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商機——經濟危機孕育最大商業機會

最大商機——經濟危機孕育最大商業機會

為中國企業之崛起、民族志富強而謀略!何學林大師又一力《最大商機——經濟危機孕育最大商業機會》,用智慧和謀略戰勝危機,利用金融危機讓中國早日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最大商機——經濟危機孕育最大商業機會

1929-1932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使美國在由此引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戰勝國,從而在戰後一舉成為了世界第一經濟強國。80年後的今天所發生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的將是一場經濟領域的“世界大站”,中國完全有條件成為“戰勝國”,如是,中國將在“戰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歷史驚人地相似!需要我們拿出勇氣和魄力來打一場經濟的“世界大戰”。

“抄底世界”還可以有效地解決中國擁有的大量外匯貶值的風險,而美元的通貨膨脹貶值幾乎是必然的。中國人民幾十年來用血汗換來的美元紙幣,當此世界經濟整體低價,尤其是美國經濟整體低價之際,通過收購和兼併,換回美國的優質資產和世界品牌,以此抵禦美元貶值所帶來的風險實乃上策。也乃是已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上上策,中國在這場世界經濟大戰中也必將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發出更加響亮的聲音。

編輯推薦

致溫家寶總理的公開信,同時抄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內及國務院各部、委、局、辦和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第一決策人。

企業強,則國強;企業富,則國富。

為中國企業之崛起、民族之富強而謀略!

為中國早日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而努力奮鬥!

作者簡介

何學林,著名策劃家和經濟學家,中國策劃業開山鼻祖和教父級人物,中國策劃業和創意產業真正的開創者,中國第一代著名策劃家,美國內申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博士、清華、北大高級總栽研修班、MBA班特聘教授,一直引領中國策劃業,經常被模仿甚至被剽竊,但從未被超越,是中國策劃界從業最早、起點最高、成名最早、專業化程度最高、最具實戰效果、策劃案例影響最大、最負責任、敢對結果負責的真正的“中國策劃第一人”,在17年的策劃生涯中,創造了多個裡程碑式的案例,為中國策劃界和企業界做出了卓越成就和開創性貢獻,在中國行銷策劃界獨樹一幟,享有盛譽。先後榮獲“中國十大企業策劃領軍人物”、“中國十大行銷策劃專家”、“中國十大品牌策劃專家”、“中國十大策劃風雲人物”、“中國十年最具影響力策劃專家”、“中國策劃二十年十大元勛”、“世界經濟十大華人傑出文化創意人物”、“建國60周年感動中國60人”等多項殊榮。

他策劃巨人重新站起來,創造了腦白金從50萬起家到年銷售額10億的行銷奇蹟;由他獨創的“何氏行銷模式”,可以用100萬元達到1億元廣告效果、1000萬元達到10億元廣告效果,幫助企業徹底走出“做廣告找死,不做廣告等死”的惡劣行銷環境,並精通市場行銷各環節,將市場行銷的各環節全部打通,在中國策劃界率先形成了完整系統的企業策劃的三大科學體系,把做策劃建立在了科學的基礎之上,還橫向打通了各個行業的行銷策規律,能夠為360行做策劃;他還是“中國城市策劃第一人”,開中國城市整體策劃之先河,策劃了多個城市,受到國務院有關領導的高度評價。

出版《企業憲法》、《最大商機》、《成敗巨人》、《中國式行銷兵法十三章》、《中國式行銷20法則》、《戰略決定成敗—細節主義緩期執行》、《暴利的秘密》、《巨人史玉柱怎樣站起來—腦白金的戰略與策略》、《策劃中國城市》、《世界尋夢園大策劃》、《十年一劍—何學林的大策劃》等多部暢銷專著。

目錄

第一部分 致溫家寶總理的公開信

第二部分 經濟低潮孕育最大商業機會

第三部分 把握大勢賺大錢

第四部分 把倒下的企業扶起來 讓站著的企業不倒下

第五部分 何學林的策劃實例

第六部分 附錄

書摘

致溫家寶總理的公開信

用智慧和謀略(策劃)戰勝危機——利用金融危機讓中國早日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金融危機對中國的重大意義在於:它將改變世界的格局,使大國重新洗牌,這對中國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若應對得當,中國將更快更早地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用4萬億拉動內需,可能會帶來“滯脹”的後果,不如使用巧勁,抓住歷史性機遇。

在2009年春節期間,當全國人民都在歡度春節之際,作為民間智囊中的一員,我們寫下了此文,提出了應對之策,不用花4萬億資金,用智慧和謀略就可以轉危為機,在這場世界性金融危機中輕鬆實現“大國洗牌、中國崛起”。

