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

朝鮮國防委員會不僅負責國防軍事,而且對黨政、經濟等工作也都擁有最高決策權,事實上已經成為朝鮮的最高權力機關。1998年朝鮮撤銷了原最高權力機關中央人民委員會,並規定國防委員會為國家主權的最高軍事領導機關和全面管理國防的機關。2009年朝鮮修改憲法,在第六章中增加關於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地位的規定(第六章第二節 國防委員會委員長),將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明確定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第100條),由原來的“領導總體的國防工作”變為“領導國家的總體工作”,按照朝鮮“先軍政治”的思想,一切以國防、軍隊為中心。

朝鮮憲法定義

根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憲法第六章第二節:
第一百條 國防委員會是國家權力的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是總括性的國防管理機關。
國防委員會委員長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第一百零一條 國防委員會由委員長、第一副委員長、副委員長和委員組成。
國防委員會任期與最高人民會議任期相同。
第一百零二條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指揮和統帥一切武裝力量,領導全部國防事業。
第一百零三條 國防委員會執行下列任務和職權:
一、領導國家的總體工作;
二、設立或撤銷國防部門的中央機關;
三、任免重要軍事幹部;
四、制定軍銜,授予將領以上軍銜;
五、宣布戰時狀態發布動員令。
第一百零四條 國防委員會發布決議和命令。
第一百零五條 國防委員會對最高人民會議負責。

理論上的上級機關

朝鮮最高人民會議

與黨中央軍委的關係

事實上,朝鮮勞動黨自身也有一個叫“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機構,是朝鮮勞動黨的最高軍事機關,根據勞動黨黨章的規定“統率我國的軍事力量”。國防委員會裡的一些成員,如金永春金正閣張成澤朱奎昌、禹東側等,同時也是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而金正日本人也是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但長期以來,中央軍事委員會較少活動,例如金正日在進行外事活動時,也只是使用勞動黨總書記和國防委員會委員長的身份。更重要的是朝鮮人民軍的三大機關(人民武力部、總參謀部和總政治局)都不隸屬於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中人民武力部直屬國防委員會,而後兩者直屬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因此長期以來,國防委員會被認為才是朝鮮的最高統帥部。
不過,這種情況由於2010年9月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的召開而發生改變。在這次會議上,被認為是金正日接班人的金正恩當選為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而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也當選副委員長,並成為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此外一些重要人物如崔龍海、金明國、金慶玉等人也是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而以上這些人都不是國防委員會的成員。可見長期以來“靠邊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其地位急劇上升。
目前,隨著金正日的去世,金正恩已成為朝鮮最高領導人,而其身份一般以“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來公開活動。而朝鮮高層領導人的出場順序也是金正恩、李英浩,然後才是金永春、張成澤……可見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地位相比於國防委員會,似乎完全倒了過來,可謂風水輪流轉。
另一方面,朝鮮最高人民會議2012年的全體會議(以目前的程式看,應為第五次全體會議)尚未召開,再加上朝鮮勞動黨已決定2012年4月再次召開全國代表會議,因此國防委員會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到底哪個大”,目前尚無定論。

朝鮮人民武力部

朝鮮人民武裝力量部,簡稱朝鮮人民武力部(1998.9~2000.9,稱為人民武力省),是朝鮮勞動黨中央、中央軍事委員會和國防委員會統帥朝鮮全國武裝力量(包括朝鮮人民軍、朝鮮人民警備隊和朝鮮工農赤衛隊)的執行機關,對朝鮮全國的武裝力量負責。其前身為朝鮮民族保衛省,1972年更名為人民武力部,隸屬朝鮮政務院。1982年,人民武力部直屬朝鮮中央人民委員會。1998年朝鮮撤銷中央人民委員會後,人民武力部直屬國防委員會,成為國防委員會的執行機關,相當於朝鮮的國防部
歷任朝鮮人民武力部部長/人民武力相
崔賢大將(1972.12~1976.5)
吳振宇大將(後晉升次帥、元帥,1976.5~1995.2)
崔光元帥(1995.10~1997.2)
金一哲次帥(1998.9~2009.2,1998.9~2000.9稱為“人民武力相”)
金永春次帥(2009.2~ )

現任國防委員會

2012年4月13日舉行的朝鮮第12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五次會議,會議一致通過最高人民會議法令《關於批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憲法修訂案》。修訂案規定,金正日同志為“永遠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長”,增設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並規定“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會議推舉金正恩為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會議推舉、選舉的國防委員會成員名單為:委員長金正日,第一委員長金正恩,副委員長金永春、李用茂、張成澤、吳克列,委員朴道春金正閣、朱奎昌、白世峰、崔龍海、金元洪、李明洙。

人事變動

2010年5月,金一哲因高齡被解職。
2010年6月,在第12屆朝鮮最高人民會議第三次會議上,張成澤增補為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
2010年11月3日,趙明錄去世。
2011年3月16日,朱相成因“身體原因”被免去國防委員會人民保全部部長職務。
2011年4月7日,在第12屆最高人民會議第四次會議上,全炳浩因職務變動不再擔任國防委員會委員職務,朴道春增補為國防委員會委員。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去世

組成人員

永遠的委員長
金正日
第一委員長
金正恩(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
副委員長
金永春(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人民武力部部長,朝鮮人民軍次帥)
李用茂(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朝鮮人民軍次帥)
張成澤(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朝鮮勞動黨行政部部長兼組織指導部第一副部長,朝鮮人民軍大將)
吳克列(朝鮮勞動黨作戰部長,朝鮮人民軍大將)

備註

1、一般認為,主導朝鮮核武研發計畫的靈魂人物徐相國是國防委員會“極秘委員”,但此訊息無法證實,徐相國本人亦從未以“國防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出現在任何公開活動中,可謂神秘至極。
2、朱相成於2011年3月16日免去國防委員會人民保全部部長職務後便不在公開露面,並且在金正日去世後的國家葬儀委員會名單上也沒有朱相成的名字——但並不清楚其是否被免去了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國防委員會委員的職務,朱相成本人狀態可謂“去向不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