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鎮

春曉鎮

北侖區春曉鎮位於北侖東南,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瀕臨象山港,海岸線長20公里,陸域面積85.81平方公里,可開發土地約3萬畝,可利用低山緩坡地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8.8%。東南朝向三個自然岙分別為昆亭、三山、慈岙三個居民點,2005年上半年行政村經過規模調整由原來的18個行政村合併為6個行政村,人口約2萬。

基本信息

(圖)春曉鎮春曉鎮

北侖區春曉鎮位於北侖東南,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瀕臨象山港海岸線長20公里,陸域面積85.81平方公里,可開發土地約3萬畝,可利用低山緩坡地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8.8%。東南朝向三個自然岙分別為昆亭、三山、慈岙三個居民點,2005年上半年行政村經過規模調整由原來的18個行政村合併為6個行政村,人口約2萬。

鄉鎮介紹

(圖)春曉鎮春曉鎮

春曉鎮原為三山鄉,2003年8月撤消三山鄉,與柴橋街道的原昆亭6個村合併新建而成,現轄區6個行政村,人口約為1.8萬人。2007年GDP達到5.5億元,財政可支配收入457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9403元。

春曉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位於寧波市北侖區最南端,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太河公路和沿海中線形成縱橫兩條交通要道,距新碶11公里,距寧波市中心區33公里。

春曉鎮擁有耕地1.6萬畝,海塗面積1.3萬畝,山林面積5.5萬畝。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原始植被保存良好,森林覆蓋率達到58.8%。

春曉鎮盛產林、果、茶等經濟作物,水果以金柑、柑桔、葡萄、黃花梨、西瓜為主,種類繁多,產量豐富,有充裕的食品工業原料。海水產養殖以梭子蟹對蝦、蟶子、泥螺、紫菜等為主。茶葉也是春曉鎮的一大特產,有3000多畝名優茶基地。

春曉堅持把抓經濟建沒和創生態城鎮結合起來,把建設濱海新城巨和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統—結合起來,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春曉園區開發建設不斷推進,工業經濟快速增長,農業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形成了“三山玉葉”、“海和森玉葉”等名牌產品,第三產業加速崛起,洋沙山濱海休閒遊和沙龍灣餐飲業迅速發展,春曉的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得到了全面發展。

旅遊休閒產業初具規模。洋沙山景區和乾岙餐飲城建設已初具規模,春曉苑大酒店、貝斯特大酒店、沙龍灣等一批賓館、酒店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景區內餐飲、停車場等各類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通過開展沙龍灣鄉村旅遊等節慶宣傳活動,打響了洋沙山旅遊和乾岙沙龍灣休閒餐飲的品牌,洋沙山旅遊業日趨成熟,年接待遊客已達到28萬人次。

交通物流業快速發展。2008年中期太河路實現通車,春曉初步形成以沿海中線為主幹線聯結太和路、川鹹線、大海線一橫三縱快速便捷的交通網路。規劃2路、15路的橋樑工程也已經開工建設。規劃三、四、五、十五路路基填築工作已順利完成。大港一期8000平方米標準廠房已投入使用,大港二期10000平方米標準廠房已開工建設。寧波達鑫倉儲有限公司等一批現代物流項目簽約落戶,與港務局四期貨櫃碼頭相配套的倉儲、運輸等物流設施加速發展。

民生設施逐步完善。春曉以成人學校、三山學校、昆亭國小、友飛幼稚園為主的教育設施逐步得到完善,昆亭和慈岙兩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已投入使用。垃圾中轉站投入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80%以上。同時全鎮所有行政村都配備圖書室、健身路徑,桌球室,共有村級文體團隊20餘個,初步形成了以春曉文化站為中心,昆亭、三山、海口三點為補充的“一心三片”文化體育網路框架。

行政區劃

春曉鎮面積75.8平方千米,人口1.87萬人(2006年)。轄:三山、鹹昶、慈岙、民豐、昆亭、乾岙等(行政村)。鎮政府暫駐工業區內。原轄18個行政村,面積為75.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萬,其中非農人口0.08萬。鎮政府暫駐鳳三村

2003年9月2日,春曉鎮黨委、政務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於設立海口、三山、昆亭管理區的通知》,全鎮18個村,按地域位置,設立3個管理區,即海口管理區、三山管理區、昆亭管理區。管轄範圍分別為:

