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四世一品坊

曹州四世一品坊

四世一品牌坊橫跨街道,東迎城門,是座三門渾石建築,明戶部尚書郭允厚建,俗稱郭牌坊。 郭的父親名堵字宣澤,官至南京刑部郎,祖父文卿、曾祖紳曾也都曾入閣、故稱四世一品。 這座在魯西南聞名僅次於單縣百獅坊的石坊,不論建築技巧和石雕工藝,都堪稱上品,1958年擴街被拆除,“四世一品”石匾放置在縣文化館,後來不知去向。

地理位置

位於曹州(菏澤)的牌坊(木坊、石坊)見諸方誌記載的有七十三座,其數目之多在省內一百多座縣城裡屬少見。其中最著名的是四世一品坊。四世一品坊原坐落在今東方紅大街郵電大樓門前。

四世一品四世一品

名稱由來

牌坊橫跨街道,東迎城門,是座三門渾石建築,明戶部尚書郭允厚建,俗稱郭牌坊。郭允厚 字萬輿,世居曹州(今菏澤市)城,萬曆丁未(1607年三十五年)進士,初任文安(在今河北省)知縣,後調知洛陽,天啟年間(1621--1627)考授兵科給事,後升兵部左侍郎,累遷戶部尚書。在朝廷內外享有聲望,進階光祿大夫,加封宮保,贈及四世,這座牌坊就建於此時。郭的父親名堵字宣澤,官至南京刑部郎,祖父文卿、曾祖紳曾也都曾入閣、故稱四世一品。

牌坊形制

石坊跨街長10米,高約十六米,寬2.6米,全部採用青茶沙石料,仿木結構鑿眼開隼並接,渾然一體,堅固異常,歷數百年隼口無一鬆動。石坊分頂、身、座三部分,頂又分作兩層,上層由“聖旨”二字題額,以示此坊是皇帝親自欽準建造;下層飛檐翹角,鑲嵌的橫匾上書“四世一品”四字,字大如斗,端莊靈秀,據說是明代書著名書法家董其昌的手筆。身部四柱鼎立上架橫樑,橫樑上雕刻的官誥儀仗圖,把近百個人物按照身份安排在不同位置,採用浮雕、透雕和塑雕不同的技法,準確的刻畫出人物的各種表情,個個形象生動栩栩如生,表現了郭氏榮歸鄉里時隆重而熱烈的場面。底座粗壯堅實,蹲在上面的八頭石獅子,分列立柱的兩面,威武雄壯,更加增添了石坊的雄偉氣勢。這座在魯西南聞名僅次於單縣百獅坊的石坊,不論建築技巧和石雕工藝,都堪稱上品,1958年擴街被拆除,“四世一品”石匾放置在縣文化館,後來不知去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