革命》隨感錄 27
關於《紅樓夢》書籍的收藏與閱讀 29
買盜版書的樂與苦 31
看不完的書 33
對童年時過端午節的回憶 35
懷念父親 36
父親的燉醬豆腐肉 39
懷念母親 39
母親的藕餡餃子 42
靴毛帶米 42
闔家康樂同進步 43
我們也是“文化使者” 44
兒子在為“世博會”效力 45
國學新讀感悟隨筆 46
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博大胸懷 50
以書為伴,與書結緣 52
向書友推薦三本書 53
報喜鳥帶來的喜訊 54
和平街的春天 55
我喜愛美好的秋天 56
家門前的變遷 57
消失的八大公墳 58
拔“尊” 59
我的生活樂趣 59
關於“經典” 62
關於治療胳膊疼所發生的事情 63
樂彩鳳的健康情況報告(外一篇) 64
背影 67
漫話柚子 69
保姆的自我表白 69
簡述關於對更換保姆的殷憂與遐想 74
更換保姆 76
我也當一回強者 77
我的波蘭兒媳婦——來娜達 78
波蘭的文化名城與歷史風情 81
記波蘭駐華大使館的幾次招待會 84
熠熠閃光的鑽石——淺談耐人尋味的波蘭電影及電影人 86
給波蘭駐華大使館楊•穆達先生的信 89
網上的樂趣與搬家的辛苦 90
歡度聖誕節 91
我的啟蒙老師唐亞偉 92
反對和批判說瞎話說假話,提倡和頌揚說實話說真話 94
話譯楓橋夜泊——重寫張繼唐詩一首 95
譜寫生命新篇章——記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搶險 96
新編聖賢經 97
學國學心得隨筆——夜讀《中華聖賢經》感悟詩 97
預祝第29屆奧運會舉辦成功 98
喜迎“世博會” 98
祖國萬歲 98
強國寄語 99
李寶義的格言與箴言 99
給《書評周刊》報社編輯部陳年、柯林麗的信 100
給《中國電視報》“文匯奧運”版編輯部的信 101
給《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的信 102
給《北京燕山出版社》的信 103
後記 104

書籍前言

愛讀書的人常常能感受到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清冷寂寞時,能在書中邂逅到溫馨歡快和精神的愉悅;心浮氣躁時,能在書中感悟到天高雲淡和寧靜致遠;翻開五顏六色的封皮和扉頁,自有風雨撲面而來,星光湧現,能讓人感受到在炎熱的夏日裡好似冬天的一絲涼意,在深山中連續不斷地聽到海水洶湧澎湃的濤聲。
每一本好書都有其魂魄所在,只要滿懷虔誠、平心靜氣,就會吮吸到醉人心魄的氣息。消沉煩躁時,會不懈地給人以鞭策和激勵;驕傲自信時,會冷峻地給人以謹慎與自審。無論何時,只要清茶一杯,一卷在手,萬千世界盡攬於胸,盡收眼底,便會聆聽到書的脈搏,感受到思想的深遠,領悟到作者的生活及情感歷程。書能令人心曠神怡,讓人歡欣鼓舞、心滿意足,不禁喜悅,也能讓人潸然淚下,既回味悠久,又盪氣迴腸。
好書不但有思想,而且有血肉,有感情。攬書入懷,猶如落寞時面對一位不期而遇的故人,溫暖而心動。一書在手,書里書外,學識、修養、親情、信仰,便會在心頭融會、奔涌;世俗的功名利祿、哀戚憂愁,可以擱置一旁,臨絕頂而眾山小的氣概便會油然而生。
不愛讀書的人以讀書為苦。相反,愛讀書的人以讀書為樂,缺少則若有所失。由於日常生活的勞累,有時也有煩惱和疲憊,但那是對好書的期盼。有時常常嘆息,滿世界為何尋找不出一本好書?現在圖書雖然很多,然而屬於低劣不良的也不少,時常倒了閱讀的胃口。若能好書常存,清泉常流,定然是心馳神往,風月無邊。
詩人戴望舒在其一首詩中說:“問我歡樂為何在?窗前明月枕邊書。”在窗前明月之下,在清風明朗之中,真心和耐心的期待,將有另一本好書讓喜愛圖書的人去閱讀與欣賞。同時,那種極其美妙的心情也是可以想像的。
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的新時期,特別是在近十幾年來,也確實有不少好書先後出版,尤其是一些關於我國古代漢語名著和有關國學的圖書不斷湧現,和讀者親密接觸,讓讀者有了一種好書讀不盡的感覺。這種感覺極其美妙,真的讓人心情舒暢!好書讓人愛不釋手,不願放下。

本書序言

