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若柳絮因風起

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 撒鹽空中差可擬。(謝朗) 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這是一則千古佳話,表現了女才子謝道韞傑出的詩歌才華。據《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及《世說新語·言語》篇載,謝安寒雪日嘗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安欣然唱韻,兄子朗及兄女道韞賡歌(詩即如上),安大笑樂。

基本信息

出處

語出《世說新語 詠雪》

未若柳絮因風起未若柳絮因風起

原文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①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②雪驟③,公欣然④曰:“白雪紛紛何所似⑪⑧?”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⑨。”兄女曰:“未若⑤柳絮因⑥風起⑩。”公大笑樂。即⑦公大兄無奕女⑫,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注釋

①內集:家庭聚會。講論文義:講論詩文。

②俄而:不久,過一會兒

③驟:又大又急。

④欣然:高興的樣子

⑤未若:不如。

⑥因:憑藉⑦即:就是

⑧“白雪”句:大意是,白雪紛紛揚揚像什麼。

⑨“撒鹽”句:大意是,往天上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 差不多。擬,相比。

10.“未若”句:大意是,不如把它比作柳絮在空中飛舞。按:以上三句都仿效漢武帝“柏梁體”歌句,七言,每句用韻。

11.何所似:像什麼

12.無奕女:指謝道韞。

13.欣然:高興的樣子,文中指謝安高興地說.

14.謝太傅:謝安,字安石,東晉政治家。死後追贈為太傅。

重點

1、撒鹽空中差可擬( 大致,差不多 )(相比 )

2、未若柳絮因風起(乘著,趁著 )

3、講論文義(講解 )(討論 )

4、俄而雪驟( 不久,一會兒 )(急速,大 )

5、與兒女講論文義(這兒當“子侄輩”講)

譯文

詠 雪

在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論詩文。不久,雪下得很大,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䲁”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兒謝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她是謝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也是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簡介

謝安所樂,在於裙釵不讓鬚眉,侄女之詩才,更在侄子之上。按謝朗少有文名,《世說新語·言語》篇引《續晉陽秋》稱他“文義艷發”,《文學》篇引《中興書》說他“博涉有逸才”。所以叔父出韻起題,侄子即為唱和,正見其才思敏捷也。平心而論,“撒鹽空中”亦不失為一種比方,雪,以其粉白晶瑩飄散而下,謝朗就近取譬,用撤鹽空中擬之,雖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然而,聰穎的妹妹並不迷信兄長的才名。她覺得,以鹽擬雪固然不錯,但沒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隨風飄舞,紛紛揚揚,無邊無際的根本特徵。於是,針對兄長的原句,她作了大膽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風起。”

柳絮,作為春時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風而起,飄忽無根,滿天飛舞的特徵。晉伍輯之《柳花賦》曾形容:“揚零花而雪飛,或風回而游薄,或霧亂而飆零,野淨穢而同降,物均色而齊明。”謝道韞將此來比擬北風吹起漫天飛雪,堪稱契合無間。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點明當時的“雪驟”之景,而“因風起”更指出它隨風飄舞,漫無邊際的自然特點。(宋代的賀鑄《青玉案》詞有“滿城風絮”句。)由此較之,雪花柳絮,可謂是異跡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鹽空中”的比方,則未免有侷促見肘之誚了。

清人沈德潛說:“事難顯陳,理難言罄,每托物連類以形之。”(《說詩晬語》卷下)比喻是詩歌的基本修辭手法。其要在於貼切傳神,新穎入妙。這正是謝道韞此句高於他兄長的地方。

其他古代鍊字流傳千古的例子

謝道韞,東晉女詩人,王凝之之妻,世稱“詠絮才”。“柳絮因風起”就使謝道韞名垂千古。

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綠”字。

韓愈,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敲”字。

在文辭上下功夫提煉,叫做鍊字。一字的精當,往往流傳千古。

仿寫例子

1、棉花揚塵芳菲盡

2、(碎灰)空中差可擬。

3、未若(梨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