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農副產品電子商務交易中心

走進新疆

新疆,全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位於歐亞大陸中部,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總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5600多公里,占中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陸地邊境線最長、毗鄰國家最多的省區。
天山山脈將新疆分為南北兩大部分。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在新疆人眼中,南疆與北疆是截然不同的:北疆意味著高山和草原,意味著喀納斯和那拉提草原;南疆則意味著沙漠和戈壁;北疆意味著草原文化,南疆則意味著農業文明;北疆意味著哈薩克和衛拉特蒙古,南疆意味著維吾爾和塔吉克;北疆意味著駿馬和歌聲,南疆意味著木卡姆和舞蹈。今天新疆大部分從中國西漢一直到西晉都屬於中國版圖,唐朝再次納入中國版圖,元朝在今伊犁河流域曾設定阿里麻里(阿力麻里)行省,但不久就併入察合台汗國。又在阿姆河南岸曾設立行省。今烏魯木齊一帶曾設定別失八里行省,後一度被察合台汗國占據,後期重新成為元朝的轄地。元朝時部分為蒙古族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地,清朝時再次納入中國版圖。

新疆新疆

民族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新疆原有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滿族、達翰爾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等13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現在還有其餘東鄉族、壯族、撒拉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等47個民族。
行政區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我國1955年10月1日成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區總面積166.04萬平方公里,為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地處73°40′E~96°18′E,34°25′N~48°10′N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國土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總面積占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166萬平方千米),邊界線長度占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縣為中國占地面積最大的縣。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的總和還多4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轄2個地級市、7個地區、5個自治州,11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
地理情況
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崑崙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準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
新疆三大山脈的積雪、冰川孕育匯集為500多條河流,分布於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較大的有塔里木河(我國最大的內陸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等20多條。許多河流的兩岸,都有無數的綠洲,頗富“十里桃花萬楊柳”的塞外風光.新疆有許多自然景觀優美的湖泊,總面積達9,700平方公里,占全疆總面積的0.6%以上,其中著名的十大湖泊是:博斯騰湖、艾比湖、布倫托海、阿雅閣庫里湖、賽里木湖、阿其格庫勒湖、鯨魚湖、吉利湖、阿克薩依湖、艾西曼湖。
新疆境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冰川,總計1.86萬餘條,總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占全國冰川面積的42%,冰儲量2.58億立方米,是新疆的天然“固體水庫”。新疆的水資源極為豐富,人均占有量居全國前列。大沙漠占全國沙漠面積的2/3,其中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瑪乾沙漠的面積為33.67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沙漠,為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僅次於阿拉伯半島上的魯卜哈利沙漠。準噶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48,000平方公里,為我國第二大沙漠。
新疆沙漠中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和礦產資源。新疆水土光熱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全區農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積10.28億畝,占全國農林牧宜用土地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區農用地面積9.46億畝;現有耕地6160.65萬畝,人均占有耕地3畝,為全國人均數的2.1倍;另有可墾荒地7300萬畝,占全國可墾荒地的13.9%;後備耕地2.23億畝,居全國首位。新疆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在“三山”和“兩盆”周圍有大量的優良牧場,牧草地總面積7.7億畝,僅次於內蒙古、西藏,居全國第三。
