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國[西北大學教授]

李保國[西北大學教授]

李保國,西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京都大學客座教授,1992年被陝西省科協授予“陝西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西北大學首批跨世紀培養人才,陝西省動物學會理事長。

基本信息

簡歷

李保國李保國

陝西周至人,生於1961年12月。1982年陝西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1985年在西北大學生物系獲得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999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被學校遴選為博士生導師。

2001年5月至2002年4月和2006年4-6月在日本京都大學任客座教授,曾多次赴美國、日本、瑞士、澳大利亞、義大利、紐西蘭等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與學術交流。現任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靈長類專家組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動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獸類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學會理事、中國生態學會動物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CurrentZoology》編委、《動物學報》和《獸類學報》編委、西北五省(區)野生動物保護學會理事、陝西省野生動物保護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遺傳與繁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北大學“西部資源生物與現代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40餘項,如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日本ProNatura基金、日本LifeInsurance基金、日本Daiko基金、美國PrimateConservationInc.基金、國家林業部GEF項目、美國ZoologicalSocietyofSanDiego項目、日本COSMO石油環境卡基金、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等,獲得科研經費1000餘萬元。分別在ConservationBiology、InternationalJournalofPrimatology、AmericanJournalofPrimatology、FoliaPrimatologica、Primates、BehavioralProcesses、PrimateResearch、BiosphereConservation、《科學通報》《動物學報》《獸類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10餘篇(其中SCI30餘篇),出版著作7本。獲得陝西省科技技術獎一等獎1項、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陝西省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等獎勵5項。

研究方向

靈長類生態與行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動物生態

承擔科研項目

1. 秦嶺川金絲猴互惠利他行為的研究及對生物市場理論的驗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0970444)(2010-2012年)(主持)35萬元

2. 雌性川金絲猴繁殖偏斜與性行為策略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0770375)(2008-2010年)(主持)33萬元

3. 生境破碎化對金絲猴生存、繁衍的影響及其適應機制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資助(30630016)(2007-2010年)(參加)50萬元

4. 秦嶺川金絲猴孤立種群近交現象和近親交配避免策略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0570312)(2006-2008年)(主持)30萬元

5. 秦嶺川金絲猴群的社會組織和結構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0370202)(2004-2006年)(主持)23萬元

6. 秦嶺川金絲猴對棲息地破碎化的適應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9970116)(2000-2002年)(主持)11萬元

7. 中美生態複雜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合作研究會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0581220304)(2005年)(主持)1.3萬元

8. 秦嶺金絲猴種群生態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1987-1989年)(參加)5萬元

9. 秦嶺瀕危雉類的生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1984-1986年)(參加)3萬元

10. 秦嶺金絲猴棲息地上廢棄公路的植被恢復項目日本COSMO石油環保卡基金(2005-2009年)(主持)1500萬日元

11. 秦嶺金絲猴的生態和行為的研究美國SanDiego動物學會資助(2001-2005年)(主持)50萬元

12. 秦嶺金絲猴的保育研究(1)日本國NipponLifeInsurance基金資助(1999-2000年)(中日合作,中方主持)320萬日元

13.秦嶺金絲猴的保育研究(2)日本國Daiko基金資助(2001-2003年)(中日合作,中方主持)450萬日元

14.秦嶺川金絲猴分布,棲息地和保護戰略日本國Pro-Natura基金資助(主持)(1996-1997年)130萬日元

15.中國Macaca屬分布,個體群的動態日本國Pro-Natura基金資助(參加)(1993-1994年)8萬元

16.秦嶺川金絲猴棲息地變化和保護戰略美國PrimateConservationInc.資助(1998-2000年)(主持)3000美元

17.秦嶺金絲猴棲息地利用的研究美國PrimateConservationInc.資助(主持)(2002-2004年)500美元

18. 大熊貓巡護與監測項目評估WWF資助(CN089201-130101)(主持)(2008年)6萬元

19.陝西省生物物種資源保護與利用規劃綱要陝西省環境保護局科研項目(主持)(2008年)20萬元

20.陝西省鳥類物種名錄陝西省環境保護局科研項目(主持)(2008年)7萬元

21.秦嶺川金絲猴群的社會組織和結構的研究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004-2006年)(204186)(主持)12萬元

22.秦嶺川金絲猴群的社會組織和結構的研究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2004-2006年)(2003C129)(主持)1萬元

