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操作能力

教學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師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解決具體教學問題的能力,包括表達能力、課堂管理能力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定義

教學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師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解決具體教學問題的能力,包括表達能力、課堂管理能力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基本內容

表達能力

教師的表達能力是指教師把自己的思想、知識、信念和情感,通過言語和表情動作向外表現的能力。它是教師傳授知識和教育學生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教師的言語表達能力和非言語表達能力兩個方面。

●教師的言語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言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兩個方面,其中口頭言語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媒體,對於提高教學效果、陶冶學生情操、發展學生言語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的口頭言語表達要準確精煉、通俗易懂、生動形象、邏輯嚴密,還要注意語調、語速適度,語流順暢等。教師的書面表達要洗鍊、精確、暢達,語法正確,合乎邏輯,並善於將文字與必要的繪畫、圖示、表格融為一體。課堂教學的書面文字——板書的表達,力求文字精煉,布局合理,結構完整,字跡清晰,書寫適時。如圖:一位語文教師的板書。

●非言語表達能力是教師藉助目光、面部表情、姿態、動作等非語言、文字的方式來傳遞信息的能力。它是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一條重要的交流途徑,熟練掌握和運用它是每一個教師必備的基本功。因此,教師在言語過程中應該伴以適當的表情動作,以增加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

課堂組織管理能力

教師的課堂組織管理能力是指教師對課堂教學中各種要素進行調控,使教學順利進行的能力。主要表現為:教師能採取恰當的方式順利完成課的導入及結束;能採取恰當的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能營造課堂學習氣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能採取有效措施,保證班級教學有良好的秩序;能靈活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保證課堂教學正常進行等。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教師除了具有使用傳統媒體(如教科書、黑板、掛圖等)的能力外,必須具有使用現代教學媒體的能力。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關鍵,不僅僅是教師能夠使用各種教育教學設備,而是使用這些設備如何提高教與學的質量。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要注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多媒體的使用應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