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晨鐘的優雅·佛學精華

二、佛教“八識”中的處世之道/115 八、佛教最高境界的涅槃/147 一、三世修行中的崇拜佛/153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6月1日)
平裝: 21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10409209, 9787510409202
條形碼: 9787510409202
尺寸: 23.6 x 16.6 x 1.6 cm
重量: 381 g

內容簡介

《暮鼓晨鐘的優雅?佛學精華》內容簡介:佛是已經覺悟了的人,人是尚未覺悟的佛。佛法使人覺悟,給人智慧。在佛的眼中,一切眾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佛陀說法應世的目的在於教導眾生。開顯其本具的佛性,使人人成佛,完成理智、情感、能力之最圓滿的人格。在喧囂的都市中,人們尋求內心的平靜來獲得心靈上的安慰,而暮鼓晨鐘的佛學精華正是這棵深谷中的幽蘭,滋潤著你我的心房。院門深處的幽靜、木魚清脆的回音,如同一股明淨的清泉淨化著人們的心靈。

目錄

第一章 深谷中的幽蘭——佛學起源
喧囂的都市往往讓人有一種尋求平靜的渴望,而暮鼓晨鐘的佛學精華正是這棵深谷中的幽蘭,滋潤著你我的心房。院門深處的幽靜、木魚清脆的回音,如同一股明淨的清泉水淨化著人們的心靈,在佛中體會、感悟人生。那究竟什麼是佛,它的產生與發展你又了解多少?現在就跟隨著我的字跡來認識這門博大精深的文化。
一、佛教鼻祖釋迦牟尼生前事/3
二、佛教在故鄉印度的盛衰/18
三、星空輾轉,佛光照耀神州/27
第二章 不凋零的奇葩——佛教傳播
亞洲是佛教的發源地,2500餘年來,佛教一直在亞洲大部分地區和國家流傳,對各國的教和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各國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佛教在歐美的流傳可追溯到公元前329年,希臘亞歷山大侵入印度河流域時期。據統計,歐洲佛教徒中絕大部分是亞洲移民的後裔或僑民。佛教在傳入歐美後,為了適應當地的社會生活,在戒律和儀式方面發生了很多變化。
一、佛教的發源地——亞洲/37
二、佛教在歐美的傳播與發展/56
第三章 沙羅樹下的智慧果——佛教感悟
芸芸眾生與佛結緣,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悟出其間的真諦。成道者不僅擁有上天賜予的資歷,更多的是感受世間的悲歡離合,人情百態。從老者的皺紋中參透心酸,從頑童的笑聲中看見希望,在這些自然的循環中佛者有了自己的理論,形成了完善的修行體系。而在佛教中極為重要的“修行、受戒、禪定”正是這千百年來無數智者思想精華的積澱,它為更多的人開啟了了解人生智慧之門。
一、修行修身,讓人生處處充滿智慧/67
二、“戒”字心起,謹守戒律修得圓滿/87
三、佛教法門中最重要的禪定說/99
第四章 塵世中的白蓮——佛教精髓
佛教作為一個龐大的體系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義理與概念,正是這些義理與概念構成了佛學中的精髓。人生輪迴、死後的涅榘,這些經典的理論不僅引導著僧人的修行,同時也讓無數的世人為之著迷。在佛學中每個義理都有自己的故事,它們在豐富你知識的同時更給予你更多的人生智慧,啟迪你在生活中的新思路。
一、世間萬物皆是“空”/109
二、佛教“八識”中的處世之道/115
三、佛家的宇宙觀之“中道”說/118
四、佛學中舉足輕重的“二諦”理論/122
五、修行佛性。積德善果/128
六、佛家的人生觀之“因果”定理/135
七、生命的奧妙在於輪迴的輾轉/141
八、佛教最高境界的涅槃/147
第五章 菩提樹下的繁星——經典人物
從釋迦牟尼創立佛教至今的千百年中,歷史上出現了許多高僧大德,他們或是開創佛教流派,或是翻譯經文,或是作為文化的使者將佛法廣為流傳,他們如同寶塔上一顆顆閃亮的鑽石般光彩奪目。失去他們,佛教將沒有今天的輝煌,而學習他們會讓你在感受精華的同時,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智慧。
一、三世修行中的崇拜佛/153
二、四位菩薩的智慧精華/160
三、著名的論師與高僧/17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