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鐵礦

朝陽鐵礦,儲量達10億噸,是遼寧地區的第二大鐵礦石基地。

朝陽地區鐵礦儲量達10億噸,是遼寧地區的第二大鐵礦石基地。
朝陽地區鐵礦分布很廣,主要集中於北部成礦帶靠近承德北票大斷裂的長形地帶,其寬度25公里左右。其次是錳鐵型、菱鐵型的沉積鐵礦,多集中在中元古界地層中(凌源縣、喀左縣的南部)。包括沉積變質、沉積、熱液、矽卡岩、晚期岩漿分液及火山成因等6種類型,以前兩種為主,其它不具工業意義。
變質型鐵礦是朝陽地區重要鐵礦類型,多集中在建平南部、朝陽北部、凌源北部,已為凌源鋼廠、北票礦務局所利用。
錳鐵礦主要有凌源太平溝含錳鐵礦,礦區北端距凌源縣城5公里,礦區地層有元古界薊縣系的楊莊組霧迷山組洪水莊組鐵嶺組,青白口系以下馬嶺組及寒武系下統組成。礦體產於太平溝背斜兩翼,軸向為北北東。火成岩有粗面岩、輝綠岩、花崗斑岩等侵入體。礦區範圍包括前、後太平溝、劉家窩堡、小塔子溝、三家、喇嘛灘、哈巴氣及玻璃凹等,延長25公里,面積75平方公里。礦體產於鐵嶺組中部,共3層。上層厚0.5~0.9米,為全區主要礦體;中層礦距上層礦10~16米,平均厚0.39米,由幾公分至幾十公分直徑的礦餅與頁岩相間構成;下層礦距中層礦40~50米,平均厚0.36~0.56米。礦石成分有菱鐵、菱錳、含錳方解石、鐵白雲石,還伴有海綠石、瀝清、玉髓等。礦物有褐鐵、針鐵、軟錳、硬錳等,構成小型礦床。該類礦點還有13個,大部分位於喀左和凌源縣。
熱液型鐵礦 此類型鐵礦在朝陽市內發現9處,大致可分為高、中低溫2種,高溫熱液型主要分布在朝陽縣東及建昌縣。即產於燕山沉降帶的隆起部位並與燕山期紅色花崗岩、二長斑岩、花崗閃長岩的雜體有關。礦體往往賦存於中元古界高於莊組及二長斑岩裂隙內,呈脈狀、扁豆狀,礦體規模較小。礦物為磁鐵,其中以付家山鐵礦點品位最高,為47.09~59.74%。
中、低溫熱液型多產於太平溝—刀爾登褶皺帶北端的霧迷山組白雲質灰岩與印支期輝綠岩的接觸帶中,其規模、品位均不及前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