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熱

繼前幾年中國小的“擇校熱”之後,近兩年又出現了“普高熱”現象。透過轟轟烈烈的“普高熱”現象,從具體的學校管理和普通高中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看,有許多問題應當引起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尤其學校管理者作全面的、冷靜的分析和思考。

現象

中招錄取工作還在進行中。筆者從隨機的採訪調查中發現,普通高中仍是莆田絕大多數學生的首選志願,哪怕是一些文考成績並不理想的學生,家長也想通過“擇校”,讓孩子擠進普通高中。與普通高中“熱”相比,職業中專就顯得有些“冷”,自願填報職專的人屈指可數。涵江一所職業中專的負責人說,現在莆田市的職專學校普遍“吃不飽”,去年他們學校的入學學生數隻占計畫招生數的一半。
那么,在國家大力鼓勵發展職業教育的今天,為什麼仍有那么多的國中畢業生去擠普通高中的“獨木橋”,而不願選擇職業教育?採訪中,筆者了解到最根本的原因是許多家長受狹隘的教育理念影響,導致了他們在指導孩子升學時進入了誤區。家長們普遍認為如今就業難,只有高學歷才能找到好工作,所以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上高中考大學。其次是相當部分家長對“職業高中、中專、職專畢業當年可參加高考”這一政策不甚了解,不懂得應屆職業中專畢業生也可以參加高考,通過“高職單招”也可以上本科,他們只是片面地認為孩子只有進入“普高”才有希望考大學。

特徵

首先是部分學校在經濟利益驅動下的短期行為。一是由於不顧客觀條件,無視教育規律,盲目擴班並使班額爆滿,從而導致了教學設施、設備不足,師資缺乏,課堂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不少學生和家長大呼上當,怨聲不斷;二是學校管理的難度加大了。由於招生規模擴大,許多遠遠低於錄取分數線的學生也入了學。這部分新生根本學不懂高中內容,學習成了他們的沉重負擔。於是,學校違紀現象增多,管理難度加大;三是辦學壓力加大。由於一些家長是交了費,甚至交了高額贊助費把子女送進學校的,所以他們對學校的要求很高,對子女的成績期望也很高,而實際上許多自費生根本就不具備學習高中課程的智慧型基礎,許多家長和學生大學夢的破滅,將會直接影響高中階段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可見,面對“普高熱”現象,我們學校管理者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在挖掘學校辦學潛力,擴大招生,滿足社會需求,提高辦學效益的同時,更應按教育規律辦事,適度發展,既要數量,更要質量,有序有效地發展自己,而嚴防“普高熱”引發頭腦發熱,盲目冒進和不計後果的短期行為。目前在學校管理中要著力做好這樣幾個方面的工作。
 

反思 

一、最佳化常規管理,精心營造催人奮進的校園氛圍
嚴格常規管理是穩定教學秩序、執行教育法規、貫徹全面發展方針的必要措施和根本保證。不少學校狠抓常規管理,確實在建立和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
問題令人擔憂,比如不少學校一味地強調嚴,力圖把學生“封閉”起來,封閉在教室和宿舍里,致使學生每天沿著宿舍--教室--食堂這樣的“三點一線”循環往復。這樣,把學生管住了,也管死了,卻忽視了這一活生生的、好說好動的學生群體的年齡特徵,更沒能從弘揚學生的主體意識入手,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動,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去努力構建一個催人奮進、迎頭趕上的校園氛圍,致使整個校園死氣沉沉。學生的學習生活更是單調乏味,腳步匆匆,滿腦袋裝的都是習題、講義和分數,一次次的考試簡直就像經受了一次次煉獄。他們不少人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感受的只是時間不夠用,思想壓力大,學習效率低,前途茫茫。

二、轉變質量觀念,著力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
無論是教育自身的迅速發展,還是社會需求的變革,都要求我們的學校管理者要從根本上轉變質量觀念,摒棄以升學人數多寡為唯一標準的質量觀,著眼於全方位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確立起一種多層次、多規格、多類型的複合型的人才觀。升學率能反映出該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而能否培養出整體素質優良,造就適應即將到來的知識經濟需要的合格人才也是質量,而且是新形勢下真正決定學校發展前景的最關鍵的質量因素。知識經濟需要的是身心健康、愛美有德、有創造能力、能自主競爭的人。他們必須具有科學的價值觀念、全新的知識能力、思維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質、科學的生活態度及文明的行為習慣。因此,在整個管理過程中,管理者必須始終如一地抓好有助於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制度和措施的落實,逐步健全科學的學生智慧型素質的評價和獎懲標準,以“德、才、學、識”的要求引導學生多方面發展,使各類學生在各方面都要有進步和提高。這既是教育規律的要求和穩定教育秩序的需要,也是我國的市場經濟和全球範圍的知識經濟浪潮的客觀需求,更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歷史必然。
三、細化分層教學,努力促進所有學生的成績提高
在學生的知識基礎差異較大的情況下,實施分層教學,分別不同類型,對學生施以不同層次的教育和指導,是保證各類學生都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完成學習任務,從而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但現存的問題是部分學校沒有認真地研究和解決分班後提高效益的問題。因此,分層教學的實施迫切需要進一步細化和深化。除了不同類型班級的教學目標要有相應區別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備課、授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以及自習輔導等各教學環節上圍繞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落實分層的具體內容。如教學的舉例要分層次,例題的設計,要有基本題目或問題,確保教學內容的循序漸進,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反饋的機會,有補償的餘地,在基本問題、題目的講授、設問時使深度、廣度都有所區別,保證所有學生都吃得飽、吃得了。布置作業時,題目的設問也要分類。鞏固所學的基礎性題目,要求全體學生做,強化訓練的題目可要求基礎好的學生直接做,基礎不太好的學生則給以必要的點撥啟發,至於貼近高考的、提高性的題目則可要求學生選做。測驗試卷也應分必做題和選做題。總之,教師要主動根據教學實際靈活安排,幫助和促進全體學生都有所獲,都得到提高,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四、培養個性特長,全面開發學生的發展潛能
有些學生雖然由於種種原因,在進入高一時文化基礎知識不夠紮實或缺漏較大,成了所謂的學習困難生或者中等生,這一部分學生中有不少人都具有良好的個性特徵和發展潛力。因此,無論是從“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這一教改宗旨上講,還是從多出人才,提高升學人數這一辦學效益方面看,乃至從轉化中差生,穩定教學秩序這一管理的現實需要上講,我們都要自覺改變現存的重智輕德、重文化課教學輕音體美及其它素質培養的狀況,主動加強對學生的個性特長的培養和研究,發展學生的潛能,促進他們成為專才。為此,我們除了要採取各種措施,從學習信心、方法和策略方面指導、幫助這類學生外,還應當注意發掘他們的發展潛力,創造條件培養他們的個性特長。積極創造機會,鼓勵他們展示才華,加強鍛鍊,促進專業才能的提高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增強其自強不息,拼搏奮進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社會對學校的評價除了升學率標準外,更側重於從該校是否有名教師、名學生(包括名校友)或辦學特色等方面來評判優劣。因此,千方百計地培育特長學生應該引起我們學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和大膽探索。

“普高熱”現象進行冷思考

是提醒人們,尤其是學校管理者,要客觀、準確地判斷社會發展變化的時代趨勢,有序高效地利用好迅疾到來的“普高熱”現象對學校的改革和發展帶來的良好機遇,同時沉著冷靜地面對新形勢下辦學體制改革對學校管理提出的嚴峻挑戰,提高辦學效益,更好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我們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應有的貢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