23.秦嶺川金絲猴在破碎化的棲息地上怎樣生活?陝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畫項目(2001-2003年)(01JK097)(主持)2萬元

24.關於秦嶺金絲猴社群結構的研究陝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畫項目(2005-2007年)(05JK295)(主持)2萬元

25.秦嶺金絲猴電視節目日本國放送協會(NHK)資助(1993-1995年)(科學顧問)

26.秦嶺生物多樣性的研究陝西省教委重點基金資助(2000-2002年)(參加)6萬元

27.金絲猴體毛微量元素的分析陝西省教育委員會科研基金資助(1991-1992年)(主持)1萬元

28.化龍山動物區系的調查陝西林業廳資助(1988-1989年)(主持)10萬元

29.朱鷺在陝西地理分布的變遷陝西林業廳資助(1989年)(主持)10萬元

30.天山東部馬鹿(Cervuselaphus)的調查新疆林業廳資助(1986-1987年)(參加)5萬元

31.周至自然保護區的動物調查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資助(1990年)(主持)14萬元

獲獎及榮譽

2010秦嶺川金絲猴穩定機制的研究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一名)

2010秦嶺川金絲猴穩定機制的研究獲陝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一名)

2005“校企聯合搭建教學科研平台,促進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獲得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4西北大學科研工作先進個人

2003西北大學科研工作先進個人

2001西北大學優秀教師,“505”獎勵基金三等獎

2000西北大學教學管理先進個人

1999川金絲猴血象和血液生物化學指標的研究獲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第四名)

1999化龍山自然保護區綜合考察獲陝西省林業廳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名)

1998華山地區自然資源的研究獲陝西省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名)

1995川金絲猴聲音行為的主要類型獲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第一名)

1994 朱鷺在陝西地理分布的變遷獲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第一名)

1993金絲猴的研究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五名)

1993華山地區自然資源(地質,動物,植物)的研究陝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主持鑑定(第一名)

1992金絲猴的研究獲陝西省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三名)

代表論著

中文文章

1.王銘,李保國*2009非人靈長類動物睡眠地點的選擇與利用。人類學報,28(4)。(*通信作者)

2.黎大勇,任寶平,CyrilC.Grueter,周岐海彭正松,魏輔文,李保國*2009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格花箐滇金絲猴夜宿地的季節性選擇。獸類學報,29(4):389-395。

3.王程亮,齊曉光,郗文忠,朱紫瑞,邢連喜,李保國*2008非人靈長類個體的遷移與擴散。人類學報,27(3):256-263。(*通信作者)

4.高翔,趙大鵬,李保國*2008非人靈長類動物雌性攜抱嬰兒與嬰兒吸乳偏好的研究進展.動物學雜誌,43:158-164.(*通信作者)

5.王曉衛,李保國*,馬軍正,吳曉民,肖紅,楊君英,劉宜平2007秦嶺玉皇廟川金絲猴群2-3歲個體社會行為的性別差異。動物學報,53(6):939-946。(*通信作者)

6.王曉衛,李保國*,吳曉民,何鵬舉,胡永樂2007依據取食優勢判斷秦嶺川金絲猴群OMU的等級地位。獸類學報,27(4):344-349。(*通信作者)

7.高雲芳,王慧平,李保國2007秦嶺野生雌性川金絲猴糞便睪酮水平與邀配頻次的季節性變化。動物學報,52(5):783-790。

8.齊曉光,李保國*,李銀華2006秦嶺川金絲猴的母系投入與生殖性別偏倚。動物學報,52(1):1-10。(*通信作者)

9.李保國,李宏群,趙大鵬,張育輝,齊曉光2006秦嶺川金絲猴一個投食群等級關係的研究。獸類學報,26(1):18-25。

10.呂九全,李保國*2006秦嶺川金絲猴晝夜活動時間分配。獸類學報,26(1):26-32。(*通信作者)

11.胡松梅,李保國2006中國寶雞關桃圓新石器遺址中發現的金絲猴頭骨及其意義。獸類學報,26(4):417-420。

12.李銀華,李保國*,ChiaL.Tan2005秦嶺川金絲猴一周歲內個體的行為發育。動物學報,51(6):953-960。(*通信作者)

13.趙大鵬,李保國*2005川金絲猴射精標準的量化輔助。獸類學報,25(3):293-296。(*通信作者)