我認識李寶義先生已經有二十年了,他撰寫的文章,不僅僅見諸於各類報刊雜誌,而且,在近年來,又有更重要的精華濃縮在他自己的散文集子裡。
前兩年,他出版了一部《她就是波蘭!》和一本《李寶義散文書信集》兩本書。他的生活狀況大家都是知道的,由於他的老伴有病,他的家庭負擔很重,在時間很緊的情況下,僅僅經過兩年多的時光,很快又將出版《李寶義散文精選集》這本集子,作為朋友真的很驚訝,當然,主要還是為他高興,同時,向他表示祝賀。
《李寶義散文精選集》是在《李寶義散文書信集》的基礎上經過遴選,保留了原來散文集裡的二十幾篇文章,刪除了三十幾篇文章,另外,又補充了十幾篇新的散文作品,放在一起,根據作品內容重新排列先後順序而合成的。
這本散文精選集收集了李寶義先生半個多世紀人生中社會的不斷變化,他觸景生情,在思緒激動的情況下寫就的文章與書信。其意其情使我感觸良多,讓我既陶冶了情操,又受益匪淺。我認為,這本散文精選集是值得一讀的。
他重視選擇適合人民大眾的思想體裁,採用對社會能起到和諧作用的內容。他的文章和書信均不拘—格,依照要寫的時代具體而定;有敘事、有抒情,寓意深刻,意猶未盡,沒有高雅的所謂格調,也不片面使用華麗的辭彙,更沒有那種譁眾取寵的玄妙。該散文精選集,資料翔實,文筆優美,讀後耐人尋味。
他的文字有激情,有活力,溫柔敦厚。拜讀後,使人有一種想乾點什麼事的衝動。語言雖然樸素,但不簡單,對不同事件、社會、人物、愛情、環境,以及對他在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一切景物,均有生動傳神的描寫,真可謂恰到好處,那引人入勝的意境更是極富有感染力。那些他細緻敘述的往日情結,時刻縈繞在我的腦海中,許久揮之不去。這可真是:
悠悠半世紀,著作可作舟。
乘風又破浪,心靈任遨遊。
寶義意志堅,鐵塊磨成球。
祝君身體健,文章永長流。

精彩賞析

我主編的《她就是波蘭!》一書已於2006年1月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了。第1版印刷2000冊,因為是自費出版,按照出版單位的規定,作者本人助銷1000冊。2月底,印刷廠的孫師傅打電話詢問我家地址,第二天親自開車把書送到我家。這本書是我有生以來經過近8年時間蒐集整理並不斷補充修改後唯一出版的一本書,除正文以外,從內容提要、目錄、前言、後記、參考書刊目錄到封面設計均為本人親自編寫,並用電腦列印初稿,我還邀請出版單位負責為這本書編寫了序,使這本書的全部內容構成一個非常齊全完美的整體。
我收到書後,開始在書的扉頁上蓋章,兩枚印章是事先刻好的。隨後便開始了我的贈書活動,我要做一個“以書會友”、“以書交友”的人。除了送給我的哥哥李寶鑫、李寶華,姐姐李淑英、李淑深、李淑華和住在同一幢樓里的幾家鄰居以外,還送給波蘭駐華大使館的一等秘書楊•穆達先生、文化參贊約安娜•馬爾凱維奇、中國翻譯趙東女士以及我所認識的一些人。
在4月下旬的一天,波蘭駐華大使館的中國翻譯趙東女士根據我那本書後面的電話號碼給我打來電話,她詢問我家的郵編和地址。原來她準備給我發請柬,邀請我參加5月8日由波蘭駐華大使克•舒姆斯基先生和夫人舉行的招待會。
5月8日的招待會在上午11:30—13:30舉行。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波蘭駐華大使館舉行的有200多人出席的盛大招待會。這次招待會是為了慶祝波蘭憲法頒布215周年紀念日而舉行的。在會上,波蘭駐華大使克•舒姆斯基先生簡單地介紹了波蘭憲法頒布的前前後後等情況。原來波蘭的法制建設具有悠久歷史,也是一個法制很健全的國家,遠在215年前就頒布了國家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國家的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立法工作的根據。通常規定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國家機構和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等,憲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和階級專政的工具。