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蜂療孝子]

曾偉[蜂療孝子]

曾偉(1976- ),男,湖南懷化人,蜂療抗癌先行者,自2010年起用蜂針療法救治身患肺腺癌晚期的父親生存至今,被譽為“蜂療抗癌孝子”,並成功進入北京中醫藥大學深造。現在全國各地四處奔波,義務為癌症患者傳授蜂針療法,迄今已為200多名癌症患者控制了病情,減輕了痛苦。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曾偉(1976-),男,湖南懷化人,蜂療抗癌先行者,自2010年起用蜂針療法救治身患肺腺癌晚期的父親生存至今,被譽為“蜂療抗癌孝子”,並成功進入北京中醫藥大學深造。現在全國各地四處奔波,義務為癌症患者傳授蜂針療法,迄今已為200多名癌症患者控制了病情,減輕了痛苦。
2012年,被國內知名公益網站——癌症救助網——評為“優秀志願者”。
2014年,中華蜂療人愛心聯盟在京成立,39蜂療網正式開通,在此次有上百位全國各地蜂療專家和蜂療人、媒體記者參加的峰會上,曾偉獲得“2013年度蜂療界最具影響力人物”稱號。
曾偉加入【癌症救助網】志願者行列曾偉加入【癌症救助網】志願者行列

榮譽與職務:

中國“蜂療抗癌孝子”
中國“蜂療抗癌最具影響力”人物
“39蜂療網”蜂療抗癌專家顧問
北京市紅十字基金會“癌症救助網”愛心志願者
中華蜂療人愛心聯盟專家委員會抗癌專家組專家委員
39蜂療網開通儀式39蜂療網開通儀式

曾偉 獲2013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獎項曾偉 獲2013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獎項

重要經歷:

曾偉,1976年出生於湖南省邵陽市,一家五口:父親、母親、姐姐、哥哥。
曾偉年少時性格叛逆,沉迷遊戲;成年後拒絕父親給他安排的工作,選擇下海經商,因此與父親結下深深的怨恨,互不來往。
曾偉父親曾德文是位退伍軍人,2010年查出肺癌晚期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部。可是當曾偉聽說父親被查出肺腺癌晚期,生命岌岌可危時,他立即返回家鄉,發誓要拯救絕症父親。為了拯救父親,他放棄了紅火的服裝店生意,陪父親走上了艱難的抗癌之路。
在湖南湘雅醫院,曾偉安排父親做了手術,切開胸腔又縫合上了,已無手術價值。當時曾偉仍不死心,帶著父親又先後到上海和北京各大醫院求治,但這些醫院都不約而同地勸他放棄。曾偉無法面對這一殘酷的“判決”,他決心自己想辦法拯救父親!他買了很多抗癌方面的書籍,到處打聽治療肺癌的偏方,經常上網查資料。

8月初的一天,曾偉偶然在《家庭》雜誌看到北京有一位食道癌患者——關綏平,靠蜜蜂蟄刺穴位竟奇蹟般活了10年!曾偉連夜趕赴北京,找到了“蜂療抗癌第一人”關綏平,哭求向他學習蜂療方法救治自己父親,關老師被他的孝心感動了收他為徒。耐心向他傳授蜂針治療方法,並親自指導他給其他患者做蜂療。在他熟悉了蜂療方法之後,曾偉信心滿滿地離開了關老師家。一回到湖南婁底老家便採集蜜蜂,開始為父親做蜂療。一開始父親雖感覺有些痛,但在他的鼓勵下,父親還是堅持下來了。連續蜂療5天后,父親的咳嗽症狀輕了,這令曾偉一家看到了希望。此後,蜂針的次數不斷增加,由每次30隻蜜蜂逐漸增加到100隻……到2010年9月底,曾偉父親的病情奇蹟般地好轉起來,咳嗽少了,食慾增強了,體力也恢復了,竟然能從床上自己起來到外面散步!

於2010年10月9日曾偉接到了關老師因過渡勞累去世的訊息,非常悲痛。就在關老師去世短短的幾個月里,他先後接到了幾十位患者的電話,希望他能夠延續關老師的蜂療方法,幫助他們。曾偉帶著對師傅的懷念與悲痛,斷然決定將蜂療方法延續繼承。幫助和自己父親一樣痛苦的癌患,重返生命的綠洲。
截止2012年10月曾偉已經為全國各地上百名癌症患者通過蜂療方法的學習減輕病痛。只要遇到貧困的癌症患者他不但義務傳授蜂療方法而且還會經常自己花錢為患者買蜜蜂,也會捐錢給他們。現在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得知蜂療抗癌方法可以為患者延長生命、減輕痛苦,便從全國各地趕到曾偉湖南婁底的家裡,希望能夠學習蜂療方法延長自己的生命。在記者採訪曾偉的時候他說:“能夠每天通過蜂療方法幫助更多癌症患者減輕痛苦延長生命,是我最大的快樂;功克癌症仍然是醫學界最大的難題,蜂療只是有效抑制癌細胞的方法之一,防癌抗癌,依舊任重道遠。”

