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雲南的人口遷移與儒學在雲南的傳播

明清時期雲南的人口遷移與儒學在雲南的傳播

《明清時期雲南的人口遷移與儒學在雲南的傳播》,2004年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王瑞平。

內容簡介

雲南是我國西南地區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重要的聚集區。雖然在元代及其以前的一千多年歷史中,有史記載的以各種形式進入雲南的中原移民不下幾十次之多,移民規模從幾萬人到幾十人不等,但進入雲南的中原移民沒有能夠改變雲南社會的民族結構,而是將自己融入到了雲南社會之中。進入明代以來,明朝政府大規模向雲南移民,在主要的政治經濟中心區域內移民人口迅速超過當地人口而成為主導民族。以儒學為主導的漢文化也隨著移民的到來以不同的形式進行傳播。

論文的第一章主要論述了研究明清時期雲南移民及儒學傳播的意義。介紹了明清時期雲南移民及儒學傳播研究的現狀,研究明清時期雲南移民與儒學傳播及其影響的方法。認為研究明清雲南移民與儒學傳播及其影響對於我們今天更加深刻地認識雲南社會與內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繫有著積極的作用。

第二章論述了明代以前歷朝歷代雲南移民及其儒學傳播的情況。從漢代儒學成為統治階級的正統思想以後,一直到明朝之前的一千多年時間中,儒學伴隨著進入雲南的移民也一同來到這裡。在此期間,雖然進入雲南的移民原因多樣,或戰爭、或交往、或貿易等等,但有一點,就是不管哪個類型的移民,進入雲南後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傳播儒家文化,促使雲南社會在不知不覺中朝著以儒家思想為標準來衡量社會發展的方向變遷。這期間儒學在雲南傳播最重要的就是賽典赤在雲南興建學校來傳播儒學的事件,把儒學傳播推進了一個新的階段。

第三章論述了明朝大規模移民的情況及其移民對儒學的傳播與影響。明朝中央政府所進行的大規模移民其數量之多、持續時間之長史無前例。根據各種史書記載及現代學者研究,僅在明朝洪武永樂時期明朝政府遷往雲南的各種移民就應在200萬人以上。這迅速改變了雲南政治經濟中心區的民族人口結構,加上明代以前以遷到雲南的漢族百姓,漢族迅速成為雲南社會的主體民族,與之相適應的中原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也隨之被帶到雲南。大規模的漢族移民進入雲南迅速掀起了儒學傳播的高潮,建文廟、興學校、辦書院,儒學在明朝統治者的大力提倡下,通過移民中的各個階層,全方位的開始在雲南傳播。以儒學思想為主導的漢文化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倫理道德、價值取向等以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對雲南社會產生著 影響。到了明朝中後期,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雲南的政治制度開始 發生較大變化,那就是部分接受儒家文化較深的少數民族地區開始進 行改土歸流的政治改革,經濟上封建社會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開始 占主導地位,生產力發展水平與內地基本一致;文化方面也表現為學 習儒家文化的人員日益增多,科舉之風日盛,著述水平提高,大部分 地區社會風俗發生了重大變遷,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的漢文化成為改造 雲南少數民族文化風俗的標準。

第四章論述了清朝時期雲南的人口遷移及儒學傳播與影響。在清 代268年的統治中,雖然沒有出現像明朝那樣大規模的政府組織的移 民,但由於清朝時期人口總數增大,在明朝大規模移民雲南的基礎上, 內地與雲南的交往增加,中原地區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清朝雲 南礦業發達,所以,清代以各種形式進入雲南的中原人口不下百萬。 在這些移民中,以官仕滇的階層及其家屬雖然數量不多,但在清代儒 學傳播中卻起著主導作用。經過二百多年的儒學傳播,清代雲南社會 較明代相比更加與內地日趨一致,政治上清政府對條件成熟的地區繼 續進行改土歸流,對條件不成熟但因統治需要改土歸流的地區進行強 制性的大規模改土歸流,強行推廣儒家文化。經濟上封建的生產關係 由雲南中心地區向邊遠地區擴大,內地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及時傳入 雲南,提高了雲南的總體經濟水平。礦冶業的發展促進了雲南的商業 發達,並迅速改變著雲南各族人民的價值觀念,在儒家文化的教育及 影響下,滇人文化水平大大提高,考中科舉的人數己不低於內地。儒 家思想影響著雲南社會的各個方面,促進了雲南社會在清朝的總體社會變遷。

目錄

•摘要2-11

•第一章 緒論11-17

•第二章 明代以前的雲南人口遷移與儒學在雲南的傳播17-46

•2.1 明代以前雲南人口遷移與儒學傳播的歷史條件17-23

•2.1.1 古代雲南的自然條件17-19

•2.1.2 古代雲南的交通狀況19-21

•2.1.3 古代雲南多民族共居與文化融合21-23

•2.2 明代以前的雲南移民23-32

•2.2.1 古代雲南是已發現的人類祖先生活地區之一23-24

•2.2.2 秦朝及其以前朝代雲南的人口遷移24-27

•2.2.3 漢朝至元朝期間雲南的人口遷移27-32

•2.3 明代以前儒學在雲南的傳播及影響32-46

•2.3.1 在漢代被“獨尊”的封建正統的儒學思想在雲南的傳播及影響32-36

•2.3.2 魏晉南北朝時儒學在雲南的傳播及影響36-38

•2.3.3 唐代儒學在雲南的傳播及影響38-42

•2.3.4 宋元時期儒學在雲南的傳播及影響42-46

•第三章 明代雲南人口遷移與儒學在雲南的傳播46-133

•3.1 明代雲南人口遷移的原因及歷史條件46-49

•3.2 明代雲南的各類移民49-57

•3.2.1 明代雲南的軍事移民49-50

•3.2.2 因犯罪而遷入雲南的人口50-51

•3.2.3 民人遷移雲南51-57

•3.3 明代雲南漢族移民對儒學的傳播57-71

•3.3.1 學校是儒學在雲南傳播的重要陣地57-65

•3.3.2 祭孔是漢族移民進入雲南傳播儒學的重要方式65-71

•3.4 明代雲南人口遷移與儒學傳播產生的影響71-133

•3.4.1 儒學傳播對雲南政治的影響71-81

•3.4.2 儒學傳播對雲南經濟的影響81-95

•3.4.3 儒學傳播對雲南教育文化的影響95-123

•3.4.4 儒學傳播對雲南部分少數民族的影響123-128

•3.4.5 儒學傳播對雲南風俗習慣的影響128-133

•第四章 清代雲南人口遷移與儒學傳播133-187

•4.1 清代雲南的人口遷移133-142

•4.1.1 進入雲南的大西軍是清初雲南第一次大規模移民133

•4.1.2 南明政權退到雲南是清初第二批進入雲南的移民133-134

•4.1.3 吳三桂入滇主政是清朝雲南第三次大規模的遷移134

•4.1.4 民人遷移入雲南134-136

•4.1.5 軍屯移民136

•4.1.6 開礦工人136-137

•4.1.7 清朝雲南任職的官吏及其家屬137-142

•4.2 清代雲南人口遷移與儒學的傳播產生的影響142-187

•4.2.1 清代雲南人口遷移與儒學的傳播對雲南政治的影響143-147

•4.2.2 清代雲南人口遷移及儒學傳播對雲南經濟的影響147-156

•4.2.3 清代雲南人口遷移及儒學傳播對雲南教育及文化的影響156-181

•4.2.4 清代雲南人口遷移及儒學傳播對雲南社會風俗的影響181-187

•參考文獻187-191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191-192

•後記192-19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