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芳洲

於芳洲河北省昌黎縣人。青年時代逃婚來到哈爾濱,考入哈爾濱吉林省立甲種商業學校讀書。1922年初,為反對華盛頓會議,曾與韓鐵聲、張樹屏等在哈爾濱組織救國喚醒團,開展反帝愛國活動。

1.革命家

於芳洲河北省昌黎縣人。青年時代逃婚來到哈爾濱,考入哈爾濱吉林省立甲種商業學校讀書。1922年初,為反對華盛頓會議,曾與韓鐵聲、張樹屏等在哈爾濱組織救國喚醒團,開展反帝愛國活動。1923年2月,又與韓鐵聲等創辦《哈爾濱晨光》報。共產黨員陳為人、李震瀛到哈籌建黨團組織時,曾到該報社工作,對其影響很大,使《晨光報》成為當時的進步報紙。日偽時期,敵人將《晨光報》查封后,他到中東鐵路醫院工作。後遭日偽當局追捕,與妻子和三個兒子逃到天津,日本投降前不久返回哈爾濱。1945年"八一五"後,李兆麟將軍來哈爾濱,擔任濱江省副省長和中蘇友好協會會長,於芳洲被安排到中蘇友好協會工作,擔任理事。並將自己的三個兒子送到革命隊伍,被分配到公安局工作。李兆麟將軍遇難後,他悲痛欲絕。在追悼會上,他說道:"李兆麟將軍沒有死,是睡了,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在送殯隊伍中一直走在前面。1971年因腦出血病逝。

2.詩人

於芳洲,字篁村,德清人。吳山清秀山房道士。有《松山鄉人詩草》。
作品選錄:
《醉歌》
夷齊死於名,跖蹻死於利。一笑古來人,多為名利系。古人已矣醉埃塵,不如飲酒全吾真。酒酣夢入醉鄉去,忽復撈月滄江濱。覺來不問此何日,一聲長嘯通天津。
《謝文節公號鐘琴歌為吳素江明經作》
信州兵敗公潛蹤,隨身長物惟號鍾。垂簾卜肆一再鼓,驚猿唳鶴淒心胸。東山桐,西山梓,發露精誠聲變徵,幾時流轉入燕京,跣足麻衣抱琴死。滄桑變易五百年,斷絲枯木若為傳。自來神物久必顯,豈肯滅沒隨秋煙。吳君嗜古兼尚義,銘刻摩挲疊山字,解囊土褱漆郁蒼涼,斑斑儘是遺民淚。遺民淚竭東海枯,冬青樹老啼哀烏。請彈丞相《松風曲》,再訪閩中《何氏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