39蜂療網開通儀式晚宴上,曾偉與李萬瑤教授合影39蜂療網開通儀式晚宴上,曾偉與李萬瑤教授合影

蜂療定義

蜂針療法是中國民間療法之一。該療法是來自於民間,用之於民眾,在民間的經驗積累和治療的總結中發展起來,是祖國醫藥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類利用蜜蜂蜇刺器官為針具,遵循全息生物醫學理論,循經絡皮部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的針刺,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稱為蜂針療法。簡稱蜂針。蜂針是由工蜂產卵器特化而成。蜂針離開蜂體後,在支持蜇刺基部和蜇器官發動裝置的作用下,有節奏地不斷收縮,使蜇刺深入並自動將蜂針液注入人體皮內。蜂針是一種無需消毒,用過即棄的天然自動化微型注射器,刺入深度為1-1.5mm。
蜂針療法既給人體經絡穴位以機械刺激,又能自動注入皮內適量具有獨特藥理作用的蜂針液,同時還能繼發局部潮紅充血兼具溫針灸效應。蜂針療法可謂是集針、藥、灸三位一體的複合型刺灸法,具有簡、便、廉、驗、多快好省的諸多優點,被世代相傳。蜂針療法在源遠流長的傳統醫學精粹之基礎上,還吸收了國內外現代醫學的許多科研成果,已形成獨具風格的學科體系,成為了中醫學的—個重要支脈,在防治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疑難病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績,解決了一些用常規方法難以解決的課題。蜂針療法已成為自然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被世界各國人民所歡迎和接受,治療病種也在不斷擴大,顯示出頗有希望的生命力。

蜂療簡史

中國養蜂歷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年。早在公元前770年的東周時期,人們就開始用蜂螫治病。《黃帝內經》中就記載了蜂療法。
我國現在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公園前2-1世紀),收錄了365味藥材,將蜂蜜、蜂子和蜂蠟列為上品,並提出“蜂蜜味甘,平,主心腹邪氣,諸驚癇痓,安五藏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藥。久服值強身輕,不飢不老,延年”等論述。
1972年,在甘肅省武威縣東漢墓中出土了1900多年前的92枚竹簡牘醫書《治百病方》。其中介紹了多種丸劑是用白蜜調和藥粉製成的。蜜丸迄今仍然是最常用的丸劑。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3號漢墓中,有公元前2世紀的古方書《五十二病方》,其中有兩處用蜂蜇,一處用蜂蜜治病的配方。
漢代醫聖張仲景《傷寒論》中,記有世界最早的栓劑處方“蜜煎導方”,用來治療虛弱病人的便秘。還在《金匱要略》中以“甘草粉蜜湯”治“蛔腹痛”。
晉代葛洪(284-363年)善用蜂蜜治療燙傷和腿疾。
南北朝時期,陶弘景(452-536年)用蜂蜜等蜂產品美容和保健,“年逾80而壯年”。
姚僧垣(499-553年)在醫方中提出以蜂蠟配合豬肝和蛤粉可治夜盲症。現代醫學證實夜盲症是因機體缺少維生素A所致,而豬肝和蜂蠟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每100g蜂蠟含維生素A約4000單位。
百歲名醫甄權(541-643年)認為蜂蜜是滋補劑,常服有益於身體健康。他在《藥性論》中記有“蜂蜜常服面如紅花”,“治口瘡蜜浸大青葉含之”,“治瘁心痛及赤白痢,當做漿傾服一碗止,又薑汁蜜各一合,水和頓服之”。他還用生薑汁和蜂蜜治療痢疾。
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581-682年)用蜜蜂治療咳嗽、氣喘、抗衰老,並作為自我保健的常用藥品,活到102歲。他提出治療咳嗽的處方為:生薑1000g榨出薑汁,加蜂蜜500g煎成濃膏。如兼有氣喘症,在上述處方中可加杏仁。
明代李時珍(1518-1593年)著《本草綱目》,詳細記載了蜂產品的治病處方。
名醫孫一奎(1522-1619年)在所著書中收集了民間用蜜蜂成蟲治病驗方,其中有用蜜蜂治療淋巴腺結核的兩個驗方。
方以智(1611-1671年)的《物理小識》卷五載“藥蜂針”的配方與用法。取黃蜂的蜇針加硫黃、冰片、麝香,置瘡面上,以火點燃灸患部。
鄺蟠於弘治七年(1494年)編寫了《便民圖粟》彙編了民間套用蜂蜜治病的處方和加工蜂蜜的方法。
清初名醫喻昌(158-1652年)在所著醫書中記載有用蜂蜜、牛酥、杏仁配製的醫治咳嗽的處方。
現代中醫中藥的專著、辭典有《中藥大辭典》、《中醫大辭典》、《中藥大全》、《中草藥大成》、《名醫名方大全》、《新編藥物學》、《中國藥典》等醫藥書籍中,也對蜂毒及蜂產品的藥性、藥理及臨床套用等作了詳細的記載。

參考資料:

1、http://www.ikcw.com/jiuzhu/new_detail.aspx?id=4705 北京市紅十字基金會癌症救助網

2、http://economy.gmw.cn/2014-07/07/content_11862248.html 光明網

3、http://sd.people.com.cn/n/2014/0829/c173244-22151134.html 人民網

4、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4/08/28/1199320.html 新浪網

5、http://www.sx.chinanews.com/news/2014/0828/87195.html中國新聞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