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航行概論

星際航行概論

《星際航行概論》全面介紹了星際航行技術和星際航行實踐的複雜性和艱巨性,對當時即將投身航天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錢學森先生在書中對火箭技術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比如太空飛行器的耐熱材料、輕質化等,已在實踐中得到了印證;其闡述的科學原理和技術方法,對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和人類探索太空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星際航行概論》全面介紹了星際航行技術和星際航行買踐的複雜性和艱巨性,對當時即將投身航天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錢學森先生在書中對火箭技術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比如太空飛行器的耐熱材料、輕質化等,已在實踐中得到了印證;其闡述的科學原理和技術方法,對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和人類探索太空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簡介

星際航行概論星際航行概論
本書是錢學森於20世紀60年代初撰寫的中國第一本高等院校航天專業基礎教材,系統地介紹了星際航行技術的各個方面,包括運載火箭的動力系統、運載火箭的設計及製造過程、運載火箭及星際飛船的飛行軌道、控制系統的設計原則及設計過程、星際航行中的通訊問題及防輻射問題、解決飛船再入大氣層的設計原理、星際飛船的設計問題,以及星際航行的前景展望等。

書中通過大量的分析、計算,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論證說明,星際航行是一定能實現的,但是星際航行技術是複雜的,實現星際航行是一項艱巨的工作。

目錄

第1章 星際航行與宇宙航行

1.1 火箭技術的早期

1.2 現代的火箭技術

1.3 太陽系

1.4 地球的周圍環境

1.5 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1.6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

1.7 恆星世界的宇宙航行

1.8 阿克萊公式

第2章 火箭發動機原理

2.1 星際航行的動力

2.2 固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工作原理

2.3 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工作原理

2.4 推力的計算322.5噴氣速度的計算

2.6 噴管的形狀392.7推力係數

書摘

第1章 星際航行與宇宙航行

1.1 火箭技術的早期

現代在星際航行與宇宙航行上已經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人類幾千年來創造性勞動的結晶,它關係到人類長遠以來的理想和實踐。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有了飛到天空去的理想,給我們留下了如嫦娥奔月等許多美麗的幻想。而為實現這些幻想開闢出一條道路的首先是我國的勞動人民。我國勞動人民是火箭的發明者:早在宋真宗鹹平三年(公元1 000年)唐福套用火箭原理製成了戰爭武器(見圖1.1),而後才逐漸傳到外國,為其他國家所掌握。到18世紀,英國人侵略印度時,印度人曾運用火箭武器,給予進犯者巨大的威脅。從此才迫使英國人開始注意研究火箭武器,並在幾年之後也裝備了英國軍隊;隨即歐洲其他各國也相繼地把火箭用於軍事,從而使火箭技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當時英國人康格雷(Wi11iam Con—greve,1772年~1814年)改進了固體火箭的性能,他的火箭之重量為10餘公斤①到20公斤,射程達2~3公里②,但是準確度仍舊很差。因此,它終於被後來進一步發展的準確度很高的火炮所代替。雖然如此,這些火箭的原理卻成了近代火箭技術的最初基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