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與束流武器

內容介紹

首先,主要對20世紀80年代美國里根政府提出的“新球大戰計畫”的重要武器——束流武器系統作一全面的闡述。對雷射束、離子束、微波、電磁炮等現代化技術作為武器的歷史、現狀及去向較為詳細的討論。其次,基於“星球大戰”計畫對未來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本市還將對“星球大戰”計畫出現惡北京、發展趨勢及各個國家對該計畫的反應作一簡單介紹,以使廣大讀者對“星球大戰”有一較全面的認識。

作者介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津貼。
1962-1994年曾在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任教,研製中子發生器曾獲省科學大會獎和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訪問學者曾在歐洲核子中心(CERN,日內瓦)從事高能加速器和脈衝粒子束研究工作2年。曾出訪美國史丹福大學、 日本大阪大學、筑波大學和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等院校, 從事極化電子束、正電子束和異常核現象等課題的研究。1994年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系任教。
零點能、卡西米爾效應及撓場是他曾經重點研究領域的之一。他研究暗能量和反重力現象,尋求航空航天推進原理的新的突破。在研究基於Biefeld-Brown效應的飄升機(Lifter)時,通過對其電暈放電的特點和飛行特徵的分析,他提出電漿渦旋軸向加速和撓場相干提取零電能的理論模型解釋推力的產生過程,認為這是一種撓場推進現象。他的這一研究工作, 已經取得多項基金資助。這種無推進劑的推進方式,將帶來航空航天推進技術的革命。
現已退休。

作品目錄

前言
目錄
第一章 戰略防禦計畫
1—1 多層防禦體系
1—2 蘇聯對戰略防禦計畫的反應
1—3 西歐的動向
1—4 日美在戰略防禦計畫中的合作
1—5 高效防禦系統
1—6 生存能力
第二章 束流武器概論
2—1 理想武器
2—2 武器系統概念
2—3 武器系統的設計
2—4 束流武器所起的作用
2—5 防禦戰略的革命
2—6 束流武器和軍備控制
2—7 武器殺傷原理
2—8 科學幻想與現實
2—9 古希臘傳說
2—10 威爾斯和熱輻射
2—11 射線槍時代
2—12 定向能技術的起源
2—13 圍繞雷射的一場競賽
2—14 高功率的獲得
2—15 粒子束武器
第三章 束流武器的奧秘
3—1 射線槍的神話
3—2 從空中攻擊地面目標
3—3 殺傷力巨大的武器
3—4 摧毀星球的巨星
3—5 束流武器與科學幻想
第四章 高功率雷射技術
4—1 原子發光的過程
4—2 受激輻射
4—3 雷射束的產生
4—4 提高雷射器的功率
4—5 二氧化碳雷射器
4—6 氣動雷射器
4—7 電激發二氧化碳雷射器
4—8 一氧化碳雷射器
4—9 化學雷射器
4—10 短波雷射器
4—11 氧——碘化學雷射器
4—12 準分子雷射器
4—13 自由電子雷射器
4—14 其他高功率雷射器
第五章 束流的控制與引發系統
5—1 束流武器的作用
5—2 波長在束流調節中的作用
5—3 束流在大氣傳輸中面臨的問題
5—4 解決傳輸中存在的問題
5—5 可調光學系統
5—6 束流與目標之間的相互作用
5—7 引發控制
第六章 X射線雷射和γ射線雷射
6—1 X射線雷射的困難所在
6—2 產生X射線雷射的方法
6—3 X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6—4 X射線雷射的進展
6—5 核爆炸驅動的X射線雷射器
6—6 γ射線雷射器
第七章 粒子束武器和電磁炮
7—1 粒子束的產生
7—2 粒子加速器
7—3 束流傳輸
7—4 用於飛彈防衛的中性粒子束
7—5 蘇聯的粒子束技術
7—6 束流控制的問題
7—7 打擊目標
7—8 可行性的問題
7—9 粒子加速器新原理的探索
7—10 電磁炮
第八章 高功率微波
8—1 微波的作用
8—2 微波武器
8—3 微波武器存在的問題
第九章 對抗——反對抗
9—1 束流武器對抗
9—2 雷射對抗
9—3 粒子束對抗
9—4 X——射線雷射器對抗
9—5 微波對抗
9—6 開火控制對抗
9—7 武器的易損性
9—8 反對抗
第十章 高技術武器與現代戰爭
10—1 戰略、戰術武器
10—2 戰略軍事武器
10—3 核戰爭類型
10—4 高技術戰場
10—5 武器技術問題
10—6 軍備競賽和軍備控制
10—7 束流武器的作用
第十一章 核進攻的防禦
11—1 飛彈防禦理論
11—2 天基防禦系統
11—3 分層防禦評估
11—4 蘇聯在宇宙空間的軍事實力
第十二章 反衛星武器
12—1 衛星的軍事作用
12—2 星的脆弱性
12—3 反衛星武器
12—4 雷射反衛星武器
12—5 地基反衛星雷射武器
12—6 機載雷射器
12—7 反衛星雷射衛星
第十三章 戰場束流武器
13—1 針對的目標
13—2 針對士兵的雷射
13—3 進攻感測器
13—4 引起機械損傷
13—5 戰場任務
13—6 海上束流武器
13—7 空軍雷射器
13—8 美國國防部的研究計畫
13—9 蘇聯的計畫
第十四章 防禦戰略革命
14—1 給戰略家帶來的新問題
14—2 束流武器的進展
14—3 來自某些人的警告
14—4 束流武器與“第一次打擊”
14—5 五角大樓的立場
14—6 反衛星武器的作用
14—7 遠期展望
第十五章 新一代戰術武器
15—1 軍艦的保衛
15—2 電子化自動化戰場
15—3 戰場軍備競賽
第十六章 束流武器與戰略武器控制
16—1 反彈道飛彈(ABM)條約
16—2 宇宙空間武器
16—3 反衛星武器
16—4 加劇中的軍備競賽
16—5 核裁軍邁出第一步美蘇競爭轉入太空
第十七章 束流武器展望
17—1 對可行性的評估
17—2 用於飛彈防衛的束流武器
第十八器 “星球大戰”計畫向何處去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