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多松江

本多松江

川島芳子小學時代的家庭教師


本多松江(舊姓赤羽)於昭和8年(1933年)曾作為日本聯合女子青年團視察團的一員到過中國。在中國的芳子也給本多女士寫過一封撒嬌的信。
川島浪速在東京曾為芳子請了一位家庭教師,名叫赤羽松江,是川島浪速的同鄉。赤羽出生於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從長野縣立松本高等女子學校畢業後,又進入和洋女子專門學校,畢業後即投身於教育事業,曾在松本女子職業學校。新瀉縣立高等女子學校、埼玉縣立久喜高等女子學校當教員。大正5年(1916年)她出任芳子的家庭教師時正是27歲。32歲時與名古屋市林高寺的住持木多惠存長老結婚,婚後一個月她即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3年後歸國。在留學期間她一直過著獨居生活,這在當時來說,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日中戰爭中她對亞洲的留學生很關心,並給以照顧。
昭和13年(1938年)她被委託從事司法保護工作,由於這一機緣,於昭和35年(1960年)以71歲的高齡擔任名古屋拘留所的教導師,晚年被稱為「死刑囚之母」在芳子被處刑後的第12年,她接受了教導師的職務,這在她心中或許隱藏著相應的因果關係亦未可知,昭和44年(1969年)故去。
作為川島芳子的家庭教師,在兩人相處的日子裡,本多松江從川島芳子身上看到了許多皇家貴胄的辛酸與無奈,他們也像常人一樣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著普通人交流的需要。每當回到家,要是看不到本多松江,川島芳子就會像丟了魂一般的四處尋找。如果本多松江表揚她,她就會得意地為自己跳個舞。本多松江發現,這個可愛的王女身上有許多其他人所沒有的東西,她曾對別人誇獎川島芳子說:“她有罕見的天才,能以銳利的目光觀察別人的表情。她有五感,而實際上勝過五感,似乎有七感八感之多。”本多松江對川島芳子的百般疼愛,使得這個遠離故土、漂泊異鄉的公主才重新有了一點溫暖的感覺。
遺憾的是,這樣幸福的感覺只持續了一段時間,這份濃濃的師生情、“母女情”在九年之後就走到了盡頭。當時川島浪速正打算離開東京赤羽,而那位陪伴了川島芳子九年的“赤羽媽媽”也已經到了出嫁的齡。這年,她嫁給了名古屋林高寺的第十五代主持本多惠孝長老,也離開了東京。送她去結婚的那天,川島芳子拉著這位啟蒙老師的手,回想著這些年一起度過的溫馨時光,眼淚濺濕了衣襟。她追著遠去的火車,邊跑邊哭喊著:“赤羽媽媽,你走了,還有誰做我的媽媽啊!”
長大以後,川島芳子常年生活在中國,只能是回日本時抽空去看看本多松江。本多松江對自己的學生走上這樣一條人生路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她是一個日本人,看到川島芳子為日本建了這么多“奇功”,感到非常驕傲,另一方面她也知道,背叛自己的祖國是多么大的罪孽,而且她在美國學到的民主思想也使她對正在中國進行的那場戰爭憂心忡忡。因此她不想再見這個學生了,雖然她仍一如既往地愛著這個“格格女兒”,每次見到她,看到她在一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注定毀滅,她就感到一陣心痛,她不能支持她走一條忤逆的道路,但她又無法讓川島芳子回頭。慢慢的她們的交往變少了,以致後來就沒有聯繫了。
“赤羽媽媽”最害怕的事情最後終於發生了,她的“格格女兒”被她的祖國逮捕,將以漢奸的罪名被處死。雖然已經沒有聯繫,但是本多松江心裡對川島芳子的愛沒有消逝,她是川島芳子被捕後,最積極活動的一個人,她對自己的丈夫說:“我要下決心去救芳子,不知什麼時候就要離開這裡,而且我的生命能否保住,也很難預測,但請你支持我。”她的丈夫本多惠孝長老點了點頭說:“你盡可放心地去吧,不管多少年,我都等你回來。”從這一刻起,本多松江爭分奪秒地開始了她的營救計畫,她首先訪問了川島浪速,希望找到對川島芳子有利的證據,然後有徵集了川島芳子在松本高等女子學校的同學和各界朋友共三千多人的簽名。她希望通過這些證據達到“川島芳子為川島浪速養女,系日本人,不能以漢奸問罪”的目的。然後,她找到了一位叫大齊小鷹的多年好友,以他的大齊學園為立腳點,拜訪了眾議院議長、長野愛知縣的國會議員,還有盟軍總司令部的幹部,這些活動都搞的轟轟烈烈,“赤羽媽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其中,獲得了一些支持,但還是不夠。她又想起了在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期間,與宋美齡有過一面之緣,她們都是KWCA(基督教女青年會)的得力會員。於是她打算搭飛往南京的飛機,從宋美齡那裡在獲得一點支持,但是就在她將要上飛機的時候,傳來了川島芳子已經被槍斃的訊息。這個訊息徹底擊潰了本多松江,她暈倒在地。醒來的時候,她無法面對這一現實,只能自欺欺人地說著:“她沒有死,我知道!那是替身,不是芳子!”人間自有真情在,在川島芳子這一生中,本多松江是一抹溫暖的陽光,照亮了川島芳子內心黑暗的一角,她給了川島芳子無私的關愛,只是她這一縷陽光持續的時間太短,在她離開後,川島芳子的心靈又重新被黑暗吞噬。為了實現自己的“復辟”夢想,川島芳子跳進了一個出賣靈魂的深淵,本多松江曾今的溫暖融化不了她周圍的黑冰,因為利用她的人太多,真正向本多松江那樣關愛她的人太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