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核反應堆

文殊核反應堆

“文殊”核反應堆位於日本福井縣敦賀市,是一個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文殊”反應堆在1995年因發生鈉冷卻劑核泄漏事故後一直處於停運狀態,2010年5月6日,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重新啟動了暫停14年之久“文殊”核反應堆。

基本信息

泄漏事故

文殊核反應堆文殊核反應堆
“文殊”號高速增殖反應堆位於福井縣敦賀地區,距離首都東京以西350公里。1985年開建,1994年4月首次達到臨界狀態。
反應堆臨界狀態,是指它的核裂變反應剛好能夠維持自持鏈式反應的狀態,是反應堆走向實用化的重要一步。
1995年12月,發電不到兩年的“文殊”號因鈉泄露和火災事故停運。此後,因環保人士反對引發的一系列訴訟以及維修過程緩慢,重啟“文殊”號計畫幾度擱淺。
日本常規能源缺乏,在原油價格高企的背景下,長期致力於發展核能並努力研發新型反應堆。
與普通以鈾作燃料的輕水反應堆不同,高速增殖反應堆同時使用和鈽作燃料,產生出的鈽甚至超過所消耗的鈽,燃料利用率更高。

重新啟動

文殊核反應堆文殊核反應堆

2010年5月6日,日本原子能機構發言人櫻井紀久(Toshihisa Sakurai)表示:“工作人員抽出抑制核分裂的控制棒,反應堆重新啟動。預計本周六(8日)將達到不斷產生核分裂連鎖反應的臨界狀態。此後隨著功率的逐步提高,反應堆將持續進行試運轉,計畫於2013年春投入正式運轉。”

“文殊”的再次運轉意味著日本對於快中子增殖反應堆的研發工作再次展開。日本政府計畫在2050年前後實現成果轉換,然而反應堆的運轉需投入大量資金,目標能否達成尚不得而知。

決定報廢

2016年12月19日,日本政府在“快中子反應堆開發會議”第四次會議上發布估算結果稱,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文殊”的反應堆報廢費用為37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0億元)以上。據報導,該會議旨在討論取代“文殊”的快中子反應堆未來方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