14.王慧平,高雲芳,張新利,李保國2005川金絲猴糞尿中類固醇激素抽提方法比較。獸類學報,25(3):296-301。

15.余曉玉,呂九全,李保國2005非人靈長類衝突後行為的研究進展。人類學報,24(3):249-257。(*通信作者)

16.高雲芳、高更更、白緒祥、張新利、陳超、李保國2005雌性川金絲猴尿液中雌二醇與孕酮水平的季節性變化。西北大學學報,35(5):592-596。

17.李銀華,李保國*2004靈長類相互理毛的影響因素、功能及其利益分析。人類學報,23:334-342。(*通信作者)

18.齊曉光,李保國*,談家倫,高雲芳2004秦嶺川金絲猴群在非移動時的空間結構。動物學報,50:697-705。(*通信作者)

19.李宏群,張育輝,李保國*2004非人靈長類和解行為的研究方法與內容。動物學雜誌,39(3)109-114。(*通信作者)

20.李宏群,張育輝,李保國*2004非人靈長類社會等級現象的研究進展。獸類學報,24(1)53-60。(*通信作者)

21.高雲芳,王慧平,李保國2004秦嶺山中的川金絲猴。生物學通報,39(10):10-11.

22.李保國,齊曉光,盧竹艷2004大自然的瑰寶—秦嶺金絲猴。野生動物,25(1):35-37。

張鵬,李保國*,和田一雄,談家倫,渡邊邦夫2003秦嶺川金絲猴的一個群的社會結構。動物學報,49:727-735。(*通信作者)

23.高雲芳,陳超,李保國*,張新利,盧新明,高更更,白緒祥,賈康社2003川金絲猴尿液中睪酮水平的季節性變化。動物學報,49:393-398。(*通信作者)

24.郭松濤,余玉群,李保國*,顧正勤,吐遜江,王新軍2003天山盤羊秋季集群習性和日活動節律初步觀察。獸類學報,23:27-30。(*通信作者)

25.李保國,張鵬,渡邊邦夫,談家倫2002川金絲猴的相互理毛行為是否具有衛生功能。動物學報,48:707-715。

26.李保國,張鵬2002中國秦嶺山脈金絲猴研究的現狀和未來目標。中國靈長類研究通訊,10(1):8-12。

27.李艷秋,邰發道,李保國,王廷正2002親緣關係對棕色田鼠動情的影響。西北大學學報,32(2):207-210。

28.李艷秋,李保國,孫文基2001龍膽苦甙的抗炎作用。西北大學學報,31:212-215。

29.李艷秋,趙德化,潘伯榮,李保國,孫文基,田瓊,賈敏2001龍膽苦甙抗鼠肝損傷的作用。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2:1645-1649。

30.任青峰,韓淑芬,錢金財,李保國2001寧夏藥用脊椎動物資源的現狀、利用與保護。西北大學學報,31(2):143-145。

李保國,任保平,高雲芳,張樹義,梁冰2000森林採伐導致秦嶺川金絲猴夏季活動範圍變化。動物學報,46(4):464-466。

31.任保平,李保國,張樹義,李明,梁冰2000秦嶺金絲猴下地活動的初步調查。獸類學報,20(1):79-80。

32.張樹義,任保平,李保國,梁冰,王立新1999川金絲猴群移動時的成員空間分布模式。科學通報,44(8):825-828。

33.高雲芳,蒙世傑,劉詩峰,李保國,魏武科,何鵬舉,許振武,揚得夏1998川金絲猴血象和血液生物化學指標的研究。動物學報,44(2):190-194。

34.李保國,何鵬舉,王景堂,郭斌,魏武科,胡永樂,司開闖,劉宜平1997秦嶺北坡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獸類區系分析。西北大學學報,27(3):235-238,252。

35.李保國,劉建利1996川金絲猴體毛微元素的分析。獸類學報,16(3):188-193。

36.李保國,李智軍,熊成培1996陝西獼猴的棲息地和食物組成。西北大學學報,26(1):87-92。

37.賈志雲,李保國1996動物雌性個體的多次交配與適合度。西北大學學報,26:1048-1051。

37.賈志雲,李保國1996動物避免近親交配的機制。西北大學學報,26:966-969。

39.李保國,楊興中李繼康1996華山地區脊椎動物資源特徵,Ⅰ區系組成和地理分布特徵。跨世紀科學文集(姚遠,張惠民,廉振民主編)。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pp:332-336。