波蘭共和國與世界各國一樣,他們很看重憲法的權威性,對憲法極其重視,為了慶祝波蘭國家憲法頒布實施後取得的輝煌成就特舉行盛大招待會,以此活動來紀念憲法在國家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那天,我在波蘭駐華大使館一進門寬敞的大廳里,很榮幸地見到了波蘭大使克•舒姆斯基先生和夫人及文化參贊約安娜•馬爾凱維奇女士和一等秘書楊•穆達先生等人。楊•穆達先生用一口流利的漢語對我說:“您編寫的那本書很好。”我聽了以後很高興,產生了一種自豪感。在大使館的另一個大廳里,我再次見到了中國翻譯趙東女士,她告訴我說:“易麗君林洪亮她們都在。”我聽了以後,很想認識這兩位著名翻譯家,於是我便向趙東女士問道:“可以給我引見一下嗎?”她馬上回答說:“可以。”於是她把我帶到靠裡邊的又一個大廳里,把我介紹給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系教授、著名翻譯家易麗君女士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字研究所研究員、著名翻譯家林洪亮先生等人。那天,我帶去了10本《她就是波蘭!》一書,由於在剛一進門的時候就已經把10本書全送給了大使館的文化參贊約安娜•馬爾凱維奇女士,當見到翻譯家易麗君女士和林洪亮先生時已無書可贈,我只好答應她們在下一次見面時再送給她們。這次招待會讓我結識了我書中的兩位譯者,是我事先沒有想到的,這個意外收穫讓我感到莫大的榮幸。
7月20日下午18點在波蘭駐華大使館舉行的雞尾酒會,是我第二次參加波蘭駐華大使館舉行的有250人出席的盛大招待會。這次我帶去10本《她就是波蘭!》一書,送給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編輯盛世良、新華通訊社對外部中央外事新聞采編室記者林立平、人民日報社外事局項目官員沈韜和人民日報社新聞調研部副主任劉水生等幾位新聞媒體等有關單位的人。
在酒會開始之前,先舉行由波蘭共和國格但斯克醫科大學塔旦烏什•迪萊甫斯基合唱團演唱的音樂會。塔旦烏什•迪萊甫斯基合唱團是波蘭最古老的大學合唱團之一,2006年是該合唱團成立60周年紀念,他們除了在波蘭國內巡迴演出外,還在歐洲、美洲、亞洲等世界24個國家和地區演出,並多次獲得國際獎項。合唱團的藝術總監及指揮耶爾遜•薩蘭芬斯基先生是一位傑出的指揮家,他1954年出生於波蘭索伯特市,1986年畢業於格但斯克音樂學院合唱指揮專業。從1986—2006年,他除了擔任合唱團指揮外,還從事教育工作,曾經擔任波蘭合唱及交響樂協會格但斯克分會藝術委員會委員、副總裁及藝術總監,曾獲得銀十字獎章及波蘭合唱及交響樂協會金獎等多枚獎章。
他們這次來中國,是為了參加在廈門舉行的國際合唱團比賽才來中國的。那天在波蘭駐華大使館的大廳里他們給與會者演唱了10幾首波蘭著名歌曲,合唱團的幾十名男女團員嗓音洪亮,歌聲高亢,婉轉悅耳,鏇律優美,每當唱完一首歌曲時,會場裡都會立刻響起暴風驟雨般的熱烈掌聲。
音樂會結束後,開始酒會,所有參加招待會的人陸續進入餐廳,大使館準備了豐盛的西式晚餐。主食有麵包、餃子、炒飯,副食有肉類製品和各種蔬菜,另外還有甜點和各種水果等。大廳里的人端著盤子舉著酒杯,大家頻頻互相祝賀,兩個大餐廳里呈現一種既平靜祥和又熱烈友好的氣氛。當時的情景讓人難以忘懷。
11月10日上午11:30—13:30點的招待會,是我第三次參加波蘭駐華大使館舉行的有近300人出席的盛大招待會。這次招待會我又帶去10本《她就是波蘭!》一書,除了送給翻譯家易麗君女士和林洪亮先生外,還送給了中波友好協會副會長、前駐波蘭大使劉彥順先生和外交部前駐波蘭大使裴遠穎先生、陳世澤先生及外交部歐洲司馬濤濤先生等人。