新疆水資源量約占全國的3%,共有大小河流570條,地表水年徑流量884億立方米(其中伊犁河165億立方米,塔里木河150億立方米,額爾齊斯河117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55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數的2.25倍。地下水可開採量252億立方米。冰川面積2.4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42%。由於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氣候乾旱,水資源受季節因素影響,時空分布極不均衡,地表水蒸發量大,致使一些地方水資源不足。太陽能理論蘊藏量1450—1720千瓦時/平方米·年,年日照總時數2550-3500小時,居全國第二位。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目前發現的礦產有138種,探明儲量的有83種,保有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6種,居前十位的有41種。石油、天然氣、煤、鐵、銅、金、鉻、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據全國第二次油氣資源評價,新疆石油預測資源量208.6億噸,占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的30%;天然氣預測資源量10.3萬億立方米,占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4%。煤炭預測儲量2.19萬億噸,占全國預測儲量的40%。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濕氣不易進入,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大,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空氣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一般說,冬季氣溫北疆高於南疆,夏季氣溫南疆高於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準噶爾盆地為零下20℃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饒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0.15℃,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在號稱“火洲”的吐魯番為33℃以上,絕對最高氣溫曾達至49.6℃,居全國之冠。由於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之說。
新疆資源
新疆有著遼闊的地域,適宜的氣候,複雜多樣的地貌和土壤,因而不僅風光旖旎,而且特產資源十分豐裕。在群山峻岭、綠洲戈壁之間,有著數不盡的“糧倉”、“肉庫”、“油盆”、“煤海”.周恩來總理生前曾讚譽新疆為祖國的“一塊寶地”。新疆經濟作物種植歷史悠久,其中葡萄乾,枸杞子等以質優而聞名中外。
在這塊“寶地”上,擁有近331萬公頃耕地,1000多萬公頃可墾荒地。新疆日照長,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水資源也較充足。這些都為發展農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新疆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大宗,全疆大多數地區均可種植,播種面積占糧食作物總面積的90%以上。伊犁谷地氣候溫和,雨水較多,土地肥沃,更宜谷麥生長,素有“新疆糧倉”之稱。新疆的水稻50年代以後有很大發展,阿克蘇、米泉等地的優質大米潔如璣珠,質細味美。在新疆的糧食作物中,還有高粱、大麥、穀子、黃豆、豌豆、吞豆等等。
新疆經濟作物種植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產品有棉花、油料、甜菜、麻類、菸葉、藥材、蠶繭等,其中新疆棉花尤以質優而聞名全國,1998年,棉花產量137.5萬噸。在全國,幾乎三分天下居其一,成為全國舉足輕重的棉花產區。北疆瑪納斯河流域、吐魯番盆地和南疆廣大地區是棉花的集中產地。經濟價值較高,對生長環境、耕作措施要求苛刻的長絨棉(又稱海島棉),在新疆也有廣闊的適栽區,其種植面積、產量和品質均為全國之冠。新疆還具有種植甜菜的優越條件,所產甜菜的單產量高,含糖率大,是我國北方重點產糖區之一。60年代才開始大面積栽培的新疆啤酒花,現在不僅面積和總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而且單產和質量亦居全國之首。因此,新疆已成為我國啤酒花內銷和外貿出口的主要來源地。蠶繭產量已達3800噸,比新中國成立時增長75倍。
新疆蔬菜作物亦頗豐富,面積2萬多公頃,產量達到290萬噸,主要城市冬季鮮菜自給率達70%。有的蔬菜很有名氣,如奇台、烏魯木齊縣達坂城一帶的白皮大蒜,每年遠銷香港等地。奇台、木壘、吉木薩爾、烏魯木齊等縣的馬鈴薯,個大質優,大量調往兄弟省區。庫爾勒、昌吉的番茄醬出口內銷,供不應求。到1998年先後有40多家企業的50多個產品獲得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食品標誌。
新疆素有“瓜果之鄉”之稱。由於這裡的氣候對瓜果糖分的製造和積累十分有利。因而,所產瓜果特別甘美爽口。據調查,目前新疆是我國瓜種植面積較大、品種和品質均居前列的一地區,年產各類鮮果數萬擔。
新疆常見的瓜果有葡萄、甜瓜(哈密瓜)、西瓜、蘋果、香梨、杏、桃、石榴、櫻桃、無花果、核桃、巴旦杏等,優良品種達數百種之多。其中吐魯番的無核白葡萄,鄯善的哈密瓜,庫爾勒的香梨,庫車的白杏,阿圖什的無花果,喀什的櫻桃、核桃、光皮桃、葉城的石榴、旗盤梨,和田的蜜桃,伊犁的蘋果等,均享有美譽。新疆葡萄乾、哈密瓜、香梨更是國際市場的暢銷品。
新疆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經營畜牧業已有很長的歷史。全疆有草原面積約5733.3萬公頃,居全國第二。在天山南北4800萬公頃天然牧場上,大小牲畜漫山遍野,最多的是綿羊,其次是牛、馬、山羊、驢、駱駝、騾、氂牛等。新疆的牲畜品種馳名全國的有新疆細毛羊、阿勒泰大尾羊、新疆白豬和伊犁乳肉兼用牛等。近年來,新疆各地不斷改良、選育並引進新的牲畜優良品種,一此指標居全國領先地位,牧業生產有了較快的發展。除滿足本區需要外,每年都有大批的牛、羊、馬、毛驢運往內地。發達的畜牧業,為人們提供了大量的毛、絨、腸衣、奶油、酥油、奶粉等畜產品。許多價廉物美的畜產品及其加工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新疆為我國西部乾旱地區主要的天然林區,森林廣布于山區、平原,面積占西北地區森林總面積的近1/3。天山和阿爾泰山區覆蓋著蔥鬱的原始森林,多為主幹挺直的西伯利亞落葉松和雪嶺雲杉、針葉柏等建築良材。這些山地針葉林的木材蓄積量占全疆木材總蓄積量的97%以上。塔里木河、瑪納斯河等河流兩岸,是平原闊葉林的分布地區。在塔里木河流域,叢生著世界著名的珍貴樹種胡楊林和灰楊林,它們既是用途廣泛的用材林,也是大漠深處的防風林。新疆主要造林樹種有白楊、柳樹、榆樹、白蠟、槭樹、槐樹、白松、沙棗、桑樹和各種果樹等60多種,多數為新疆鄉土樹種,也有少數是從內地或國外引進的優良枝種。近年來,新疆城鄉開展了綠化造林運動,一排排,一片片的防護林、經濟林、薪炭林,縱橫交疊,綠波森森,為古老城鎮、亘古荒原平添新裝。已全面完成被世界譽為綠色長城的三北防護林一、二期工程建設任務。全疆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24%,有9個城市達到建設部規定的城市綠化標準。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目前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其中,9種儲量居全國首位,32種居西北地區首位。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新疆石油資源量208.6億噸,占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的30%;天然氣資源量為10.3萬億立方米,占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4%。新疆油氣勘探開發潛力巨大,遠景十分可觀。全疆煤炭預測資源量2.19萬億噸,占全國的40%。黃金、寶石、玉石等資源種類繁多,古今馳名。

