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禽

文子禽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

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越王勾踐的謀臣,和范蠡一起為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勞。滅吳後,自覺功高,不聽從范蠡勸告繼續留下為臣,卻被勾踐不容,受賜劍自刎而死。
勾踐三年(前494),越王勾踐兵敗於吳時,奉勾踐之命赴吳議和。
勾踐夫婦偕大夫范蠡質於吳,文種主持國政,群臣於浙江之上臨水祖道,種之祝詞曰:“前沉後揚。禍為德根,憂為福堂。威人者滅,服從者昌。”句踐歸國,日以報吳,舉國政屬之種。吳增封越國,縱橫八百餘里。種索葛布十萬、甘蜜九黨、文笥七枚、狐皮五雙、晉竹十艘,以復封禮。
言其治國之道為“愛民”二字:利之無害,成之無敗,生之無殺,與之無奪,樂之無苦,喜之無怒。種總結商周以來征伐經驗,提出伐吳九術。其九術為: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財帛,以遺其君;三曰貴糴粟縞,以空其邦;四曰遺之美好,以為勞其志;五曰遺之巧匠,使起宮室高台,盡其財,疲其力;六曰遺其諛臣,使之易伐;七曰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八曰邦家富而備器;九曰堅厲甲兵,以承其弊。
勾踐十三年,赴吳請糴粟萬石,兩年後,揀擇精粟而蒸,還於吳。
吳既滅,范蠡引退,致信種曰:“高鳥散,良弓藏,狡兔盡,走狗烹。”種得范蠡書後稱病不朝,人或讒種且作亂。越王乃賜種屬鏤之劍曰:“子有陰謀兵法,頃敵取國。九術之策,今用三已破強吳,其六尚在子所,願幸以余術為孤前王於地下謀吳之前人。”種遂伏劍。死後葬於越都西山之上,改名西山為“種山”,即現在紹興城內臥龍山。墓在臥龍山望海亭之下。
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越王勾踐的謀臣,和范蠡一起為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勞。滅吳後,范蠡逃跑,並留下信給文種,勸他逃跑。文種看了之後,稱病不朝。於是有人進讒言說文種要造反作亂,勾踐聽信讒言,賜給文種一把名為屬縷的劍,說:“你當初給我出了9條對付吳國的策略,我只用3條便打敗了吳國,剩下6條在你那裡,你用這6條去地下為寡人的先王去打敗吳國的先王吧!”於是文種自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