現將此文呈您審閱,僅供參考,以盡一個策劃人為國家謀劃的匹夫之責。

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中華民族必將在21世紀再度復興,中國必將在21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這已經成了全世界炎黃子孫和有識之士的共識。問題是如何使中國更快地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我們認為,本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恰恰是可以使中國早日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百年一遇的歷史性機遇。

面對經濟危機,人們通常都會把關注的焦點放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理經濟危機本身——如何擺脫危機,走出低谷上。而在我們看來,經濟危機將改變世界經濟格局,利用好這次機會,中國將會更快地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所以我們建議,要以這樣的大視野來看待和治理經濟危機,設計應對之策,就能充分利用好這次機會使中國更快地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同時又能使經濟危機得到很好的治理。否則,中國將會喪失重大的歷史性機遇,危機本身也得不到更好的治理,給歷史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利用好經濟危機,中國可更快地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將深刻地改變世界經濟的秩序和格局,世界各國的國力對比將由此發生大洗牌。1929至1932年的經濟危機最終將人類拉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確立了美國在西方國家的領袖地位;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沉重打擊了美國,在節能技術方面走在前列的日本則藉此機會迅速崛起,並對美國構成威脅;而l989年的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則標誌著這種威脅的結束;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終結了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奇蹟,徹底喪失了與“中國製造”競爭的能力,扛住了風暴襲擊的中國迅速成長為世界工廠。

禍起美國、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將使目前的世界第一強國美國成為災難深重的第一受害大國。中國若應對得當,可在危機中獲得明顯的比較發展優勢,進而改變世界經濟的發展格局,使中國更快地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這是經濟危機給中國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可謂經濟低潮孕育的最大商業機會了,我們且不要錯過。

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總量與美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雖然在發展速度上中國快於美國,但由於美國的經濟總量基數太大,其較慢的發展速度所產生的經濟總量的增量仍然很龐大,由此導致基數越來越大,美國經濟總量增量的絕對值就會更加越來越大。縱使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快於美國,但美國經濟總量的增量仍遠遠大於中國,雖然相對的發展速度中國大,但絕對的增長數量美國大,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加大,只是加大的幅度越來越小而已。在此種情況下,中國要在經濟總量上趕上和超過美國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需費相當長的時日。只有當美國的經濟總量保持不變甚至有所下降,而中國的經濟總量持續增長,才能快速改變兩國的經濟總量基數之間的差距。這種情況只有在經濟危機下才有可能發生。因為只有經濟危機才能使美國經濟“滯脹”或下降,而中國經濟卻由於應對得當繼續增長。所以,經濟危機是大幅度改變中美兩國之間經濟總量差距的大好時機,關鍵是在經濟危機中,當美國經濟停滯不前時,中國經濟不僅不能停滯不前,反而要保持較快增長,這就意味著中國要採取與美國不同的應對危機之策,避免陷入同“滯脹”,雙下降。

要靠謀略和智慧,而不是拼經濟實力

面對經濟危機,各國都在採取大同小異的“凱恩斯主義”和“羅斯福新政”——增發貨幣,降低利息,擴大政府投資和財政支出,刺激消費,以拉動需求。這種老掉牙的“凱恩斯主義”和“羅斯福新政”,拼的是經濟實力,打的是國力消耗戰。這對中國來說也許並不是個好的策略。美國8000億美元救市,中國4萬億元人民幣救市,加之各地方配套資金,約合2萬億美元,美國消耗8000億美元的國力,中國消耗2萬億美元國力,而美國的國力比中國要強得多,消耗卻如此不成比例.這將極大地改變中美兩國之間經濟總量上的差距,即使是等比例消耗,中美兩國經濟總量的基數也在等比例下降,沒有起到“消耗敵人有生力量”的我國經濟總量的基數“逆向增長”的作用。更大的遺憾還在於,這種救市措施可能導致中美兩國經濟齊“稍息”,同“滯脹”,雙雙停滯不前,共同等待,經濟總量的基數保持不變,甚至同下降——既然大家都採取同樣的救市政策,那么導致這種“共同的結果”的可能性不是沒有,而是很大。