企業簡介

新疆農副產品電子商務交易中心是經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商務廳批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設立的專業農副產品電子交易中心。中心由烏魯木齊世紀西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主體,資深專家和商品電子交易的高級專業人才加盟,共同投資組建的具有第三方市場服務商特點的商品電子交易市場。
交易中心採用創新的即期品牌商品交易方式,制定了合理的相關管理制度並在相關部門備案。在確保參與者合法利益的基礎上,真正實現了傳統市場與電子交易的有機結合。即期品牌商品電子交易的創新,既讓電子市場有效服務於傳統市場,又不脫離傳統市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西北的商品貿易中心,是西北最大的農業、能源、礦產輸出地,蘊含了巨大的供求能力。新疆正面臨著從傳統的貿易方式向現代化貿易騰飛的轉折期。烏魯木齊世紀西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為我國專業的電子商務策劃和組織企業,精心打造“世紀西北電子交易市場”,運用先進的電子商務模式,為全國廣大流通商構建安全可靠、功能齊全、操作簡便的商品網上貿易系統。

企業理念

新疆農副產品電子商務交易中心致力於幫助新疆當地企業走出賣貨難,賣價低。通過搭建的電子商務平台,在電子商務服務平台上,新疆企業可以不限空間的和其他企業進行商品銷售、採購、倉儲、物流,成為現貨貿易的最好補充與提升。電子商務服務平台最大的優勢是貿易機會充分、價格透明、交易商地位平等,電子商務平台構建了社會化的信譽體系,形成公開、公平、高效率、低成本、能避險的市場環境,必將成為廣大貿易商喜愛的電商平台。

企業理念企業理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