(1)海口管理區下轄:民豐村、慈峰村、慈東村、上橫村、海陸村、海口村。辦公地點:原海口衛生院。

(2)三山管理區下轄:球山村、雙獅村、鳳山村、堰潭村、合宅村、鹹昶村。辦公地點:鎮文化站。

(3)昆亭管理區下轄:上車門村、上劉村鄒溪村、燕灣村、桂池村、乾岙村。辦公地點:昆亭影劇院。

鄉鎮發展

(圖)春曉鎮民豐村春曉鎮民豐村

春曉境內交通便捷,內有沿海中線橫貫東西,與鄞州區和本區的白峰鎮接壤;穿鹹線、大海線通過昆亭、茅嶺隧道,北連柴橋、大契街道,溪岙嶺隧道開通後距北侖行政中心14.7公里,至寧波中心區40公里。開發區東區的大規模建設,為春曉鎮的騰飛提供了歷史機遇。春曉鎮本著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明確了“高中檔居住生活區、旅遊度假休閒區、生態環保工業區”三個定位,確立了建設“東海春曉生態城鎮”的戰略目標。

在大力弘揚社會道德風尚的同時,春曉鎮立足本土資源環境和地理特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利用山海資源,廣泛開展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舉辦的活動貼近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並與農村民間娛樂活動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節假日和農閒,在全鎮開展了挑拉重物比賽、拋秧比賽、健身舞比賽、釣魚活動、登山活動、武術表演等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培養農民的健身意識,逐步擴大農村體育人口,到2005年底,全鎮體育人口已達45%,形成良好的健身氛圍。

作為離寧波市區最近的濱海旅遊休閒區,春曉鎮洋沙山風景區風光獨特,擁有碧藍的大海,鬆軟的沙灘,嶙峋的礁石、寬闊的灘涂、奇特的洞澗,成功舉辦過北侖區鄉村旅遊月開游式暨洋沙山第二屆美食觀潮節、寧波市沙灘排球邀請賽、“魅力春曉、浪漫洋沙”腳踏車生態游、北侖區首屆沙灘排球、春曉鎮五人制足球邀請賽等各項賽事。2007年4月份引進的洋沙山野外拓展訓練基地人氣正旺,海濱浴場正在進一步建設中。據統計,洋沙山的年客流量,已經突破10萬人次大關。這裡不光可以游泳、進行拓展訓練,還可以在沙灘上打排球、踢足球,海面上還可以騎水上腳踏車、駕摩托艇,成為春曉又一大體育特色,也滿足了廣大春曉人民對高雅、健康的文化體育生活的需求,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向更深、更高的要求發展。

經濟建設

(圖)洋沙山風景區洋沙山風景區

春曉鎮現轄6個行政村,約1.8萬人,1.6萬畝耕地,1.3萬畝海塗,5.5萬畝山林。春曉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全鎮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原始植被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達58.8%,盛產水果、茶葉和海產品,品種繁多,潛力巨大。春曉位於寧波市北侖區最南端,依山傍海,東鄰“東方大港”北侖港,南瀕中國著名的象山深水港,與儲量巨大的中國東海油氣田隔海相望,距寧波市中心33公里,連線甬杭鐵路線和杭甬高速公路,區位和交通優勢明顯。

為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根據寧波市象山港區域經濟的整體部署和北侖區全面實施“南加速” 的戰略需要,2007年3月,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春曉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成立,為春曉這片投資熱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春曉園區規劃面積14.7平方公里,是北侖新區計畫建設的三個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之一,也是象山港區域(已規劃為生態經濟型港灣)的清潔工業區域之一。春曉開發建設管委會將以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為依託,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地謀劃開發沿海中線以南的大片土地,重點引進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精密機械等環保型工業企業,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儘快使春曉園區成為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和北侖最具活力的經濟成長點之一。

寧波東海春曉天然氣已於2005年6月登入寧波,長237.7公里、管徑為813毫米的杭州-寧波天然氣輸氣管道是東海天然氣向浙江省供氣的第一條主幹道,起於東海天然氣登入點春曉,經寧波、紹興,抵達西氣東輸的終點杭州崇賢,不但承擔著向沿線城市以及鎮海電廠、余姚國華電廠和蕭山電廠輸送東海天然氣的重任,同時也是“西氣”與“東氣”以及規劃中的LNG(液化天然氣)相連線的第一條通道。其中寧波段約128公里。供氣量為每年3億立方米左右,2010年供氣量達16億立方米,2020年供氣量達30億立方米,其後將最終實現年供氣50億立方米的目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