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圓通寺

昆明圓通寺

圓通寺,坐落在圓通山南,前臨圓通街,後銜圓通山,與昆明動物園毗連。

概述

昆明圓通寺園通寺始建於唐代南詔王異牟尋時代,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同時,它也是現在昆明市內最大的寺院和雲南省古代優秀藝術建築之一,在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一帶都享有盛名。

詳細

圓通寺與其他佛寺不同的是,進山門後不是上坡,而是要沿著中軸線一直下坡,大雄寶殿地處寺院的最低點。主體建築有圓通寶殿、八角亭、"圓通勝境"牌坊等。布局嚴謹、對稱,主題突出,雜而不繁。加上其園林式的建築風格,青山、碧水、彩魚、白橋、紅亭、朱殿、彩廊交相輝映,景色如畫。
大雄寶殿又叫圓通寶殿,其結構和佛像都具有元、明建築風格。大殿正面內柱上,彩塑有兩條盤柱聆聽佛祖講經的飛龍,形神兼備,活靈活現,龍各盤一柱,高十來米。二龍相向,舞爪咧須,作欲飛狀。屬於我國佛寺中的上乘泥塑珍品。
大殿後的石崖上,有歷代文人墨客的摩崖石刻、詩詞題對。在峭壁下的圓亭旁,有一磚砌高台,叫"咒蛟台"。清乾隆年間,撰寫大觀樓長聯的著名詩人孫髯翁晚年貧困,曾在咒蛟台賣卦算卜,自號"蛟台老人"。
圓通寺是由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和藏傳佛教(也就是喇嘛教)三大教派的佛殿組成,以大乘佛教為主。因此,到這裡您不必跑很多地方,就可對佛教三大教派的殿宇一覽無遺,還可對三大教派不同的宗教風格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民間傳說:圓通寺大雄寶殿內二龍曾在清嘉慶年間飛出殿外,與翠湖九龍池的九條白龍格鬥,斗得難解難分,天昏地暗。
"咒蛟台"傳說:相傳在元代,晉寧盤龍寺的開山和尚覺照雲遊昆明,發現圓通洞蛟龍作怪,乃築台誦經咒蛟並降服了蛟龍,故名"咒蛟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