40.楊興中,李保國,李繼康1996華山地區脊椎動物資源特徵,Ⅲ鳥類群落的組成與分布特徵。西北大學學報,26:1041-1047。

41.李保國,閔芝蘭,楊興中1995化龍山獸類資源特徵。西北大學學報,25:751-754。

42.楊興中,李保國,李繼康1995華山地區脊椎動物資源特徵,Ⅱ鳥類和獸類名錄及其資源特徵。西北大學學報,25:743-750。

43.徐象平,李保國1995試論歷史時期陝西幾種珍稀動物的地理分布及其變遷。西北大學學報,25:736-742。

44.李保國,劉安宏1994靈長類家域的研究。生態學雜誌,13(2):61-65。

45.李保國,揚興中,王開峰,張小工1992朱鷺在陝西地理分布的變遷。生態學雜誌,11(5):50-55。

46.李保國,陳服官1992鼢鼠屬凸顱亞屬的分類整理。西北大學學報,22(3):339-344。

47.陳服官,楊興中,劉詩峰,李保國1992陝西秦嶺西段3種雉雞種群密度變化的研。西北大學學報,22(1):71-77。

48.李保國,沈文君,陳服官1989金絲猴名稱考釋。金絲猴研究進展(陳服官,李保國等著),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西安,30-32。

49.李保國,陳服官1989鼢鼠屬凸顱亞屬(Eospalax)的分類研究及一新亞種。動物學報,35(1):89-95。

50.李保國,陳服官,紀維紅,肖紅1989中華鼢鼠和羅氏鼢鼠陰頂莖骨的比較。西北大學學報,19(1):73-76。

51.李保國,陳服官1987幾種鼢鼠染色體和血清LDH同工酶電泳的比較研究。獸類學報,7(4):275-282。

52.李保國,陳服官1986鼢鼠屬Eospalax亞屬的系統發育關係及其物種形成和起源中心的研究。西北大學學報,16(3):59-65。

53.李保國,黃洪富1984陝西蛇類新記錄。西北大學學報,14:125-126。

日文文章

1.李保國2001キンシコウの野生生活。モンキー,441-442(291•292):12-15。

2.李保國,熊成培,李智軍1995中國產マヵヵ屬の分布·個體群動態,(2)秦嶺におけるキンシコゥとアヵゲザル。プロ·ナトゥーラ·ファンド助成成果報告書,4:125-137。

3.李保國,熊成培,李智軍1995中國產マヵヵ屬の分布·個體群動態,(4)陝西省におけるアヵゲザルの分布と變遷。プロ·ナトゥーラ·ファンド助成成果報告書,4:143-150。

4.李保國,劉安宏1994中國秦嶺山脈北面の川金絲猴。モンキー,386(260):3-10。
5.NaokiAgetsuma,KazuoWadaandBaoguoLi.1994Preliminaryresearchofwildgoldenmonkeys(Rhinopithecusroxellanaroxellana)inQinlingMountains,China.PrimateRes.10:49-56.(InJapanesewithEnglishabstract)
6.FunioFukuda,KazuoWada,BaoguoLi.2001Socialorganizationofsnub-nosedmonkeys.PrimateResearch,17:139.
7.FumioFukuda,BaoguoLi,KazuoWada,OnoderaK.2000Presentstateofgoldenmonkeyresearch.PrimateResearch,16:251.

出版的著作

1.李保國何鵬舉主編2007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西安。

2.鄭生武,李保國主編1999中國西北地區脊椎動物系統檢索與分布。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西安。

3.陳服官,劉詩峰,李保國,楊興中,羅時有,解文治1989金絲猴研究進展。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西安。

4.鄭生武,李保國等編著1994中國西北地區珍稀瀕危動物志。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北京。

5.閔芝蘭,姚建初,許樹華,李保國,常秀雲1991陝西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北京。

6.張榮祖,陳立偉,瞿文元,ChrisCoggins主編,李保國等參編2002中國靈長類生物地理與自然保護:過去、現在與未來。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北京。

7.全國強,謝家驊主編,李保國等參編2002金絲猴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
8.王瑪麗、邢連喜、張國昌主編,楊茂生,李保國,王永智,張躍進副主編2004陝西化龍山自然保護去綜合科學考察報告。西安地圖出版社出版,西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