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江醫學

旴江醫學

概述

旴水,現為江西省撫州市(舊稱臨川縣)撫河一帶流域。千百年來,這裡湧現出了數百位聞名於世的傑出醫藥學家,在江西境內形成了理論豐富、著作豐碩、臨床診療技術獨特、傳承久遠的醫學流派——“旴江醫學”,它與安徽的“新安醫派”、江蘇的“孟河醫派”、廣東的“嶺南醫派”均為我國重要的地方醫學。旴江醫學具有名醫多、醫著多、理論淵源、專科特色鮮明、獨創“建昌幫”特色炮製技術等特點。

旴江醫學的起源

旴江醫學的形成有其特有的歷史、文化與地域背景。旴江流域素有“才子之鄉”之稱,而且具有崇尚醫學,尊重醫生的風俗,醫學被尊為“至高無上”的職業;同時,旴江流域因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底蘊,自古以來一直享有“文化之邦”的美譽。

江西古代十大名醫,有七家出自撫河。從宋至民國的千年歷史中,有傳略可考的醫家多達250餘人,醫學著作達100餘種。旴江醫學人物中流傳後世,影響較大的醫家有:南宋婦產科、外科專家陳自明、元代骨傷專家危亦林、明代“醫林狀元”龔廷賢、擅長治療癆病的專家龔居中、熱心普及醫學教育的專家李梃,以及清代脈學及藥學專家黃宮繡等。影響深遠的著作包括:《婦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世醫得效方》、《萬病回春》、《壽世保元》、《本草求真》、《紅爐點雪》、《古今醫鑒》等。

旴江醫學的形成與發展

旴江醫學的發展有其必然因素:一是臨川文化的薰陶,促進了醫學文化的形成及發展;二是建昌幫的興盛,良藥成就了旴江醫家的高超技術;三是尚德尊醫的美德,極大地促進了有識之士投身醫學事業,產生了許多有名醫家及著作;四是政府的重視與發達印刷業的支持,使旴江醫學更加強大繁榮。

旴江醫學的發展,與當地政府的重視和發達印刷業的支持密不可分。許多政府官員安儒安醫,促進了旴江醫學的形成和傳播,如明代“醫林狀元”龔廷賢,官至太醫院吏目,一生著作甚多,有《濟世全書》、《小兒推拿秘旨》、《萬病回春》、《壽世保元》等10餘本;此外,明代開始授醫學教授,立“惠民和劑局”,精製丸散,徵集藥材,政府官員興建書院對旴江醫學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旴江醫學得以流傳發展,還與其流域的金溪印刷出版技術發達密切相關。在當地自古就流傳著“臨川才子金溪書”的民諺,金谿縣滸灣鎮明清兩代木刻印書甚為著名,曾是全國木板印刷業的中心之一。舊版本《辭源》及民國初年出版的國中地理課本中均有“滸灣男女善於刻字印書”的記載。滸灣鎮發達的印刷業間接地促進了旴江醫學的發展。

“建昌幫”藥業的形成促進了旴江醫學。其發祥地南城在旴江流域境內,是中國南方古藥幫和中藥炮製的重要流派之一,為全國十三大藥邦之一。“建昌幫”中藥業起源於東晉,發展於宋元,鼎盛於明清,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傳統炮製技術。其傳統特色為“工具、輔料獨特,炮製方法考究,擅長飲片製作,片斜、薄、大,色艷,氣香,味厚,毒低,效高”。在中藥業界自古就有“藥不過樟樹不靈,藥不過建昌不行”的諺語。其飲片炮製講究“形、色、氣、味”俱全,形以“斜、薄、大”為特徵,色澤“以鮮艷、有光澤”等為特徵,氣味以藥味純正、香氣濃郁”為特徵,炮炙工藝“以炒、炙、煨、炆、蒸法”為特色。

