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彤[廣西藝術學院聲樂副教授]

曾彤[廣西藝術學院聲樂副教授]

曾彤,女,廣西藝術學院聲樂副教授,抒情花腔女高音,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研究會會員、廣西音樂家協會音樂教育委員,2007年-2009年曾任柳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90年華中師範大學音樂系本科畢業。

廣西藝術學院聲樂副教授曾彤 廣西藝術學院聲樂副教授曾彤

2005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聲樂教學研究方向研究生班。

1994年—1996年在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進修深造,受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霖教授推薦跟隨聲樂教育家馬秋華教授系統學習美聲、民族、通俗三種不同風格作品的教學實踐及演唱,直接得益於金鐵霖聲樂教學體系的傳播與影響。

1996年1月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

2005年3月在廣西藝術學院成功地舉行研究生畢業獨唱音樂會。

2005年7月在柳州市圓滿舉行大型“七月傾情曾彤師生演唱會”。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演唱及教學研究。

主要貢獻

近二十年來潛心致力於聲樂教學實踐研究,教學特色表現為理論聯繫實踐,教學語言通俗易懂,見效快,注重音樂表現的綜合藝術修養磨練與提升,教學成績凸顯,並上升到理論總結。在擔任2007年教育部高職高專《聲樂》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期間,帶領教學團隊所取得的成績奠定了全國高職高專同行業專業先行地位。

科研方面: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與研究實踐經驗,具有較全面的技能技術實踐指導能力、理論研究及指導能力。

1、2007年主持的“十五”廣西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論高職音樂教育聲樂教學的研究》(2005C148號)已獲結題。

2、2009年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項重點課題《高師聲樂教學改革-本土民歌的課堂融入》(桂教高教2009第83號)中擔任除課題負責人之外的第一完成人(在研課題)。

3、2009年廣西藝術學院院級科研課題《鋼琴伴奏藝術與聲樂教學演唱有機結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藝院2009第102號檔案)中擔任除課題負責人之外的第一完成人(在研課題)。

4、2009年12月參加第四屆中國民族聲樂論壇並在論文集中入編學術論文《民族聲樂人才培養的構思》。

5、2010年學術論文《民族聲樂人才培養的構思》發表於《藝術探索》(國家級核心期刊2010.3)。

6、近年來開始著手系統研究與提煉當今聲樂教育界跨三種唱法研究與實踐取得豐碩成績的著名聲樂教育家馬秋華教授的教學思想:

2010年在《人民音樂》(2010年3月號)發表文章《春華秋實—馬秋華學生音樂會觀感》。

2010年6月在全國中文(音樂類)核心刊物《中國音樂》2010年第二期發表學術論文《馬秋華教授聲樂教學理念與實踐之思考》。

學術評價:

1、1996年2月6日《中國藝術報》第五版圖文報導並評論“曾彤北京大學獨唱音樂會”文章《曾彤:歌如清泉寄深情》作者:喻家卿。

2、2005年7月17日《柳州晚報》第四版圖文報導《園丁:教學兩相長;桃李:灼灼竟芬芳—七月傾情曾彤師生音樂會側記》作者:黃子君。

3、2005年5月號廣西《歌海》雜誌社專題評論文章《清音妙韻傾真情—記廣西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音樂系講師曾彤》作者:楊繡文。

4、2007年教育部國家精品課程站廣西區內專家原廣西文聯黨組書記、區音樂家協會主席、著名作曲家傅磬(已故)評論精品課程負責人曾彤教學研究水平及該課程的建設。

學術觀點:

主張一用腦、二用心、三用嗓完成歌唱藝術學習過程中的微觀與巨觀相結合,思維主導技術控制和情感體會,嚴格灌輸歌唱技術訓練與綜合藝術修養提升要在相輔相成中並舉的教學原則,善於用辯證的觀點在教與學中不斷總結與提高。

2010年第四屆中國民族聲樂論壇論文集發表學術論文《民族聲樂教學中人才培養的構思》,文章闡明指出民族聲樂教學中人才培養應分別從人才的選定、教學定位、教學階段要求、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學效果的檢驗等五個方面全面系統進行,尤其強調教學過程中注重聲音共性基礎訓練與個性演唱特色訓練的緊密結合、藝術實踐環節的訓練與反饋。

獲獎記錄

2007年、2008年先後榮獲廣西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優秀教師”及“柳州市第七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