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宗族墓群

曹氏宗族墓群

曹氏宗族墓群,漢魏時期墓葬,位於中國安徽省亳州市城區。主要包括董園漢墓群、曹四孤堆、劉園孤堆、薛家孤堆、觀音山孤堆、張園漢墓、馬園漢墓、袁牌坊漢墓群、元寶坑漢墓群等。

基本信息

位置

、曹氏宗族墓群

曹氏宗族墓群位於安徽省亳州市城南,包括曹四孤堆、馬園村西墓群、袁牌坊南側墓群、劉園孤堆、董園一號漢墓、二號漢墓、觀音山孤堆、元寶坑墓、白果樹墓群等。占地約10平方公里,甚為龐大。

2001年6月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獻記載

亳州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操的故鄉,曹氏家庭世居此地。

由文獻記載可知,亳州城南有曹騰曹褒曹嵩曹燦曹胤等人的墓群。近年考古發掘證實,亳州城南除有《水經注》記載的曹騰等人墓以外,還有曹鼎曹鸞曹勛曹水曹憲以及許多不知名的墓。可見曹氏家族,自曹騰發跡後,形成一個龐大的官僚群,其宗族墓地廣大。

規模

從已發掘的墓葬可知,曹氏宗祖墓群的形制基本相同,規模都很大,為磚石結構的多室墓,一般均具有前室、中室、後室以及數量不等的耳室或偏室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石結構的曹騰墓和磚結構的曹嵩墓

曹氏宗族墓群,墓門多為石結構,飾有畫像刻石,墓室牆壁,券頂繪有彩色壁畫。

考古價值

曹氏宗族墓群曹氏宗族墓群

1974—1977年亳州市博物館清理5座漢魏時期曹操宗族墓地,出土一大批銅器鐵器瓷器陶器石器銀器象牙玻璃玉器等,其中較為珍貴的有銀縷玉衣,銅縷玉衣以及字磚。

元寶坑1號墓出土字磚237塊。元寶坑1號墓32號字磚上有“倉天已死”四字。74號字磚“……有倭人以時盟不(否)”7字。“”為古代日本國名。東漢靈帝時,正值倭國大亂,字磚反映結盟結束的事實。墓主為會稽郡曹君,會稽郡是倭人通往中國的港口,因此倭人與曹氏家族有密切關係。曹操父曹嵩,靈帝時官大鴻臚,掌四夷諸王,譙城倭人可能通過他們內遷,字磚亦可能是倭人手跡。此字磚的發現,對研究古代中日關係有重要意義。

此外,出土的還有玉剛卯、玉豬、銀縷玉衣、玉枕、象牙石等珍貴文物。墓中出土的800多塊帶文字墓磚,最引人注目。有書體。文字內容有記曹氏宗組成員或地方官吏姓名,也有一些反映人們對當時社會不滿的詞句,對研究中國古代書體演變和對外關係具有重要價值。

申請挖掘

2010年9月,亳州市日前決定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爭取早日對亳州的沒有挖掘的曹氏宗族墓群,特別是亳州人一致認為是曹操墓的觀音山墓進行挖掘。並制定了相關保護三國曹魏文化規劃,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曹操地下運兵道申遺工作。

據悉,1974年,考古人員曾在亳州市薛閣塔下發現了曹氏宗族墓群,其中一號墓、二號墓被發掘,墓主人被證實分別是曹操的父親曹嵩和曹操的祖父曹騰,三號墓東西約14米,南北約11米,與一、二號墓規模相差無幾,至今尚未發掘。長期以來,當地不少考古專家認為,三號墓觀音山墓極有可能就是曹操墓。

截止到2010年9月,亳州的曹氏宗族墓群已經被挖掘了十多座,還有二十多座墓沒有進行挖掘。

旅遊資源

曹氏公園

曹氏公園正門有曹操紀念館,介紹曹操生平,門票10元,其他免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