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伯,J.H.

朗伯,J.H.

朗伯,J.H.又譯蘭伯特,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1728年8月26日生於阿爾薩斯的米盧斯(原屬瑞士,今屬法國),1777年 9月25日卒於柏林。父親是裁縫,家境貧困。12歲即輟學,協助其父工作,後刻苦自學成才。曾任小職員,1748年受聘為家庭教師。他利用東家的顯貴地位和豐富藏書,繼續深造,並結識許多學者。1759年移居奧格斯堡,1764年接受腓特烈大帝的邀請,進入柏林科學院,成為L.歐拉和J.-L.拉格朗日的同事。

朗伯,J.H.

正文

朗伯,J.H.又譯蘭伯特,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1728年8月26日生於阿爾薩斯的米盧斯(原屬瑞士,今屬法國),1777年 9月25日卒於柏林。父親是裁縫,家境貧困。12歲即輟學,協助其父工作,後刻苦自學成才。曾任小職員,1748年受聘為家庭教師。他利用東家的顯貴地位和豐富藏書,繼續深造,並結識許多學者。1759年移居奧格斯堡,1764年接受腓特烈大帝的邀請,進入柏林科學院,成為L.歐拉J.-L.拉格朗日的同事。
朗伯研究的範圍很廣。1761年證明了π和e的無理性(1768年發表),這是很有名的工作。1766年完成《平行線理論》(1786),試圖證明歐幾里得幾何中的平行公設,雖然沒有成功,但對非歐幾何的誕生起了一定的作用。他首先系統地研究了雙曲函式(1770),並引入sinhx,coshx等符號。1759年和1773年,朗伯發表了關於透視學及畫法幾何的文章,是G.蒙日工作的先驅。他為了簡化彗星軌道的計算,得到若干關於圓錐曲線的定理。《新工具論》(1764)一書是他的主要哲學著作,其中使用了形式邏輯以及機率論等數學工具。此外,在球面幾何、熱學、光學、氣象學、天文學等方面也都有貢獻,還製作了1~100的7位自然對數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