學術貢獻與學術影響

據醫學史和地方志記載,宋、元、明、清四代,旴江流域各縣,有傳略可考的醫學人物達250多人。宋代臨川著名醫家陳自明三代業醫,是我國醫學史上傑出的婦產科專家,所著《婦人良方大全》對婦產科學作了一次系統全面的總結。元代南豐危亦林五代世醫,擅長內、外、婦、兒、骨傷、眼目各科,是一位家學淵源、學識淵博、技術全面的醫學家,尤其在骨傷科方面更為擅長,也是我國醫學史上著名的骨傷科專家之一,所著《世醫得效方》是一部內容極為豐富的方劑學著作。明代金溪著名醫家龔廷賢,與其父龔信都是御醫,醫術高超,曾獲欽賜進制“醫林狀元”殊榮。明代龔居中是治療“癆瘵”的傑出的專家,著有論述“癆瘵”的專著《紅爐點雪》。明代另一位著名醫家李梃,臨證經驗豐富,醫學理論淵博,其所著《醫學入門》是一部指導初學醫者的入門著作,曾流傳到越南。清代著名醫家黃宮繡,專心致志鑽研醫學,有高深的造詣,所著《醫學求真》、《脈理求真》、《本草求真》流傳至今,受到後世醫家的歡迎。清代另一位著名醫家謝星煥,曾將畢生臨床經驗輯成一部醫案,名曰《一得集》,解放後改名為《謝映廬醫案》,所載大多是經過他誤治、失治或久治不愈的疑難病症,也有一部分急性發作的危重病症,堪稱中醫學醫案精品。近代臨川著名醫家傅再希,是江西中醫學院教授,論著有《陰陽五行學說的研究》、《祖國醫學中“神”的初步探討》等,1959年榮獲衛生部授予的“繼承發揚祖國醫學遺產”金質獎章和獎狀。

旴江醫家著作豐富

旴江醫家流傳後世的著作約150多部。上至《內經》、《難經》、《傷寒》、《金匱》、《神農本草》等經典著作的研究,下及內、外、婦、兒、骨傷及五官等臨床各科的論述。其中不少著作流傳海內外,對中醫藥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被譽為“醫林狀元”的龔廷賢,一生著有《濟世全書》、《雲林神彀》、《萬病回春》、《壽世保元》、《種杏仙方》、《魯府禁方》、《醫學入門萬病衡要》、《小兒推拿秘旨》、《復明眼方外科神驗全書》、《痘疹辨疑全錄》、《本草炮製藥性賦定衡》等,著述之豐、影響之深遠,世人皆知。

旴江醫學理論淵源

旴江醫學的傑出人物多數出生在世醫家庭,因學有淵源,故醫技卓著。如危亦林五代名醫,其高祖雲神精於大方脈科(內科),伯祖子美以婦人科、骨傷科聞名,祖父碧崖精通小方脈科(兒科),伯父熙載善治目疾和肺癆。龔廷賢出身世醫之家,父龔信精醫術,曾供職太醫院;弟廷器,子懋升,侄懋官,均為醫官。陳自明三代為醫,謝星煥六世業醫,席弘十二代均以針灸為業,代代相傳,才形成了著名的江西針灸學派。

旴江醫學專科特色鮮明

專科是中醫的重要特色之一,旴江醫家中許多人具有傑出的專科特長,從而以專科著作馳名於中外。如陳自明的《婦人大全良方》是對後世婦產科發展具有深刻影響的著作;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是一部不朽的骨傷科專著;龔居中著“癆瘵”專著《紅爐點雪》,成為中國醫學史上傑出的治癆專家;席弘精於針灸學的研究,成為江西針灸流派的創始人。據不完全統計,旴江醫家的外科學專著有陳自明的《外科精要》、鄒岳的《外科真詮》、龔居中的《外科百效全書》等。婦科學專著還有曾鼎的《婦科指歸》、舒詔的《婦科要訣》、鄒大麟的《男婦脈訣》、龔居中的《婦科百效全書》、劉文江的《婦科學講義》等。龔居中的《幼科百效全書》、龔廷賢的《復明眼方外科神驗全書》、劉式宗的《白喉治法要言》也均是專科特色鮮明的醫學專著。

旴江醫學炮製技術精湛

旴江流域不僅名醫輩出,而且中藥業十分發達。旴江畔南城縣,古代為“建昌府”,自古以擅長傳統飲片加工炮製、藥材集散交易著稱。建昌藥界以嚴格的行業約束、精湛的炮製工藝、雄厚的藥業資本聚而成邦,從而成為全國十三大藥邦之一,在江西、福建、廣東及東南亞國家有較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