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鍾惠培訓學校

學校成績和榮譽的取得,得到了市領導的關懷和重視。2008年4月17日,昆明市副市長廖曉姍受仇和書記委託代表市委市政府到我校調研並指導工作,對我校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被鍾惠人“拼搏奮進,不斷創新,奉獻社會”的精神所感動,對我校為社會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學校堅持“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教育理念,努力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服務,十五年來,我校普通班的升學率穩定在74%以上,重點班的升學率穩定在93%以上,為我國著名高校(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上海財大、中山醫科大學、上海交大、中南財大、北外、北二外、北師大、華東師大、西師……)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2002年韓毅、王昆兩位同學分別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限,引起雲南十四家新聞媒體的關注。2003年張宏錦、魏文昌、張婷婷等三名同學超過精華大學在我省錄取線,基中張宏錦以599分的成績在全省理科排名第25位段成同學以471分的成績成為全省理科藝術類第二名。2005年周雲鶴同學獲得了雲南省文科狀元。2006年我校不斷進步中的一個豐收年,600以上有35人,總分提高200分以上的有19人,總分提高70-199的分的達988人。2007年我校高考再創新高;600分以上46人,總分提高70-199分的達1132人。2008年我校高考再創佳績,李建和羅成婷同學雙雙被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錄取,全校上線率達93% 。2009年我校高考再續輝煌,馬玉驫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全校上線率更達到95.6% 。
學校以中國第一位女子世界桌球冠軍邱鍾惠女士的名字命名,具意義於對鍾惠精神——“拼博奮進、奉獻社會”的繼承和發揚。學校不斷發展壯大,教職工從辦學初的10人增加到200多人,學生從辦學的108人增加到2000多人。
辦學伊始,學校就堅持自己獨特的辦學模式,以科學發展觀不斷地吸收新的辦學思想,與時俱進。管理上,創新的提出“用愛的甘霖催化育果”的教育理念,對學生注入愛的催化劑;實際專職班主任負責制,每個高考補習班配備3-4名專職班主任,負責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全過程監控,開創班主任要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的新格局;創立“三監控”制度,設紀監、學監和衛生監對教育教學進行督導檢查;建立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班主任相互之間的聯繫本,形成教育合力。在教法上,提出“精講精練”、“巧講巧練”、“互動教學”,大力倡導多媒體教學,向現代化教育手段要質量;教學上,打破傳統的課程設定,提出“三種課程”,即開設基礎、習題和輔導三種課程,三種課程緊密聯繫、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學習效率最大化。
十五年來,學生通過十個月的補習,上線率;全校平均86.54%,重點班100%;少數學生提高200多分,部分學生提高100多分,平均提高80分以上。為我國著名高校(如清華、北大、浙大、中山、南開、中國人大、中國政法、中國科技、復旦、上海財大、中山醫科大、上海交大、中南財大、北外、北師大、華東師大、……)輸送了近12000名優秀大學生。鍾惠學子遍布全國名校。
學校以“一切為了學生利益,奉獻社會”作為辦學宗旨。十五年來,半免、全免了300多名品學兼優、貧困學生的學費,對一些遇上突發事件學生和考取大學無錢上學等學生的救助大約300多萬元。學校設立了“邱鍾惠獎學金”,有近600名學生獲得了100多萬元。今年,又制定了新的獎學金政策;獲雲南省文、理科狀元獎伍拾萬元;孝上清華、北大或雲南省前10名獎伍萬元;獲雲南省單科或藝術類狀元獎壹萬元;獲得校前X名(X值=班級數×2)或普遍班班前2名獎500-1500元。學校每年還提供100多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崗位,減輕了昆明市就業的壓力。
學校每年還提供100多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崗位,減輕了昆明市就業的壓力。
我們將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再接再厲,服務學生,奉獻社會,為把昆明鍾惠培訓學校辦成百年老校而努力。被《雲南日報》和《中國教育報》譽為“滿載希望前行的鐘惠快車”、“雲南省此類學校的車風第一枝”的鐘惠培訓學校,經過16年的艱辛創業,16年的風雨兼程,16年的歷史積澱,已形成了超凡脫俗的“魅力鍾惠”:
1、專家治校。以智慧超群、業務精深的邱校長為首的學校領導科學嚴謹的綜合管理、規範嚴明的紀律約束,形成了“校長出思想,副校長出思路,中層幹部出措施,教職員工出幹勁,學生出佳績”的管理模式。
2、名師強校。學校“薈萃雲南眾多老牌名校的‘名補’、‘題神’、‘題聖’,形成有專有兼、優勢互補的名師方陣”,以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耐心細緻的課後輔導,豐富優先的高考信息,嚴謹執教、文明施教、以身立教。
3、質量立校。學校堅持“互動是教學的靈魂”、“堂堂練是質量的保證”的教學觀,精講精練、巧講巧練、當好“清道夫”,辦成“預科班”。10個月的因材施教、培優扶差,高考上線率、重點率、本科率、提高率均位居全省榜首,為北大、清華在內的高校輸送了2萬5千名優秀學生,實現了“低進中出、中進高出、高進優出”的培養目標。
4、特色揚校。學校有一支專職班主任隊伍、有一支由學監、紀監、衛生監組成的管理監督隊伍,對學生全面全天候負責監察管理;學校推行“激勵機制、競爭機制、淘汰機制”;推行“人品第一、能力第一、業績第一”;推行“平台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與省內部分兄弟學校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全省眾口皆碑、眾望所歸。
5、服務亮校。學校以“一切為了學生、學生利益高於一切”為宗旨、“愛心揮灑大地、其情鑄就希望”、“樹起愛心的豐碑,托起民族興盛的希望”、“用愛開啟學生心智”、“用該愛的甘霖催花育果”。多年來還為貧困學生全免、半免學費,資助生活費,發放鍾惠獎學金多達400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