這次招待會是為了慶祝波蘭國慶日。波蘭大使簡單地介紹了波蘭過去的歷史沿革。他在講話中說,從1918年11月開始至今,在過去的88年間,雖然建立了獨立自主的波蘭共和國,曾經取得過自由民主的權利,但是波蘭的過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波蘭也是一個充滿悲情的國度。在過去的兩次世界大戰中,波蘭曾經遭受過俄國、普魯士、奧地利、蒙古和德國的侵略,遭受了戰火的蹂躪,特別是遭受德國納粹的侵略,受到極大的傷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人民在波蘭統一工人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不屈不撓,英勇抗擊,最後粉碎了德國納粹的進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波蘭人民在波蘭統一工人黨的領導下,艱苦奮鬥,重建家園,治癒了過去戰爭造成的創傷,恢復了過去原有的狀況。後來,又經歷了東歐劇變,波蘭又一次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經過幾十年的經濟建設,成功崛起並發展壯大,國家面貌煥然一新,成為東歐的一個大國和一個強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業工業國,終於建成了今天繁榮富強的新波蘭。波蘭國家擺脫困境的速度大大超出了人們的想像。波蘭不但是東歐未來的希望,而且是全歐洲未來的希望。
12月11日下午17:30由波蘭駐華大使克•舒姆斯基和夫人主辦的招待會,是我第四次參加波蘭大使館舉行的近200人的盛大招待會。大使克•舒姆斯基和夫人和大使館副館長、公使銜參贊謝賓先生等人站在大使館一進門寬敞的大廳里迎接出席的客人。我和大使等人握手,並和謝賓副館長交換名片,並說明我家所在地區的郵編,因為最近大使館給我寄發請柬,在信封上寫的郵編有誤,以此更正。
在大使館的一個大廳里,我還認識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高級研究員王乃成教授,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童天齊先生等人,並且再次和中波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國前駐波蘭大使劉彥順先生相見。這次招待會是一次見面會,出席招待會的人在就餐前後在大廳里站成若干個小圈,互相問候聊天談心,沒有其他的活動。我這次仍舊帶去10本《她就是波蘭!》一書,送給我初次相識的人。
12月13日下午16:30的招待會,是我第五次參加波蘭駐華大使館舉行的有250多人出席的盛大招待會。我仍舊帶去10本《她就是波蘭1》一書,送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前駐外大使、中央電視台對外宣傳顧問龔獵夫先生和新聞媒體等有關單位的人。
這次招待會主要是為了推介烏蘭博士論文《波蘭民族的良心》中的《斯泰凡•熱羅姆斯基小說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和觀看根據斯泰凡•熱羅姆斯基小說改編的電影《早春》。
我有很長時間沒有看電影了。過去我的女兒李春媛在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的時候,她經常送給我電影票,我每星期日的上午都去位於北太平莊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大院裡的電影廳看電影,經常是放映兩部國產新片,如《渡江偵察記》、《智取華山》、《英雄虎膽》、《早春二月》等影片。原來我在中學讀書的時候就是個電影迷,有時下午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時,得知某地放映露天電影,我和一個叫褚毓昆的同學急忙趕回家,約定在晚飯後到距離住家有幾里路的地方一起去看電影。故事片《白毛女》我竟然先後看過七遍也不覺得厭煩。我從中專畢業以後,參加了工作,那時香港電影正上演得特別紅火,我記得為了看一部香港電影,不惜用幾個小時事先去排隊買票,才能看上那部香港電影。我特別喜歡看印度、巴基斯坦的電影故事片,不光是電影的故事情節好看,就連電影裡的插曲也很好聽,如印度電影《流浪者》里的插曲《拉茲之歌》、《麗達之歌》就很好聽,是我過去最喜歡的幾首歌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