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匹茲卑爾根群島

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又譯斯瓦爾巴特、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是挪威的屬地,位於北冰洋上,巴倫支海和格陵蘭海之間,由斯匹次卑爾根島、東北地島、埃季島、巴倫支島等組成。以西斯匹次卑爾根島為最大,約占總面積的一半,首府朗伊爾城在該島的西岸。是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區之一,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里,居民約3,000人。

斯匹茲卑爾根群島
Svalbard(挪威語)
通稱:
斯瓦爾巴群島國旗 斯瓦爾巴群島國徽
--------------------------------------------------------------------------------
國家格言:Alt for Norge
(挪威文:一切為了挪威)
國歌:《是的,我們熱愛這片土地》
(挪威文:Ja, vi ELSKER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面積
國土面積:62,049平方公里
--------------------------------------------------------------------------------
首都 朗伊爾城
最大城市名稱 朗伊爾城
時區 UTC+1
(夏時制:UTC+2)
人民生活
人口
以下資訊是以2004年估計
總人口:2,756人
人口密度:0.04/km2
--------------------------------------------------------------------------------
官方語言 挪威語
主要節日 國慶節:1814年5月17日
國家領袖
國家元首(國王):哈拉爾五世
政府首腦(總督):Per Sefland
--------------------------------------------------------------------------------
國家主要領袖(五權分立)
行政([[斯瓦爾巴群島|]]):[[]]
立法([[斯瓦爾巴群島|]]):[[]]
司法([[斯瓦爾巴群島|]]):[[]]
考試([[斯瓦爾巴群島|]]):[[]]
監察([[斯瓦爾巴群島|]]):[[]]
中央銀行 挪威銀行
貨幣單位 挪威克朗(NOK)
國際域名縮寫 .no(.sj已獲得分配但未使用)
國際電話區號 +47

歷史

斯瓦爾巴群島在12世紀由挪威人最早發現,但直到1596年,才被荷蘭航海家威列姆·拜倫茨(Willem Barentsz)命名為“斯瓦爾巴”,意為“寒冷的海岸”。1925年,《斯瓦爾巴條約》的簽訂,將整個群島的主權劃給挪威。根據條約規定,所有簽字國的公民在斯瓦爾巴擁有平等的經商權;同時該群島維持軍備廢除的狀態,責成挪威保護島上居民安全及獨具特色的自然荒野地貌。

地理

斯瓦爾巴特群島多山地,最高點海拔1,712米。沿岸多峽灣。地處北極圈內,氣候寒冷。冬夏各有100多天的極夜、極晝,挪威國內60%的領土被冰川覆蓋。礦藏有煤、磷灰石、鐵、石油和天然氣等。沿海盛產海象、海豹、北極狐、鯨等。斯瓦爾巴65%的地區都被作為自然公園保護,以維護其獨特的動植物資源(雖然群島上只有6-7%的土地上有植物覆蓋)。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整個地區包括將近5,000頭北極熊,超過了居民的數量。

經濟

斯瓦爾巴特群島的經濟支柱為採礦業及漁業,但旅遊業、勘探業、高等教育在20世紀末發展迅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