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範軍

新模範軍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國會組織的軍隊。1645年組建,稱“新軍”,後被稱為“新模範軍”。共二萬二千人,基本由自耕農組成,由克倫威爾負責指揮。在英國兩次內戰中發揮巨大作用。1649年共和國成立後,成為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鎮壓人民運動的工具。

歷史背景

英國內戰英國內戰

英國內戰時期,“長期議會”建立的新型革命軍隊。1642年8月內戰爆發後,議會軍掌握在長老派手中,指揮不一,作戰不力。戰爭形勢表明,議會只有建立一支新型正規軍才能戰勝王黨軍。1645年2月在克倫威爾倡議下,議會通過《新模範軍法案》,決定組建一支由國家統一控制和指揮的新型軍隊。4月初又通過《自抑法》,規定議員不得兼任軍事領導職務,從而把長老派軍官清除出軍隊,為改組議會軍奠定了政治基礎。新模範軍以克倫威爾的東部聯盟軍為骨幹,以他的“鐵騎軍”為樣板,對原議會軍的三支部隊進行了改組。

編制

總兵力約2.2萬人(戰爭結束時發展到7萬人),編有11個騎兵團,每團600人,下轄6個騎兵連;1個龍騎兵團,約1000人,下轄10個連,主要執行偵察搜尋等任務;12個步兵團,每團1200人,下轄人數不等的10個連。新模範軍採用募兵制,實行統一指揮、統一紀律、統一軍服。總司令全權處理軍隊事務,不受任何外來干預。士兵主要來自信仰清教的自耕農和城市平民;軍官多數是獨立派鄉紳代表,部分從士兵中提拔。由T.費爾法克斯任總司令,負責組織訓練;克倫威爾作為《自抑法》的特別例外任副總司令並統率騎兵,不久成為事實上的最高統帥。

戰績

新模範軍紀律嚴明,指揮統一,裝備先進,英勇善戰,在1645年6月內斯比之戰和1648年8月普雷斯頓之戰中戰勝王黨軍,並逐步發展為議會的常備軍。

解散

隨著軍隊內部特別是高級軍官的腐化,在1649年5月克倫威爾鎮壓平等派士兵起義和遠征愛爾蘭後,蛻變為維護大資產階級和大土地占有者利益的工具。1660年英國斯圖加特王朝復辟後被解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