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夢兆

於夢兆

於夢兆(1740—1811),字常林,清廷御醫,祖籍山東沂州(現臨沂)。嘉慶十年擔任宮廷御醫,由於醫術精湛,備受賞識,官至四品,在世期間運用所學醫術專門為人治療褥瘡、糖尿病足、老爛腿、傷口不癒合,其後人根據其生平所學研製的秘方發展成了于氏褥瘡清、于氏糖疽康、臁瘡生肌液、于氏收口方。

簡介

於夢兆(1740—1811),字常林,清廷御醫,祖籍山東沂州(現臨沂)。嘉慶十年擔任宮廷御醫,由於醫術精湛,備受賞識,官至四品。嘉慶二十年因厭倦宮廷御醫爭鬥,告老還鄉。在家鄉沂州懸壺濟世,雖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沂州周邊突發瘟疫,瘡瘍肆虐。於夢兆窮其一生醫術,配出瘡瘍秘方,不出一月周邊瘡瘍患者紛紛痊癒。于氏瘡瘍,名噪一時,其後世子孫承襲古方,創辦了于氏瘡瘍治療中心,專業治療褥瘡、老爛腿、糖尿病足、傷口不癒合之類瘡瘍的疾病,愈者無數,享譽魯西南。人物生平

生平

清廷御醫於夢兆,山東沂州人,自幼聰明好學,性通敏,喜豪辯。十歲時,秉承祖訓,研習中醫。十八歲開始坐診,懸壺濟世,造福世人。其後,聲名日盛,奉詔為宮廷御醫。在位期間,兢兢業業,藝術精湛,深受嘉慶帝賞識,官至四品大員。後因為宮廷御醫相互鬥爭,於嘉慶二十年告老還鄉。回到家鄉沂州之後,仍未停止行醫,在自家老宅懸壺濟世,解救蒼生於病痛。嘉慶二十三年,沂州周邊突發瘟疫,瘡瘍肆虐。於夢兆窮其一生醫術,配出瘡瘍秘方,不出一月周邊瘡瘍患者紛紛痊癒,于氏瘡瘍,名噪一時。

醫學貢獻

其後于氏瘡瘍世代流傳,現今其後世子孫在承襲祖方的基礎上,發展了治療瘡瘍的藥物——于氏褥瘡清(褥瘡)、于氏糖疽康(糖尿病足)、于氏收口方(傷口不癒合)、瘡生肌液(老爛腿),並成立於氏瘡瘍治療中心,專業救治各類瘡瘍病人,愈者無數,享譽魯西南。

後世發展

于氏中醫後人根據於夢兆生平所學與流傳典籍,繼承發展了于氏褥瘡清(褥瘡)、于氏糖疽康(糖尿病足)、于氏收口方(傷口不癒合)、臁瘡生肌液(老爛腿),並創立了于氏瘡瘍治療中心,服務於魯西南乃至全國的疑難雜症患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