經濟危機表現為需求不足,政府部門和精英分子認為,只要將足夠多的錢(貨幣)投進市場就能夠刺激消費和投資,拉動需求。於是,政府部門通常都會想到採取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這已由經濟學家凱恩斯首先想到並由羅斯福採納實施過了),包括增發大量貨幣來救市。但由於在經濟危機中,人們(包括投資者)的信心往往已降到了谷底,需求就會拉而不動。結果,期望中的經濟成長並沒有如期到來,過多的貨幣導致了更高的通貨膨脹,經濟陷入了似乎不可理喻的“滯脹”局面。不是缺少貨幣拉動,而是人們普遍地失去了信心,所以拉而不動。所以,在經濟危機中,恢覆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而信心不是用黃金和貨幣就一定能夠買來的,如方法得當,不用黃金和貨幣或用少量的黃金和貨幣就能換來更大的信心。這就為智慧和謀略洞開了一扇救市的大門。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而智慧的民族,擁有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深厚底蘊和悠久文明史,其東方謀略和智慧舉世聞名,流行於當今世界,並被廣泛地套用於西方各食業的商戰之中。中國企業界也在短短的不到三十年中誕生了一批蜚聲國際的大企業,它們的發展速度並不慢,後來居上,靠的是智慧和謀略,證明中國人將東方智慧和謀略套用於商戰同樣卓爾不凡。當此經濟危機之時,我們理應發揮東方謀略和智慧的作用,拼智謀而不拼經濟實力,以小博大,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上策。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方法和道理比鼓舞更重要在經濟危機中,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但信心從何而來呢?人們為什麼會喪失信心呢?

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低潮進入,高潮退出,低買高賣,低進高出,這是亘古不變的生意法則,也是企業賺錢的本質。低潮進入也就是採取擴張的發展戰略,高潮退出即是指採取收縮的發展戰略。在高潮中發大財的,往往都是在低潮進入(採取擴張的發展戰略)者,而在高潮中賠得血本無歸的,往往都是在高潮來臨之時才進入(採取擴張的發展戰略)者。每一個大牛市都會套牢一大批新股民,因為新股民往往是在牛市來臨之後股指已經漲得很高的時候才知道進入,而當牛市行將結束股指漲得很高的時候卻還不知道退出,當熊市來臨股指跌得很低的時候卻又失去信心退出了。真正在牛市里賺大錢的,是那些在熊市時就已進入並在牛市高潮之時退出的人。股市是經濟的縮影,股市如此,整體經濟也一樣。凡賺大錢者,必是低潮進入、高潮退出者。

經濟高潮是風險最大、投資價值最小的時候,應當激流勇退,採取收縮的發展戰略;經濟低潮是風險最小投資價值最大的時候,正該大舉進攻,採取擴張的發展戰略。

經濟危機是一個國家或全球經濟整體地陷入低潮,整體經濟的低潮正是整體經濟的低價,企業經營成本較低——原材料成本低,人員工資低,國家稅費低,資金成本低,而且還有種種優惠政策的支持——正是低價買進的大好時機,而經濟恢復到正常的軌道甚至迎來新的高潮,是歷史的必然。因此,低潮進入者必將獲得歷史機遇的恩賜——高額的回報。毫無疑一問,面對當前的世界經濟危機,企業理所應當採取擴張的發展戰略,眼下世界性經濟危機正是百年未遇之歷史機遇,如能大舉進攻,採取擴張的發展戰略,必將在不遠的將來獲得歷史機遇的恩賜一獲得超乎想像的高額回報。因為經濟低潮孕育最大商業機會,這是由生意的本質所決定的。

但是,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生意並沒有左手倒右手那么簡單,紛繁複雜的生意現象使人們普遍地遠離了生意的本質。經濟高潮應該採取收縮的發展戰略之時,人們通常都會變本加厲地採取更加擴張的發展戰略;而當經濟低潮應該是採取擴張的發展戰略之時,人們通常都會採取收縮的發展戰略。面對經濟低潮,本是該買的時候,應當大舉進攻才對,反倒誠惶誠恐,不知所措了。

經濟危機的本質是由虛擬經濟(金融泡沫)向實體經濟的回歸,由金融泡沫吹起來的過高的房價要回落,過高的股指要下跌,一切過高的物價統統都會下跌,這本來是投資價值的理性回歸,正是迎來投資的大好時機,但由於人們(包括投資者在內)買漲不買跌的從眾心理,使得越是下跌,人們越不買,越不敢買,以致喪失信心,導致需求萎縮。市場需求的萎縮導致企業銷售受阻,現金流吃緊,到期貸款不能償還(如次貸危機),引發金融企業的紛紛破產倒閉或國家的破產(如冰島),為經濟危機拉開了序幕。隨後,實體企業紛紛破產倒閉,實體經濟陷入全面的經濟危機。人們(包括投資者)的信心也就降到了谷底。

經濟危機中人們普遍地忘記了低買高賣的生意的本質,認識不到經濟低潮孕育的投資機會,普遍地不懂得經濟低潮孕育最大商業機會這個道理,因為低價買進高價賣出這一生意的本質被複雜化的生意現象所掩蓋以致人們遠離了生意的本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