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病中

《晚秋病中》是唐代詩人王建的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晚秋病中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建
【作品體裁】七律

作品原文

晚秋病中
萬事風吹過耳輪,貧兒活計亦曾聞。偶逢新語書紅葉,
難得閒人話白雲。霜下野花渾著地,寒來溪鳥不成群。
病多體痛無心力,更被頭邊藥氣熏。

詞語注釋

晚秋:秋季的末期。指農曆九月。《南史·劉之遴傳》:“兼晚秋晷促,機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披括。”宋秦觀《宿金山》詩:“我來仍值風日好,十月未寒如晚秋。”陳伯吹《小珍看蛟去》:“山上山下的樹,有的葉子已經黃了,有的仍舊碧綠,有的卻紅得好看,多么美麗的一片晚秋景色。”
萬事:一切事。《墨子·貴義》:“子墨子曰:‘萬事莫貴於義。’”唐李白《古風》之五九:“萬事固如此,人生無定期。”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以是例之,萬事萬物之理,莫不皆然。”茅盾《子夜》十八:“李教授萬事認真,而且萬事預先準備。”
耳輪:耳郭的邊緣,下連耳垂。亦指耳朵。元王曄《桃花女》第二折:“我頭直上發似揪,耳輪邊熱似火。”清和邦額《夜譚隨錄·丘生》:“生大懼,投地求釋,眾置若罔聞,或揪耳輪,或扔髮辮。”魯迅《故事新編·鑄劍》:“王頭剛到水面,眉間尺的頭便迎上來,狠命地在他耳輪上咬了一口。”
新語:新鮮的話題;新穎的語句。唐杜甫《解悶》詩之六:“即今耆舊無新語,漫釣槎頭縮頸鯿。”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